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
【D】1、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2、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B、意识
【D】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A】5、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D】6、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强调()。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B】7、生产资料是指()。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提示:“选项相近,注意别选错”
【C】8、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说明()。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C】11、平均利润率是()
C、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提示:“选项相近,注意别选错”
【D】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的含义是()。

D、商品所有者为取得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二、名词解释→提示:“请按下列格式书写,条理清楚字迹清晰”
1、实践
答:(1)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2)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
(3)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5)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

2、人民群众
答: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真理
答: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相对走向绝对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

任何真理都是全面的、具体的。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

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

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2、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论述题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并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即内因;
矛盾的同一性为,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作准备。

在事物质变的过和中,矛盾的斗争性突破事存在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事物发展的第二原因,即是外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但必须通对内因而起作用。

在一定情况下,外因而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