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1. 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其钙盐的化学式为CaR;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是金属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如第七周期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元素序数为118,为零族元素,则116号元素R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

①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116号元素为金属元素,不能与Ca形成化合物,故①错误;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故②正确;③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第六周期元素为Po,属于金属元素,则116号元素肯定为金属元素,故③正确;④由③分析可知R为金属元素,故④错误;⑤R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⑤正确,故选D。

2. 下列各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基态核外电子的排布为的原子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
B.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为Mn
C. F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
D. 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一定为2s22p2
【答案】C
【解析】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原子3p能级有2个电子,是Si,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的原子没有空轨道,故A错误;B.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
数最多的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d54s1,为Cr元素,故B错误;C.铁为26号元素,F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故C正确;D、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该原子2p能级有2个电子或4个电子,价电子排布为2s22p2或2s22p4的原子,故D错误;故选C。

3. 关于sp3杂化轨道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四面体
B.分子中的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金刚石是三维网状结构,由碳原子从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
D. NH3和BF3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答案】C
【解析】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构型都是四面体形,当有孤对电子时可能呈V 形或三角锥形,故A错误;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中心碳原子的能量相近2s 轨道和3个2p轨道杂化形成,故B错误;C.金刚石为三维网状结构,一个碳与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所以碳原子以sp3杂化,故C正确;D.BF3中B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采用sp2杂化,故D错误;故选C。

4. 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下列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NF3分子的稳定性较NCl3强
D.的沸点比的沸点低是因为比键键能小
【答案】C
【解析】A.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为极性共价键,NCl3分子中存在N-Cl极性共价键,NCl3分子具有三角锥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B.NCl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4,所以原子杂化方式是sp3,分子形状为三角锥形,故B不选;C.F的原子半径比Cl小,NF3分子中的键能大于NCl3分子中的键能,使得NF3分子的稳定性较NCl3强,故C正确;D.氢化物沸点高低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化学键无关,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Cl3比NF3的熔沸点高,故D错误;故选C。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丙烯分子中有6个键,1个键
B.在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 12g石墨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为2N A
D. 124gP4分子中含有P-P键的数目为6N A
【答案】D
【解析】A.C-C、C-H键均为σ键,C=C中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1个丙烯分子有8个σ键和1个π键,故A错误;B.二氧化硅中Si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故B错误;C.在石墨晶体中1个C 原子对应3×=个C-C键,12 g石墨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1.5mol,含有碳氢键个数为1.5N A,故C错误;D. 124gP4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分子中含有6个P-P键,1mol P4含有P-P键的数目为6N A,故D正确;故选D。

6. 下列关于键和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键可以绕键轴旋转,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B.分子中的键是键,HClO分子中的键都是键
C.分子和中都是含有5个键
D.键以“头碰头”方式重叠,键以“肩并肩”方式重叠
【答案】B
【解析】A.σ键为球对称,π键为镜面对称,则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故A正确;B.H只有1s电子,Cl的3p轨道上的电子与H的1s轨道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s-pσ键,故B错误;C.乙烯分子中氢原子和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为σ键,碳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双键,一个是σ键和一个是π键,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一个π键,N2H4中只有5个单键,即含有5个σ键,故C正确;D.σ键是“头碰头”式重叠,π键是“肩并肩”式重叠,故D正确;故选B。

7. a为乙二胺四乙酸,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为EDTA与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b中的C和N原子均为杂化B. b中的配位数为4
C. EDTA为非极性分子D. b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
【答案】C
【解析】A.a中羧基中的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采取sp2杂化,故A错误;B.b为配离子,钙离子与N、O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b中Ca2+的配位数为6,故
B错误;C.EDTA分子具有对称性,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b为配离子,钙离子与N、O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C。

8. 关于下列晶体质的熔沸点高低排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 H2O>H2S>H2Se>H2Te
D.
【答案】C
【解析】A.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大,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顺序为CF4<CCl4<CBr4<CI4,故A正确;B.原子晶体的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键长C-C<C-Si<Si-Si,则熔沸点由大到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B正确;C.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其余不能,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大,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顺序为H2O> H2Te >H2Se> H2S,故C错误;D.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则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F、Cl、Br、I的离子半径在增大,则熔沸点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故D正确;故选C。

9. 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因为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
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数目为4
B.该晶体中的阴离子和O2是等电子体
C.克晶体中含阴离子0.2mol
D.与每个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共有12个
【答案】A
【解析】A.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晶胞的一个平面的长与宽不相等,再由图中体心可知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有4个,故A正确;B.C22-含电子数为2×6+2=14,O2的电子数为16,二者电子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故B错误;C.6.4g CaC2为
0.1mol,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为C22-,则含阴离子0.1mol,故C错误;D.晶胞的一个平面的长与宽不相等,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应为4个,故D错误;故选A。

10. 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中存在分子间氢键
B.水很稳定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C. MgO的熔点比高主要是因为MgO的晶格能比大
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答案】B
【解析】A.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故A正确;B.水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的共价键较强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氢键只影响水的熔沸点,故B错误;C.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电荷成正比,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且氧离子所带电荷大于氯离子所带电荷,所以氧化镁晶格能大于氯化镁,则MgO的熔点比MgCl2高,故C正确;D.碘、四氯化碳、甲烷均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故D正确;故选B。

11. 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3H8和C5H12的关系一定是同系物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不一定是同系物
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乙烯和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⑥与互为同系物
A.②⑥B.③⑤C.①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C3H8和C5H12都属于烷烃,结构一定相似,属于同系物,故①正确;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的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烯和环丙烷,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②错误;③同系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对应相同,如甲烷与乙烷。

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应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炔与苯,故③正确;④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很多,有官能团异构,性质不相似,但还有其他
异构,如位置异构,如1-丁烯和2-丁烯,都是烯烃,性质相似,故④错误;⑤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为乙烯的加聚产物,没有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⑤错误;⑥与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⑥错误;故选C。

12. 某烃的结构简式如下,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个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则a、b、c分别为
A. 4、3、6 B. 4、4、7 C. 3、5、4 D. 2、6、4
【答案】A
【解析】中,处于四面体中心位置的碳原子数为a,甲基、亚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4;与三键直接相连的C共线,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个数为b,则b=3,含有碳碳双键共面,含碳碳三键的共线,且二者直接相连,一定共面,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c,所以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6个,即c=6,故选A。

13. 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4H8有3种同分异构体
B. 2-丁烯中不存在顺反异构
C.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
D.分子式为C10H14的有机物中,苯环上的二元取代物有12种
【答案】C
【解析】A. C4H8可能是烯烃,可能是环烷烃,其中烯烃有3种同分异构体:1-丁烯、2-丁烯、2-甲基-1-丙烯,因此同分异构体超过3种,故A错误;B. 2-丁烯的结构简式
为CH3CH=CHCH3,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的2个基团不同,存在顺反异构,故B错误;C.中,根据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可知,四联苯的等效氢原子有5种,因此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5种,故C正确;D.分子式为C10H14的有机物中,苯环上的二元取代物有:2个侧链为甲基和丙基,其中丙基有正丙基和异丙基,共6种结构;2个侧链为2个乙基的有3种结构,共9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

14. 已知: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沸点密度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微溶
正丁醛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温度计2示数在左右时,收集产物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再蒸馏,可进一步除去粗产品中的正丁醇杂质【答案】D
【解析】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也就能够氧化生成物正丁醛,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 正确;C.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D.氢氧化钠与正丁醇和正丁醛均不发生反应,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再蒸馏,对除去粗产品中的正丁醇杂质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D。

15.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烯的方案正确且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装置X的是
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
A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水酸性溶液
B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NaOH溶

的溶液
C与浓加热至NaOH溶

酸性溶液
D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水的溶液
【答案】D
【解析】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挥发的乙醇,由
KMnO4+CH2═CH2+H2SO4→CO2↑+K2SO4+MnSO4+H2O可知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需用水分离,乙醇能和水任意比互溶,而乙烯难溶于水,故A不
选;B.CH3CH2OH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不能反应生成乙烯,制备乙烯的方案错误,故B不选;C.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同时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为
C 2H5OH+2H2SO42C+2SO2↑+5H2O,含有杂质乙醇、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乙醇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C2H5OH+4KMnO4 +6H2SO4→5CH3COOH+4MnSO4+11H2O+2K2SO4,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需用NaOH溶液分离,NaOH溶液能溶解乙醇,能和二氧化硫反应,故C不选;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挥发的乙醇,乙醇不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无需除去乙烯中的乙醇气体,故D选;故选D。

16. 下列关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2-甲基-3-戊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聚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A.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含氢原子,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否则难以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错误;B. 2-甲基-3-戊烯的名称错误,应该为4-甲基-2-戊烯,故B错误;C.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除去乙烯又引入二氧化碳杂质,故C错误;D.聚乙炔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故D正确;故选D。

17. 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所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四卤化硅的沸点和二卤化铅的熔点如图所示.
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结合的沸点和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4)碳的另一种单质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其晶胞参数为,晶体密度为______(列计算式).
【答案】(1). sp2(2). 正四面体(3). 非极性(4). 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5). 减弱(6). (7).
【解析】(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应为石墨,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每一个碳原子以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采用sp2杂化,故答案为:sp2;
(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为Si,形成4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正四面体;非极性;
(3)①四卤化硅的沸点逐渐升高,为分子晶体,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答案为:SiX4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②PbX2的沸点逐渐降低,其中PbF2为离子晶体,PbBr2、PbI2为分子晶体,可知依F、
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减弱、共价性增强,故答案为:减弱;(4)K位于棱和体心,晶胞中的个数为12×+9=12,C60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
8×+6×=4,化学式为K3C60,则晶胞的质量为g,其晶胞参数为
1.4nm=1.4×10-7cm,则体积为(1.4×10-7)3cm3,所以密度为,故答案为:K3C60;。

18. 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前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电子层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F位于第四周期d区,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内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E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C与G同主族。

(1)基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图为______,B 2A2的电子式为_______,CD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
(2)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1个BD分子可提供的电子数为2),则______ 根据等电子原理,B、D 分子内键与键的个数之比为
______ .
(3)F X O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值为,若晶体中的F分别为
F2+、F3+,此晶体中F2+与F3+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 .
(4)G元素与Ga可形成原子晶体GaG,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密度为,Ga和G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g·mol-1和M2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1pm和r2pm,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则该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写出用M1、和
M2、r1、r2、ρ表示的计算式)
【答案】(1). (2). (3). 平面三角形(4). 4 (5). 1:2 (6). 8:3 (7). ×100%
【解析】A、B、C、D、E、F、G七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为短周期元素,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A是H元素;B 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则B是C元素;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则D是O元素,C的原子序数大于B而小于D,则C是N元素;E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则E为Fe元素;F位于第四周期d区,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内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排布为3d2或3d8,F的原子序数大于E,因此F为28号元素Ni;C与G同主族,G为As元素。

(1)E是Fe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基态Fe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为3d64s2;价电子轨道排图为
,C2H2为乙炔,电子式为,NO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3+(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
;;平面三角形;
(2)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1个CO分子可提供的电子数为2),Ni原子价电子数是10,每个CO提供2个电子,则n=4,等电子体结构相似,CO和N2为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根据等电子原理,CO分子内σ键
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故答案为:4;1:2;
(3)由于Ni X O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设晶体中Ni2+与Ni3+的最简整数比为x:y,根据Ni X O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0.88=2,由此解得x:y=8:3,故答案为: 8:3;
(4)根据均摊法计算,As:8×+6×=4,Ga:4×1=4,故其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V1=(πr13×4+πr23×4)×10-30,晶胞的体积V2==,故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100%
=×100%=×100%,故答案为:
×100%。

19. 端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偶联反应,称为Glaser反应.
该反应在研究新型发光材料、超分子化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下面是利用Glaser反应制备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分子式为______.
(2)③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的结构简式为_____,
(4)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B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1). C8H6(2). 消去反应(3). 取代反应(4).
(5).
(6). 5
【解析】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则A与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A为。

对比C、D的结构可知C脱去2分子HCl,同时形成碳碳三键得到D,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D发生信息中的偶联反应生成E为。

(1)D()的分子式为C8H6,故答案为:C8H6;
(2)根据以上分析,反应③为C脱去2分子HCl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三键得到D,反应④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3)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②为苯的同系物的侧链上的氯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5)B为,B的一氯代物有5种(,●为氯原子可能的位置),故答案为:5。

20. 分子式为的F有机物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
已知:
为了合成该物,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官能团名称______ , E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
(2)A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1molA与氯气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______mol.
(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 填编号.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5)D物质可发生聚合反应,写出D加聚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羧基、(醇)羟基(2). (3). 2-甲基-1-丁烯(4). 11 (5). (6).
(7).
【解析】根据A和溴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根据加成产物可判断A为CH2=C(CH3)CH2CH3,反应②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物B为CH3CH2C(CH3)OHCH2OH,B氧化得到C;根据D的分子式的可判断,反应④为CH3CH2C(CH3)OH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为CH3CH=C(CH3)COOH,反应⑤属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则E为,E和D通过酯化反应生成F,则F为。

(1)C为CH3CH2C(CH3)OHCOOH,含有的官能团有羧基、(醇)羟基,E为
,故答案为:羧基、(醇)羟基;;
(2)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主链含有4个碳,双键最近一端为1号,2号碳上有一甲基,所以系统命名法对A物质进行命名为:2-甲基-1-丁烯,1molA与1mol氯气加成后还可以与10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11mol,故答案为:2-甲基-1-丁烯;11;
(3)根据官能团的变化可知①为加成反应,②为取代反应,③为氧化反应,④为消去反应,⑤为取代反应,⑥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②⑤⑥;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D为CH3CH=C(CH3)COOH,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