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ppt课件人教版初中地理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 风控制 特点: 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 南北纬200 - 300之间 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地中海气候
成因: 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冬季盛行西风控制。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分布:
亚欧大陆35°—55°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深居内陆,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 水较少 分布: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海陆位置影响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上面右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1)上面右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B D (气压带风带) 控制(填字母), 其对应的下图中的 甲 图, 气候特征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下图乙对应气候类型模式图中的 ⑦ , 气候特征为 全年温和多雨 。
4、形成E、F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的影响造成的。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终年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
炎热干燥
受季风环流影响——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
少雨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 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 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2、在夏季,D地气候特点是
,E地气候特点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
生机勃勃。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点: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分布: 南北纬40°—60°的 大陆西岸。
°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60°S
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极地高压带 90°S
90°S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夏季赤道低压控制, 冬季信风控制。 特点: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 明显交替。
分布: 南北纬10°—20°之间。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南北纬200 -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合影响的结果。 4、读下图,完成各题。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生机勃勃。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南北纬200 -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夏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D地气候的成因是



(1)上面右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200 -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明显交替。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气候特征为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冬季最温和的是 ,年降水量最 少的是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比较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的气候特征的 主要差异。
气 候
气 气温高低 温 气温年较差
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的气温 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
特 征 降 年降水量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30°S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副极地低压带 60 S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风带)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范围的差异。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
狭长分布。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
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水 各月降水量的分配
致使出现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太阳辐射
气候类型判断的步骤:
1.以月定球 6、7、8三月气温
2.以温判带
最高→北半球 最低→南半球
3.以水定型
第气
二候
步类

型 的
温判
定读

第三步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
副热带高压带 30 N 生机勃勃。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0°N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征为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形成E、F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的影响造成的。
A、___________
4、读下图,完成பைடு நூலகம்题。
D C
BA
B C
B
D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冬季最温和的是 A,年降水量最 少的

C。
2、在夏季,D地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E地气候特点
是 高温多雨。
3、D地气候的成因是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形成E、F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的射影响造
成的。
4、读下图,完成各题。
例1.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14
215 355 159
995
A、热__带___季__风__气__候
B、热__带__草__原__气__候__(___萨瓦纳)
亚洲季风
赤道
赤道
大气环流影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夏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 北纬10°—25°的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分布: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 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
气候特征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 布;
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 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 分欧布洲大范西围洋的沿岸差地异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控制(填字母), 其对应的下图中的
图,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
10° 0°
测试
1、图中A、B、C、D字所 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 B 热带草原气候 、 C 热带沙漠气候 、 D 地中海气候 。 2、简要概括非洲气候类 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成因:
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度相 当;b.地形比较单一,起伏 和缓;c.海岸线平直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赤道低压带 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0° 0° 热带雨林气候 判断A、B的气候类型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副热带高压带 30 S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气温
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大环 气流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季风环流
极地高压带 90°N
90°N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副极地低压带 60 N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60°N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范围的差异。
温馨提示: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气候
海陆分布
洋流
地形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温气⑧带候海性
40°
地⑦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⑨
50°
温带风 气⑤候
35°
亚热带④季风气候
30°
20°
⑥热带沙漠气候
25°
热带②草原气候
热带③季风气候
10° 0°
热 带①雨 林 气 候
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西欧与北美气候类型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 沿岸,西风受到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 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 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