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扫大街的父亲获奖教案1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扫大街的父亲》优秀教学设计1(精品)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扫大街的父亲》优秀教学设计1(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e68761c79563c1ec5da71ef.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1教材解读:这篇课文描写作者因害怕受到歧视和嘲笑,要求与扫大街的父亲保持一定距离,最终被深沉的父爱所感动而当众介绍父亲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描写的。
首先写“我”在县城读书,碰巧父亲在县城扫大街;接着写父亲让“我”与他同住,可“我”却不愿意,于是父亲拿出钱让“我”去学校寄宿;而由于“我”怕与父亲在扫街时相遇而被别人嘲笑,要求父亲不要在上课前扫街,父亲也默默地答应了;最后写班里开家长会,“我”不让父亲露面,父亲就站在窗外冒雪听老师和家长们谈话。
“我”感到震惊,流着泪把父亲拉进教室,向同学和老师们进行介绍。
课文中作者矛盾的心理活动和神态动作的描写,加上两次流泪,可以看出作者虽内心极度虚荣,却又从心底里爱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的描写主要是在朴实的语言及动作上,尤其是无声的动作描写更生动地体现了一位善解人意,纯朴厚道,对儿子充满关注和厚爱的父亲形象,赞美了父爱的深沉、伟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无论父母是什么身份,做什么工作,他们心里装的是自己的子女,他们无时无处不让子女感受到他们的关爱。
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位扫大街的父亲的爱吧。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脏兮兮歧视躲避嘲笑一趟3.齐读课文,思考:扫大街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4.交流感悟(1)父亲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从“弯着身子、干干净净”等词句可看出来。
(2)父亲是个关心儿子的人。
如:A.拿钱给儿子交学杂费和寄宿费。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8bad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4.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扫大街的父亲》,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和关爱,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扫大街的父亲》的内容介绍。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情感表达。
3. 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和社会地位。
4. 学生阅读理解练习和文学鉴赏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扫大街的父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和社会地位。
3. 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文学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扫大街的父亲》的内容。
2. 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和社会地位。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解答学生疑问。
4. 开展文学鉴赏活动,引导学生评价课文的艺术特色。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2. 阅读理解练习:通过课后阅读理解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扫大街的父亲》原文。
2.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新闻报道,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
3. 阅读理解练习题和文学鉴赏活动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第3-4课时: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解答学生疑问。
3. 第5-6课时:开展文学鉴赏活动,引导学生评价课文的艺术特色。
4. 第7-8课时:进行教学评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22 扫大街的父亲|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22 扫大街的父亲|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b08c8cad51f01dc381f129.png)
教师简介:刘庆如,女,34岁,大专学历,小学语文教师,曾在中国微课大赛中或国家级三等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等奖。
我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上,将学生置身于“生命在场”的幸福语文世界,让师生课前有种期待,课中有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眷恋。
22* 扫大街的父亲湘教版五年级上册湖南省隆回县梨子园实验学校刘庆如设计理念: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教”略而“学”丰。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理解父亲对我的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父亲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教学重难点:1、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职业选择题入题2、出示课题:扫大街的父亲二、听课文范读,初感父爱播放课文朗读(提出要求)学习课文生字词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我检测3、朗读课文思考:扫大街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同桌或前后交流汇报(学生回答)5、点主题:父亲——职业卑微二、品读三次“不让”1、父亲要我同他一起睡堆扫把的小屋,不让我去学校寄宿,我低头不语→父亲从床板下拿出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推测出父亲复杂的内心想法是:2、我为了虚荣心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怕同学们看到→没有见到父亲扫地的身影→推测出父亲复杂的内心想法是:3、我怕学生嘲笑,家长会上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没有跟着一起去,而是后来到教室外面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推测出父亲复杂的内心想法是:1、分组分析比较2、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补充画线部分内容3、点主题:父亲——精神伟大三、感知两次“流泪”1、泪水从我的脸上刷的滚过,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地爱你啊,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附近扫街,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2、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
”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1、举手指名读我流泪的段落2、分组分析我为什么会流泪?3、交流汇报、回答问题4、点主题:我感悟到父亲的伟大四、领悟文章精髓从作者的感情变化中,我们体会到父亲职业,但精神,父亲的伟大是的伟大、光荣,我们应该他们。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85fd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9.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扫大街的父亲》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扫大街的父亲》是一篇描写父亲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小说。
通过讲述父亲扫大街的故事,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勤和伟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
3.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案例,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劳动者案例,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父母的辛勤工作的作文,体会父母的付出。
5.2 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劳动者题材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3 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家中参与一次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6.3 作业检查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关于劳动者辛勤工作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劳动者的辛苦。
7.2 参观实地组织学生参观街道清洁工作现场,让他们亲眼见证劳动者的辛勤工作。
7.3 邀请嘉宾邀请劳动者代表来校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劳动者的生活。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1)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d9055cbaa45177232e60a207.png)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隆头小学黄施寅教材分析:《扫大街的父亲》是五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故事十分感人:扫大街的父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却由于怕同学们嘲笑自己的父亲是扫大街的而躲避着父亲,还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这位伟大的父亲默默忍受着儿子的“歧视”,最后终于得到的儿子理解与尊重。
课文写的情真意切,颂扬伟大的父爱,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细节描写,感悟父亲形象。
3、从儿子的两次流泪中,进一步感受父爱的厚重。
【过程方法】通过谈话方式导入新课,通过自学、伙伴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写一写方式运用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同时激发学生不攀比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父亲形象教学难点:从儿子的两次流泪中,进一步感受父爱的厚重。
教学资源:课件、音频教学过程:师:父亲疼爱儿子的程度怎样?师小结:即使面对着一个今天不想他那样;,明天不想他这样;后天又不想他那样的一个儿子。
其实儿子就是不想接受他那样一个扫大街的父亲。
可是这位父亲呢?一位扫大街的父亲,一位普普通通的底层劳动人民,他始终坚定的疼爱着儿子,尊重着儿子,守护着儿子。
同学们,父爱如海,那包容的爱多么温暖人心,父爱如山,那坚定的爱多么给予人力量。
即使他是扫大街的,干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在他的身上仍然臧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最后儿子感受到这份温暖,这份力量了吗?他做出了什么行为?(引导学生品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4、师:儿子感受到了,儿子在这里…....流泪了。
在文早当中,这是儿子唯一一次流泪吗?儿子的这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5、品读最后一句。
“回去的路上,父亲说:“你们学校真好,老师同学真好!” ”告诉学生其实父亲想说的是:儿子,你真好,愿意接受我这个父亲。
生:深刻、强烈、坚定引导学生品读倒数第二自然段请生找出两次流泪的句子,思考不同之处?儿子与父亲的情感矛盾在这里得到了化解,带领学生细细体会,感受父爱的力量,激发感恩之心。
《扫大街的父亲》说课稿
![《扫大街的父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ecdae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4.png)
《扫大街的父亲》讲课稿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扫大街的父亲》。
一、说教材剖析《扫大街的父亲》是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整篇课文是依据事情的发展次序进行描绘的。
分为四个次序,先写“我”转到县城念书,父亲也在县城找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而后写父亲带我到他的工具间让“我”与他同住,可“我”不肯意,于是父亲让“我”去学校寄宿;接着写“我”惧怕与父亲在扫街时相遇而被他人嘲讽,要求父亲不要在上课前扫街,父亲也静静地答应了;最后写班里开家长会,“我”不让父亲露面,父亲站在窗外冒雪听老师和家长们讲话。
“我”感觉震撼,流着泪把父亲拉进教室,向同学和老师们介绍。
本文语言平实,内容动人。
学习本文,有益于学生感觉浓浓的亲情。
二、说教课目的1.认识 5 个生字;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觉厚重如山的父爱。
三、说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广博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恭敬自己的父亲。
教课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父亲是如何的人,“我”两次哭泣有什么不一样。
四、说教课方法、教课策略鉴于本节课内容的特色,我主要采纳了以下的教课方法:1、讲解法;2、讲话法;3、议论法;4、练习法;本课我采纳抛锚式教课策略,提出问题——你父亲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中的父亲又是一个如何的人?触动学生思虑,主动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五、说教课准备PPT课件导教案六、说教课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约3分钟)第一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经过图片初步成立一位扫大街的父亲形象。
而后抛出问题,你父亲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中的父亲又是一个如何的人?激发学生好奇心,有阅读课文,想一探终究的梦想。
【设计企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产生兴趣,拥有动机,才会主动学习。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6分钟)1.高声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出示课件,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d4bf7216fc700aba68fc5a.png)
22﹡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标】1.认读“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亲情。
3.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学具】PPT课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谚语导入:“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儿不嫌母丑,也不嫌父丑,可是,讲是这样讲,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来看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大家默看课文,我给大家计时,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但是看完以后,我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能够复述一下主要情节。
另外注意一下那5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复述课文。
老师再次总结复述方法。
扣住几件事来讲就行了。
3、那么,课文讲的有几件事呢?A、我不肯住父亲的工具房;B、我不想让同学知道父亲在学校门前扫地;C、我不想要父亲开家长。
D、我向同学介绍父亲。
三、感受父爱。
1、故事看完了,那你们觉得“我”做得对不对啊?七嘴八舌发言。
有人说作者自私,有人说作者爱慕虚荣,有人说他太担心同学了嘲笑了,其实同学不会笑他。
师总结: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孩子前面几件事多做得不对,你们都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们说得太好了。
“儿不嫌母丑”其实呀,这个孩子就是有的嫌弃自己的父亲是扫大街的。
2、那为什么这个孩子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呢?A:生讨论.B:师总结原因:他是在父爱的感召下改正的,因为这个父亲是在是太好了,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3、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发言:父亲默默无闻,很平凡但是很深情地爱着儿子。
省吃俭用给儿子寄宿费,知道儿子怕同学发现他扫大街就提早扫好大街,儿子不让参加家长,但是还是止不住对儿子的爱在风雪里趴在窗户里看板书:父爱如山、父爱如海4、作者在感受父爱的时候流泪了两次,大家找出来,说说这两次泪为什么而流啊?生发言师小结:第一次,作者知道自己伤到了父亲,但是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让父亲难过,他也是不愿意的。
【新课标-精编教案】2018-2019学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
![【新课标-精编教案】2018-2019学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44e23aa5e9856a5612609c.png)
第1课时课题:22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的:1.认读“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亲情。
3.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2.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收集故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生字不多,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扫大街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要求学生读后将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通过父亲留给我们的初步印象整体感知全文。
(1)父亲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
从“弯着身子、干干净净”等词句可以看出来。
(2)父亲是一个关心儿子的人。
从“拿钱给儿子交学费和寄宿费”、“调整扫大街的时间”和“默默关注家长会”等事例可以看出。
(3)父亲是一个忠厚朴实的人。
从父亲穿着打扮、神态表情以及他为数不多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出来。
(二)再读课文,理解父亲本文描写父亲的语言不多,但从他的动作、神态等可以感受到父亲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
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补充没有说出来的话,以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1.“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
’’’父子住在一起多少能省下一笔钱,但挤在这里住,条件确实太差,为了孩子的学习,还是决定让他寄宿。
只要省吃俭用,就能熬过去。
2.“我看不见父亲脸上的表情,漆黑的夜里,只有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
”这段描写发生在“我”对父亲说“别在我上课前扫街了,人家知道了,会嘲笑我……”之后,虽然看不清父亲的表情,但从“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可以推测出父亲的内心活动非常复杂:别人看不起扫大街的还可以理解,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觉得父亲的工作丢人,是有些想不通。
但是,为了儿子,父亲最后还是决定起得更早,尽量在别人出门之前把大街扫干净。
3.“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到了床上。
”父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努力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07a01c2af90242a895e53e.png)
22*扫大街的父亲湘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这篇课文描写作者因害怕受到歧视和嘲笑,要求与扫大街的父亲保持一定距离,最终被深的父爱所感动而当众介绍父亲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描写的。
首先写“我”在县城读书,碰巧父亲在县城扫大街;接着写父亲让“我”与他同住,可“我”却不愿意,于是父亲拿出钱让“我”去学校寄宿;而由于“我”怕与父亲在扫街时相遇而被别人嘲笑,要求父亲不要在上课前扫街,父亲也默默地答应了;最后写班里开家长会,“我”不让父亲露面,父亲就站在窗外冒雪听老师和家长们谈话。
“我”感到震惊,流着泪把父亲拉进教室,向同学和老师们进行介绍。
课文中作者矛盾的心理活动和神态动作的描写,加上两次流泪,可以看出作者虽内心极度虚荣,却又从心底里爱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的描写主要是在朴实的语言及动作上,尤其是无声的动作描写更生动地体现了一位善解人意,纯朴厚道,对儿子充满关注和厚爱的父亲形象,赞美了父爱的深沉、伟大。
教学目标:1、认识“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3、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教学准备:课件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谈谈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怎样的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位扫大街的父亲(板书课题:22*扫大街的父亲)学生自由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做什么工作,对自己父亲的工作是否支持和理解,爱不爱自己父亲,有个大概的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复习生字“兮、岐、避、嘲、趟”3.再次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歧视。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ecc8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5.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父爱,感受亲情的伟大。
教学内容:1.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 讲述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现状,唤起学生的关注。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卫工人工作视频,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父爱的认识。
2. 关注学生对环卫工人的态度,判断是否产生敬意。
第二章:作品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
2. 感受环卫工人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教学内容:1. 介绍课文《扫大街的父亲》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背景等。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塑造,揭示父爱的伟大和环卫工人的艰辛。
教学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品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深入理解父爱。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估他们对父爱的感悟。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同理心发展情况。
第三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更加珍惜父爱。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的美好时光,感受父爱的温暖。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与父亲的美好回忆,讲述父爱的感人故事。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场景。
教学评价:1. 关注学生在分享中的情感表现,评估他们对父爱的珍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判断他们对环卫工人的尊重态度。
第四章:道德讨论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关爱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2. 分析现实生活中对环卫工人不尊重的现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爱环卫工人的具体措施。
泰安市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
![泰安市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https://img.taocdn.com/s3/m/f105e43e3186bceb18e8bbac.png)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5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位扫大街的父亲。
二、初读1.大声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
出示课件,认读课文中的词语.3。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4。
做练习题:“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 ).于是,不肯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就( );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父亲就();不想要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却()。
三、品读课文1。
默读课文,把在三件事中描写父亲句子的段落划记出来.A.(出示课件) 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你能透过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内心活动吗?①教给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习.②半晌说明父亲在左右为难,在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把钱给儿子,自己则省吃俭用。
B。
(出示课件)我看不见父亲脸上的表情,漆黑的夜里,只有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
①还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②四人合作学习。
③使学生知道父亲苦闷自己的儿子不理解自己,但最后还是决定提早扫街.④父亲的心里如此复杂,那我的心情又如何呢?2。
学习第一次流泪.课件出示自然段,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流下的是怎样的泪?(自责)(出示课件)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到了床上。
一声不吭?是不是父亲没话可说呢?他心里想些什么?3.看,同学们,下雪了,教室外冰天冻地,大雪纷飞,教室内掌声和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我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A。
指名说。
B。
抓重点词:纹丝不动满是。
C。
苏家屯区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
![苏家屯区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https://img.taocdn.com/s3/m/bce236f4227916888586d72c.png)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5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位扫大街的父亲。
二、初读1.大声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
出示课件,认读课文中的词语.3。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4。
做练习题:“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 ).于是,不肯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就( );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父亲就();不想要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却()。
三、品读课文1。
默读课文,把在三件事中描写父亲句子的段落划记出来.A.(出示课件) 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你能透过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内心活动吗?①教给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习.②半晌说明父亲在左右为难,在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把钱给儿子,自己则省吃俭用。
B。
(出示课件)我看不见父亲脸上的表情,漆黑的夜里,只有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
①还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②四人合作学习。
③使学生知道父亲苦闷自己的儿子不理解自己,但最后还是决定提早扫街.④父亲的心里如此复杂,那我的心情又如何呢?2。
学习第一次流泪.课件出示自然段,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流下的是怎样的泪?(自责)(出示课件)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到了床上。
一声不吭?是不是父亲没话可说呢?他心里想些什么?3.看,同学们,下雪了,教室外冰天冻地,大雪纷飞,教室内掌声和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我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A。
指名说。
B。
抓重点词:纹丝不动满是。
C。
新湘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22扫大街的父亲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22扫大街的父亲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3f83f0d15abe23482f4de2.png)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位扫大街的父亲。
二、初读1.大声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出示课件,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3.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4.做练习题:“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
于是,不肯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就();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父亲就();不想要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却()。
三、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把在三件事中描写父亲句子的段落划记出来。
A.(出示课件) 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
”你能透过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内心活动吗?①教给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习。
②半晌说明父亲在左右为难,在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把钱给儿子,自己则省吃俭用。
B.(出示课件) 我看不见父亲脸上的表情,漆黑的夜里,只有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
①还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②四人合作学习。
③使学生知道父亲苦闷自己的儿子不理解自己,但最后还是决定提早扫街。
④父亲的心里如此复杂,那我的心情又如何呢?2.学习第一次流泪。
课件出示自然段,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流下的是怎样的泪?(自责) (出示课件) 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到了床上。
一声不吭?是不是父亲没话可说呢?他心里想些什么?3.看,同学们,下雪了,教室外冰天冻地,大雪纷飞,教室内掌声和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我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A.指名说。
B.抓重点词:纹丝不动满是。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扫大街的父亲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扫大街的父亲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0dde5ab52acfc788ebc920.png)
22*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厚重如山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位扫大街的父亲。
二、初读1.大声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出示课件,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3.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4.做练习题:“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
于是,不肯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就();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父亲就();不想要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却()。
三、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把在三件事中描写父亲句子的段落划记出来。
A.(出示课件) 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
”你能透过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内心活动吗?①教给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习。
②半晌说明父亲在左右为难,在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把钱给儿子,自己则省吃俭用。
B.(出示课件) 我看不见父亲脸上的表情,漆黑的夜里,只有他手上的烟锅一红一红的。
①还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②四人合作学习。
③使学生知道父亲苦闷自己的儿子不理解自己,但最后还是决定提早扫街。
④父亲的心里如此复杂,那我的心情又如何呢?2.学习第一次流泪。
课件出示自然段,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流下的是怎样的泪?(自责) (出示课件) 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到了床上。
一声不吭?是不是父亲没话可说呢?他心里想些什么?3.看,同学们,下雪了,教室外冰天冻地,大雪纷飞,教室内掌声和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我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A.指名说。
B.抓重点词:纹丝不动满是。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217f1f01f69e3143329490.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恩重如山的父爱。
3.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4.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重点:通过父子间发生的三件事,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难点:通过“我“的两次流泪,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独学、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前预热播放歌曲《父亲》(1)由歌及文,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歌颂母爱的文章多的数不胜数,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父亲,一起去感受他那恩重如山的父爱。
不同的读法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请按老师的提示读课文。
这是一位做什么的父亲?(生读课题)扫大街的什么?(生再读课题)(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师: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工作负责、关心儿子、忠厚朴实的人)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课件出示练习题:“我”害怕别人知道父亲是扫大街的而受到()。
于是,不肯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就();不让父亲在上课前扫街,父亲就();不想要父亲参加家长会,父亲却()。
二、品读课文1、课件出示导学一:(1)默读课文,用“——”划记出三件事情中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语句。
(独学)(2)从父亲的神态、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他还有很多话没说出来,试着补充父亲没说出来的话,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3)说说通过这些词句你感受到了什么?(独学、对学、群学)(4)试着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请女生齐读导学一,师提示独学方法:1、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用你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关注文中的细节,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神情,一句话语,感触深的在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自学后,抓住关键语句来交流展示。
学习第一件事:A.(出示课件)半晌,父亲从屋角的床板下,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我说:“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去学校交了吧。
”①“半晌”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半天)半晌说明了什么?(半晌说明父亲在左右为难,在犹豫:父子住在一起,多少能省下一笔钱,但挤在这里住,条件确实太差。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288513ad51f01dc381f11c.png)
《信客》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具体感知内容。
2、感悟作者为信客树碑立传的原因。
3、品味“质朴典雅、警辟畅达”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探究人物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电信业迅速发展,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方便。
但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村,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信客沉重的脚步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他们为远行者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
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信客》来体会一下他们苦涩的人生。
二、介绍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
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读余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会让人手舞足蹈起来,也并不会让人很兴奋。
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在汽车上,屋子里还是桌前,床畔;无论是欣喜,慰然,还是沮丧,寂寞,打开余秋雨的散文,你都会渐渐融入他的文字里,随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他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三、检查预习。
1、你能读准下面词语吗?唏嘘(Xīxū)噩(è)耗嫉(jí)妒猝(cù)然晦(huì)气诺诺(nuò)呵(hē)斥焦灼(zhuó)诘(jié)问伎俩(jì liǎng)文绉绉(zhōu)吊唁(yàn)跋涉(bá shè)颠沛(pèi)累(leí)赘昏厥(jué)2、你掌握了下列词语的意思了吗?晦气:①不吉利:倒霉。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扫大街的父亲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扫大街的父亲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1529dabd64783e08122baf.png)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扫大街的父亲教课设计湘教版22﹡扫大街的父亲【教课目的】1.认读“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朗诵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觉亲情。
3.培育尊敬劳动人民的质量。
【教课要点】朗诵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课难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学具】PPT课件【讲课种类】新讲课【教课方法】教师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合作研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谚语导入:“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儿不嫌母丑,也不嫌父丑,但是,讲是这样讲,要做到就不简单了。
今日我们来看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大家默看课文,我给大家计时,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但是看完此后,我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能够复述一下主要情节。
此外注意一下那 5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复述课文。
老师再次总结复述方法。
扣住几件事来讲就行了。
3、那么,课文讲的有几件事呢?A、我不肯住父亲的工具房;B、我不想让同学知道父亲在学校门前扫地;C、我不想要父亲开家长。
D、我向同学介绍父亲。
三、感觉父爱。
1、故事看完了,那你们感觉“我”做得对不对啊?众说纷纭讲话。
有人说作者自私,有人说作者倾慕虚荣,有人说他太担忧同学了嘲讽了,其实同学不会笑他。
师总结: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孩子前方几件事多做得不对,你们都对他进行了严苛的责备,你们说得太好了。
“儿不嫌母丑”其实呀,这个孩子就是有的厌弃自己的父亲是扫大街的。
2、那为何这个孩子又更正了自己的错误呢?A:生议.论B:师总结原由:他是在父爱的感化下更正的,由于这个父亲是在是太好了,孩子们,你们感觉这个父亲是一个如何的人呢?3、父是个怎的人?学生言:父静静无,很平庸但是很深情地着儿子。
省吃用儿子寄宿,知道儿子怕同学他大街就提前好大街,儿子不参加家,但是是止不住儿子的在雪里在窗里看板:父如山、父如海4、作者在感觉父的候哭泣了两次,大家找出来,两次泪什么而流啊?生言小:第一次,作者知道自己到了父,但是了自己的所面子,父,他也是不肯意的。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90ab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d.png)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写作者因害怕受到歧视和嘲笑,要求与扫大街的父亲保持一定距离,最终被深沉的父爱所感动而当众介绍父亲的故事。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扫大街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不平凡的爱。
3、了解细节描写,知道细节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引导朗读,抓住重点语句品读,体会深刻的含义。
3、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畅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父爱的博大与厚重。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敬重自己的父亲。
重点难点:1、抓住课文中的细节、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策略: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当看到干净的街道,你会想起谁?他们为了我们有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勤工作,无论炎热的夏天还是北风凛冽的冬天都坚持打扫着。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工作时的情景。
(多媒体出示清洁工扫街道图片)看了图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说)如果扫大街的是你的父亲,你会怎样对待他?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扫大街的父亲》。
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父爱。
1、提出阅读要求“静心阅读,关注细节,感受语言”2、ppt出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静心阅读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关注细节感受语言师:父亲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对他再熟悉不过,请动笔画一画父亲。
活动一:画父亲1、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文中对父亲外貌、衣着描写的句子。
2、指名学生汇报。
3、学生齐读句子。
多么忠厚的父亲呀!下面我们再来说父亲。
活动二:说父亲1、认真默读全文,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扫大街的父亲
【教学目标】
1.认读“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亲情。
3.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学具】PPT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是什么意思?
学生理解、
儿不嫌母丑,也不嫌父丑,可是,讲是这样讲,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来看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大家默看课文,我给大家计时,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但是看完以后,我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能够复述一下主要情节。
另外注意一下那5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复述课文。
老师再次总结复述方法。
扣住几件事来讲就行了。
3、那么,课文讲的有几件事呢?
A、我不肯住父亲的工具房;
B、我不想让同学知道父亲在学校门前扫地;
C、我不想要父亲开家长。
D、我向同学介绍父亲。
三、感受父爱。
1、故事看完了,那你们觉得“我”做得对不对啊?
七嘴八舌发言。
有人说作者自私,有人说作者爱慕虚荣,有人说他太担心同学了嘲笑了,其实同学不会笑他。
师总结: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孩子前面几件事多做得不对,你们都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们说得太好了。
“儿不嫌母丑”其实呀,这个孩子就是有的嫌弃自己的父亲是扫大街的。
2、那为什么这个孩子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呢?
A:生讨论.
B:师总结原因:
他是在父爱的感召下改正的,因为这个父亲是在是太好了,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
父亲默默无闻,很平凡但是很深情地爱着儿子。
省吃俭用给儿子寄宿费,
知道儿子怕同学发现他扫大街就提早扫好大街,
儿子不让参加家长,但是还是止不住对儿子的爱在风雪里趴在窗户里看
板书:父爱如山、父爱如海
4、作者在感受父爱的时候流泪了两次,大家找出来,说说这两次泪为什么而流啊?
生发言
师小结:第一次,作者知道自己伤到了父亲,但是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让父亲难过,他也是不愿意的。
说明这个孩子还是有良心的,懂得爱的。
第二次,我终于被父亲感动,觉得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并不丢人,骄傲地把父亲介绍给自己的同学老师。
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可见,世界有时候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师生都是懂得爱的。
四、感受写作特点。
1、刚才同学们了解了这个扫大街的父亲对儿子爱得如此深沉,大家都很感动。
可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你感动的呢?大家找出那些感人的文字来品味一下,还可以在那些文字旁边批注一下。
2、学生读书、批注。
3、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显示:
语言描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到学校去交了吧。
外貌描写:父亲那灰黑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
神态描写: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在床上
动作描写:天啊,我那扫大街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貌,纹丝不动地听着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重点体会词语: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
“一声不吭”:体会父亲的难过,对儿子的包容,父爱如海一样辽阔无边;
“纹丝不动”:体会父爱的执着、对儿子的深情,父爱如一样山岿然不动。
4、小结:父亲的爱就是从这一一点一滴的小事,通过父亲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细节见真情,这样的父亲才有血有肉,才丰满而不空洞。
五、拓展练笔。
看到别人写父亲,写父爱,你有没有心里痒痒呢?那么,我们也来写个小片段吧?
要求:写一个你和父亲的小片段,要表现父亲的爱。
1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2、分享片段。
六、在《父亲》的歌声里下课。
【板书设计】
22﹡扫大街的父亲
交学费、寄宿费
父亲提早扫净马路“这是我爹”
旁听家长会(掌声)
【教学反思】
今天,我完成了《扫大街的父亲》一课的教学,触动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
我把握教材的灵魂,实现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读教育的和谐统一,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不攀比、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