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长笛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画线句子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寥寥数字,写出母亲的温柔,这个细节另有一个作用,读完全文请再回味】。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请先记住这看似简单的对话,读完全文再思考其作用】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描绘笛声,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

“笛声”如“小河流水”,这个比喻扣住“清脆悠扬”的特点来写】。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

她也非常骄傲,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段,写她小时候,大家爱听父亲吹笛,她也为父亲骄傲】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像“小时候”“五年级”,以及下文的“上了初中”“多年以后”,这些体现思路的词句,阅读时要勾画出来】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插叙(补叙),交代她心烦的原因。

小说整体按时间顺序来写,其中插叙了这件事】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段,写她五年级时,因为父亲失业、残疾,开始讨厌父亲吹笛子】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
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然而”“没有”,一词一句,这个逗号加得好】。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段写她上初中后,认为父亲给自己丢脸,偷偷扔掉长笛】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

转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还记得这两句对话吗?与第二段照应,文章浑然一体。

好作者总是如此处处用心】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与第一段遥遥相应,照应中又有变化。

时光飞逝,母亲老了,头发白了,惟有柔情不变】。

【最后三段,写多年之后,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爱,买了长笛,向父亲道歉,
央求父亲再吹一曲】
【一文多练】
一、有关情节的题目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
【简析】这道题切入点很巧妙,既是考查学生的内容概括能力,又加了“从父亲的角度”这个要求,引导学生对小说叙述视角进行转换。

【答案】
父亲喜欢吹笛,经常吹给女儿听;
父亲下岗后当了环卫工,因为女儿讨厌,不再在家吹笛;
父亲在工作间隙吹笛却因此上了电视节目,被女儿偷扔掉长笛;
父亲因为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来道歉,又一次吹起长笛。

2.请以长笛为线索,以“她”为主语,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
【答案】略。

注意与上题的答案进行比较。

1.(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2)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

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3)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

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4)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简析】本题考查叙述技巧。

阅读时,画出相关语句,解答这道题就不难。

【答案】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她小时候喜欢听父亲吹笛,后来认为父亲丢脸竟偷偷丢掉长笛,直到多年后才明白父爱的故事,其中插叙了她三年级时父亲下岗之后又因残疾做了环卫工人的事情。

二、人物类题目
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4分)
【简析】这是概括人物性格的题目,要结合相关情节进行概括。

【答案】慈爱;坚韧;宽容;有才艺;不善言辞……(分析略)
5.第段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

【答案】使用神态、行为和语言描写。

写父亲见女儿买回长笛,“先是一愣”,写出他感到意外的样子,“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写他非常喜欢长笛,并为女儿终于理解自己感到欣喜。

“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话中透出宽容和慈爱。

三、语言类题目
6.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简析】这是对语言的赏析,注意赏析点是“如何描写笛声”。

如果改成“任选角度赏析句子”,就可从“比喻修辞、用词生动、正侧结合”等角度赏析,难度就降低了。

【答案】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使用比喻,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

同时通过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

四、构思技巧类题目
7.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的作用。

(3分)
【简析】本题考查叙述技巧。

第段属于插叙,使情节更完整。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作者为什么不一直按时间顺序写?”如果将第段互换位置,先交代原因,情节就难以形成波澜,不如这样安排更能吸引读者。

【答案】第段是插叙(补叙),交代了上文写她心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更吸引读者。

8.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简析】这其实是对文章构思技巧的赏析。

母亲不是文中主要人物,但不可或缺。

回答时,要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文段,分析其作用。

【答案】通过母亲的话,交代了父亲残疾的原因,解开前文的悬念,使情节更完整感人,表达出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通过母亲听笛时的神态,首尾照应,写出亲情的温馨。

五、情感主题类题目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
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简析】这是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深度体味,与其说是考语文,不如说是考情商。

语文学科就是这样,它不仅可以考查你的知识,还可以考查你的情感。

回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仔细体会。

【答案】
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4分)
凊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
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共16分)
7.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

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

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他飞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

8示例一:①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

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

②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

③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思对即可。

第①②点一点1分;共2分;第③点2分。

共4分
示例二:①正面(直接)描写。

(1分)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

或:用“凊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

(意思对即可。

1分)②侧面
间接〕描写。

(1分)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
耳动听。

(意思对即可。

1分)(共4分)
9她的心理:①得知父亲断腿的真相后伤心自责(为父亲对自己的隐忍和完容而感动)。

②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流泪,想让父母开心(想活跃气氛)。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父亲的心理:①为女儿的理解、体贴而欣慰。

②为自己能重新吹长笛而高兴。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①从情节上看,母亲的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合理。

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

③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她哼唱时流露出的幸福,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