土家族过赶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第02期
51
湘风乡韵·
土家族过赶年
二十九,过年样样有。

2.敬神阶段 腊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红灯高照,在堂屋神龛下的四方大桌上摆上猪头、鸡肉、鱼、糍粑、团馓、酒、板栗、花生、水果等祭品,并点燃香和蜡烛。

堂屋两根中柱间挂上一丈高的麻布围帐。

柱头上插松枝、梅花。

下午约3点钟时,家主引领着儿孙给祖先敬酒、磕头、作揖、烧纸,三拜九叩首。

土家族除敬祖先外,还要敬八部大神、灶神、土地神等神灵。

3.正式过赶年 敬神完毕,燃放鞭炮后,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团年饭。

这一餐是相当丰盛的,饭是用甑子蒸的,甑子中下层蒸的是大米饭,上层蒸的是用小米或米粉裹着的、切成四方的坨坨猪肉。

菜是合菜,就是把肉丝、猪杂、萝卜、白菜、青菜、鸡肉、鱼等煮在一起。

全家都蹲在火床上吃团年饭,祝酒欢歌,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为语言学、民俗等研
土家族过赶年,在永顺县首车镇、泽家镇、高坪乡、长官镇、永茂镇、石堤镇、塔卧镇、万坪镇、灵溪镇等乡镇广为流传,形成了一个50万人过赶年的习俗。

同时,聚居在湘、鄂、渝、黔地区的土家族均流传过赶年的习俗。

过年,土家语叫“起卡”;过赶年(过大年),土家语叫“起老嘎卡”。

所谓过赶年,就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大年。

清光绪《永顺府龙山县志》有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

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夕),令民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

”过赶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凡在外地谋生的土家族人,都必须回到家里过赶年,叫团年。

土家族过赶年,具体分三步进行。

1.准备阶段 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为过赶年准备阶段,即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开始贴对联、年画,二十五日做豆腐,二十六日炒炒米、炸团馓,二十七日打糍粑,二十八日杀鸡宰鸭,腊月
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材料。

一是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教育。

过赶年这天,家主引领着子孙在堂屋里给历代祖先磕头、作揖、敬酒,老人坐什么位置,小孩坐在什么位置,老人讲什么话,小孩讲什么话,这些都有严格的讲究和规定。

二是饮食文化的大展示。

过赶年所需的物资,诸如腊肉、豆腐、炒米、团馓、糍粑、坨坨肉等,全是土家人精心制作出来的。

三是农耕文化的庆贺。

从过赶年的丰盛饭菜到鞭炮声,从张灯结彩到给猪圈、牛栏、农具等贴纸钱,以及敬土地菩萨后搬一根大柴回家,这些都是全家在庆贺当年平安幸福,以及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胜意的美好期盼。

2006年,土家族过赶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永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摘编自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