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谢庆华,刘丽玲 (大埔县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299)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西医护理方式,观
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硬化腹水病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整体疗效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肝硬化腹水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㊂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肝硬化腹水;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结构的改变,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常见的肝硬化类型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腹水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威胁患者的生命,肝硬化并发疾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大因素[1]㊂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为探究中西医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疗效,现报告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研究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院的60例研究对象,且均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㊂观察组共40例,年龄23~ 72岁,其中男26例,女14例;对照组共40例,年龄21~68岁,其中男29例,女11例㊂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在性别㊁身体状况㊁病情㊁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㊂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肝硬化腹水常规治疗以及西医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㊁日常监测以及穿刺护理㊁饮食护理等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心情疏导:可以通过看喜剧或转移注意力来提高患者的兴致,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2]㊂②药食调理:对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可建议其食用木耳㊁百合等;对于经常性口苦烦热的患者,可给予患者金银花汤;对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可建议其食用鲫鱼等[3]㊂通过对应效果的食物进行调理,依据食物的四性㊁五味以及功效㊁饮食禁忌来进行合理性的配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㊂③对症护理:对于意识昏迷的患者,可以采取穴位按摩的方式达到醒神开窍的目的;对于偏瘫患者,亦可采用穴位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经活络,促进偏瘫侧肢体感觉的恢复;对于患有神经性疼痛或者紊乱性病症的患者,可采用耳穴压豆的方式,施以按㊁压㊁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对于正气不足的患者,可采用艾灸三里穴位的方式,以增强其身体抵抗力;对于下肢水肿的患者,可采用药物熏洗的方式,从而促进其血液循环;对于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或开塞露,并使患者配合食用水果蔬菜加强肠胃蠕动[4]㊂
1.3 观察指标:治疗期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状况,测量记录患者血清ALT及A/G水平,并记录观测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㊂临床验证标准分为显效㊁有效及无效,其中计算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㊂采用B超检查评价患者的腹水改善效果,Ⅰ级有效:指的是患者经B超检查显示腹水消失;Ⅱ级有效:指的是患者腹水大部分消失;Ⅲ级有效:指的是B超检查未达标[5]㊂采用生活质量的评估表进行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总体健康㊁生理功能㊁心理功能㊁社会功能㊁健康自我认识五个方面,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㊂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
2.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
表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030(75.0)6(15.0)4(10.0)①36(90.0)①对照组4012(30.0)19(47.5)9(22.5)27(77.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患者腹水改善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肝硬化腹水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 两组患者肝硬化腹水改善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
Ⅰ级
有效
Ⅱ级
有效
Ⅲ级
有效
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06(15.0)17(42.5)15(37.5)2(5.0)38(95.5)①对照组404(10.0)8(20.0)20(50.0)8(20.0)32(80.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表3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x±s,分)
组别例数总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对照组402.38±1.093.21±1.011.29±0.731.22±0.892.11±1.37观察组404.31±1.17①4.82±1.56①3.22±1.08①3.61±1.38①4.53±1.25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采用临床治疗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并配和使用西医护理㊂西医护理模式是一种外在的干预措施,可以进行基础护理㊁日常监测以及穿刺护理㊁饮食护理等,而中医护理模式是一种内外干预措施,采用心情疏导㊁药食调理㊁对症护理等方式进行干预,两种护理模式的结合,可以有效互补,具有改善患者病症的效果,对患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㊂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干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病症㊁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4 参考文献
[1] 王莉鹏.58例甲状腺切除患者护理干预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145-146.
[2] 单玉范.护理千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13):93-94.
[3] 关 菲.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18-219. [4] 秦 丽.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55-156.
[5] 倪琳琳.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5):1690-1691.
[收稿日期:2018-12-23 编校:李晓飞]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黄文莉,刘秀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龙川 517300)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㊂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㊁观察组,各50例㊂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健康宣教㊂观察组产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㊂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结果:观察组产妇康复训练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十分理想,大大提高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加了产妇的康复信念,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盆底康复的治疗模式,临床上值得推广㊂
[关键词] 早期盆底康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疗效研究
盆底肌功能性障碍是产妇常见的病症,与产妇妊娠㊁分娩密切相关[1]㊂妊娠分娩产生的巨大撕扯力会造成盆底肌肉的损伤,盆底肌肉与尿道㊁膀胱㊁阴道㊁子宫等女性重要器官紧密相连,盆底肌的损伤会造成产妇盆底肌肌力下降,脏器脱垂㊁腹压异常㊁尿失禁㊁性交痛等后果的产生,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2]㊂当盆底肌发生功能性障碍,及时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本文针对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着重探讨,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均伴随盆底肌损伤㊂随机分为对照组㊁观察组,各50例㊂两组产妇均顺产分娩,产妇以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配合我院进行治疗研究,均无治疗禁忌证,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㊁妊娠合并症㊁慢性感染性疾病及严重精神疾病的产妇[3]㊂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9±1.2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30例㊂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