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练习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正确;
C.反应至120 min时, 丁内酯的浓度为0.090mol∙L-1,反应了的γ-羟基丁酸的浓度为0.090mol∙L-1,转化率为 ,C错误;
D.80~120 min, ∆c(γ-丁内酯)=(0.09-0.071) mol∙L-1,平均反应速率:v(γ-丁内酯)= ,D错误;
选D。
8.已知反应2NO + 2H2=== N2+ 2H2O的速率方程为υ=kc2(NO)·c(H2)(k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 2NO + H2→ N2+H2O2慢
② H2O2+ H2→ 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大c(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B、v(A)= mol/(L·s);
C、v(A)= 0.3mol/ (L·s);
D、v(A)=0.35 mol/(L·s);
所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A> D> C> B,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故选A。
【点睛】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应根据反应方程式系数转变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如果单位不同,则单位也需要换算。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0.1mol/LCH3COOH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CO 或HCO
C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中和盐酸,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化钡,则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uCl2溶液B.NaHCO3溶液C.NaNO3溶液D.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
【答案】C
【解析】
A. 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
B. 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电,常温下都是非自发过程
C. 水电离出的c(H+)=10-7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升高温度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加入电解质不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A错误;
C. 从蒸汽反应器所得H2和H2O的混合物中液化分离H2O,可获得高纯H2
D. 当n(CO):n(H2)=1 : 1时,为使Fe2O3循环使用,理论上需要满足n(CO) :n(O2) = 2 :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燃料反应器中Fe2O3固体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A正确;
北京交大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Ⅰ卷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氯化铵可用于铁制品的除锈剂
【分析】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反应方程式,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详解】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反应A(g)+3B(g) 4C(g)+2D(g),把这些反应速率都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
A、v(A)= 0.4mol/(L·s);
C. 反应至120 min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50%
D.80~1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γ-丁内酯)>1.2×10-3mol ∙ L-1∙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增大γ-羟基丁酸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γ-丁内酯的产量增加,但不能提高γ-丁内酯的产率,A错误;
C.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可以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故D正确;
答案选B。
9.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 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Cu2+、K+、SCN-、Cl-
B. 含有NO 的溶液中:I-、SO 、SO 、H+
B.水的电离不需要通电、常温下是自发过程,水电解需要电、常温下是非自发过程,B错误;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7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错误;
D.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D正确;
答案选D。
6.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3.反应A(g)+3B(g) 4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v(X)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4mol/(L·s)B.v(B)=0.8mol/(L·s)C.v(C)=1.2mol/(L·s)D.v(D)=0.7mol/(L·s)
【答案】A
【解析】
D.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后溶液中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再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Fe3++3OH-=Fe(OH)3↓,不能说明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故D选;
故选D。
11.298 K时, γ-羟基丁酸水溶液发生如下反应,生成 丁内酯:HOCH2CH2CH2COOH +H2O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溶液中可能含有CO 或HCO ,故B不选;
C.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说明后者水解能力强,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故C不选;
4.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法匹拉韦、利巴韦林、氯硝柳胺等药物的疗效,三种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5H4O2N3FB.Z中含有4种官能团
C.Y和Z都有羟基D.X和Z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X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5H4O2N3F,故A正确;
【分析】
【详解】A.CuCl2为强酸弱碱盐,由于Cu2+的水解溶液显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NaHCO3溶液中由于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NaNO3为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故C符合题意;
D.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的水解可使溶液显酸性,NH3·H2O为弱碱,混合溶液可能显中性、酸性或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eV-(-0.16eV)=2.02eV,D项错误;
答案选B。
7.生物质废物能源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热解耦合化学链制高纯H2,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料反应器中Fe2O3固体颗粒大小影响其与CO、H2反应的速率
B. 蒸汽反应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3Fe + 4H2O(g) Fe3O4+ 4H2
C.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 、SO 、HCO
D.pH=11的NaOH溶液中:CO 、K+、NO 、S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铜离子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量氢离子存在时,硝酸根会把碘离子、亚硫酸根氧化,故B不符合题意;
C.a点→c点的过程中n(CH3COO-)持续增大
D. 若向a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1滴0.1 mol·L-1NaOH溶液或1滴0.1 mol·L-1醋酸溶液,pH变化均不大
C. 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D.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速率方程为υ=kc2(NO)·c(H2),增大c(NO)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根据速率方程为υ=kc2(NO)·c(H2),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c(NO)增大2倍,υ增大4倍、c(H2)增大2倍,υ增大2倍,故B错误;
B、由Z的结构可知,其结构中含有2个氯原子,1个硝基,一个酚羟基,一个肽键,一共四种官能团,故B正确;
C、由Y和Z的结构可知,Y中的羟基为醇羟基,Z中的羟基为酚羟基,它们都属于羟基,故C正确;
D、X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项不正确;
答案选D。
5.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CO*+OH*+H2O(g)=COOH*+H2O*
C. 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象可知,水煤气的生成过程经过了过渡态1和过渡态2,最后生成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故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判断。
不同时刻测得 丁内酯的浓度如下表。
20
50
80
100
120
160
220

0.024
0.050
0.071
0.132
注:该条件下副反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大γ-羟基丁酸的浓度可提高γ-丁内酯的产率
B.298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75
B.根据图示,蒸汽反应器中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发生的反应为3Fe + 4H2O(g) Fe3O4+ 4H2,故B正确;
C.H2O的沸点比H2的沸点高得多,从蒸汽反应器所得H2和H2O的混合物中液化分离H2O,可获得高纯H2,故C正确;
D.根据氧元素守恒,反应体系有水蒸气通入,为使Fe2O3循环使用,理论上n(CO) :n(O2) >2 : 1,故D错误;
答案选B。
12.25℃时,在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NaOH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用10 mL H2O代替10 mL NaOH溶液,所得溶液pH小于a点
B.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c(Na+) > c(CH3COO-) > c(CH3COOH)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油脂会发生水解反应,则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故A正确;
B.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氢离子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氯化铵可用于铁制品的除锈剂,故B正确;
【详解】A.根据水煤气变换反应并结合反应历程相对能量可知,CO(g)+H2O(g)的能量高于CO2(g)+H2(g)的能量,反应的焓变ΔH小于0,A项错误;
B.结合此图分析判断,③是发生的过渡反应:CO*+OH*+H2O(g)=COOH*+H2O*,B项正确;
C.由图可知步骤⑤中H-O键,在原反应物中已经存在,则步骤⑤形成的化学键包括极性键C=O,非极性键H-H键形成,C项错误;
HClO 酸性弱于CH3COOH
D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pH试纸测得0.1mol/LCH3COOH溶液pH约为3,说明醋酸没有全部电离,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A不选;
C.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显强碱性,也可能显强酸性,碱性溶液中铵根、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与NaOH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常温,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