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石家庄市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2100]某氧化铁样品中混有一种杂质,经测定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
A.CaO B.CuO C.MgO D.Al2O3
2.(0分)[ID:132150]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同
3.(0分)[ID:132148]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A.B.
C.D.
4.(0分)[ID:132143]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B.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C.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6: 12: 6
D.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5.(0分)[ID:13213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6.(0分)[ID:13213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他们各自的化学性质都已发生了改变
D.Na+、Mg2+、Al3+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所以离子的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7.(0分)[ID:132130]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这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C.萘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
8.(0分)[ID:132086]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要时刻保持卫生。

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属于氧化物
B.乙醇由 9 个原子构成
C.乙醇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2:5:1
D.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0分)[ID:132085]三氯生(C12H7ClO2)是一种高效抗菌剂,广泛用于制造牙膏、药皂、空气清新剂。

下面有关三氯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生中含有氧分子
B.三氯生中共有24个原子
C.三氯生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
D.三氯生属于氧化物
10.(0分)[ID:13208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分子种类变化11.(0分)[ID:132066]KMnO4是一种常用的制氧剂,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6D.+7
12.(0分)[ID:13206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二、填空题
13.(0分)[ID:132252]下列物质中: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75%的医用酒精③氯酸钾④液态氧⑤冰水混合物⑥硫粉⑦二氧化碳⑧高锰酸钾⑨澄清的石灰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14.(0分)[ID:132245]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生命。

I.“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 吸附杂质,以及颜色、气味等
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
_______的方法。

II.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它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2)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由此,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组
成的。

Ⅲ.我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含氮的物质进入太湖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

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经调研后,同学们提出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B 大力发展虾蟹养殖
C 生活污水先净化后再排放
D 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5.(0分)[ID:13224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得”或“失”)电子。

(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5)丙图表示的物质,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6.(0分)[ID:132237]用化学用语表示:
(1)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_____。

(2)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_____。

(3)原子序数是7和14形成的化合物:_____。

(4)写出硝酸的化学式并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某铁的氧化物,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17.(0分)[ID:132209](1)如图为某饮用天然水的标签。

医学研究表明:偏硅酸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①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该饮用天然水中钙、镁、钾、钠元素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钙离子的符号为
_____。

(2)如图为某饮用天然水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在实验室,除去水中沉淀或悬浮杂质的操作名称为_____,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

(任写一种)
②上图生产工艺中“活性炭”起到_____作用,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操作,为使效果更好,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③取“膜过滤”后的水样少许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_____现象,说明此液体为软水。

④天然水源,常因某些原因被污染,请写出一条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_____。

18.(0分)[ID:132181]①H2②O2③N2④CO2⑤HCl分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若各取1g,则其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19.(0分)[ID:13215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
(2)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20.(0分)[ID:132156]化学改变了世界。

作为初三学生我们要学好化学,首先要明确以下问题:
(1)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在___、___水平上研究___及其____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___和___物质;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

(2)为什么学化学?
化学很神奇,人类在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能实现___和___的转化,同时还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有害物质;如:煤燃烧主要是获取___,铁矿石炼成铁主要是获取___。

(3)怎样学好化学?
Ⅰ.要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_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空白: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环节;
④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
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Ⅱ.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

请将在学习过程中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写在下列空白处。

①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后,会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___生成___放出大量的热;
②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会观察到试管内壁上产生水雾,蓝色的硫酸铜晶体逐渐变成____色。

Ⅲ.要建立化学学科基本观念。

①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如图:是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

二氧化碳是由____构成的,一个二氧
化碳分子是由____个碳原子和____构成的。

②分类观也是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将下列四种物质进行分类:
a 自来水
b 氧气
c 氧化镁
d 空气
上述四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
21.(0分)[ID:132351]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浑浊的雨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一会儿,然
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明显的错误,(任改一处即可)____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
22.(0分)[ID:132308]水是生命之源。

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如图1模型中能代表水分子的是___。

(2)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你熟悉的物质中___、___都可溶于水。

(3)通直流电可以使水分解,正极和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这一事实说明了水是由___和___组成,也说明了化学反应前后___不变。

(4)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1%,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可以从自己身边点滴做起,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_。

(5)如图2:在静置的冷水中,品红慢慢地扩散,这些说明了___(用分子性质解释)如果换成热水,品红扩散的速率会加快,说明分子运动的速率与___有关。

23.(0分)[ID:13229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7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次外层电子数为_____。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数关系密切;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任写一点)。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

第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

24.(0分)[ID:132287]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铂、钌(R)等贵金属。

现有5种含钌元素的物质:Ru、RuO2、Ru2O3、RuCl3、K2RuO4。

回答下列问题:
(1)RuO2读作_________;
(2)上述5种物质中钌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_______种;
(3)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Ru2O3不属于__________(填选项)。

A.化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25.(0分)[ID:13228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文化学文化知识的通用语言.请用数学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一个氢离子________;②水中氧元素显﹣2价________;
③2个钙原子________;④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B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以下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下同),丙物质属于________。

②根据图示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________(填“变”或“不变”)
③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A、B表示),若A的通常化合价显+2价,则甲物质中B 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6.(0分)[ID:132260]水和双氧水(H2O2)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

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常只能在电解的情况下分解,假如能同双氧水分解一样,寻找到一种加速水分解的催化剂,则该催化剂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4)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B
6.B
7.B
8.D
9.C
10.C
11.D
12.C
二、填空题
13.①②⑨③④⑤⑥⑦⑧④⑥③⑤⑦⑧⑤⑦
14.BC煮沸氧气供给呼吸水分子水氢气+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ACD
15.分子原子得2H2O20分解
16.N2CO32-Si3N4Fe2O3
17.+4Ca2+过滤漏斗(或玻璃棒烧杯)吸附b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18.④⑤②③①①③②⑤④
19.【分析】根据由原子的表示方法可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
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
20.分子原子物质变化规律改造应用有新物质生成物质能量能量物质实验获得结论猜想与假设①③④②⑤耀眼的白光白色固体白二氧化碳分子一两个氧原子bcad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3
100%30%
562163

⨯=
⨯+⨯
,30%大于25%,故混入的杂质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应小于25%。

A、Ca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
100%28.6%25%
1640
⨯≈
+
>,故选项错误。

B、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
100%20%25%
1664
⨯=
+
<,故选项正确。

C、Mg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
100%40%25%
1624
⨯=
+
>,故选项错误。

D、Al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3
100%47.1%25%
163227

⨯≈
⨯+⨯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B
解析:B
A、N2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非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说法错误。

B、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N4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C、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而 N4只含一种元素,说法错误。

D、分子的结构决定性质,N4与N2结构不同性质一定不同,说法错误。

故选B。

3.C
解析: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
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能表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能表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可以表示氧化物,符合题意;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能表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A
解析:A
A、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112+616=180
⨯⨯⨯,故A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葡萄糖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正确;
C、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所以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2:6,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故C不正确;
D、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A。

5.B
解析:B
【分析】
A、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考虑;
B、根据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A、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都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化合物包含着氧化物,故D错。

故选:B。

6.B
解析:B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两种元素,但不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C.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由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他们各自的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离子的最外层不都是8个电子,如锂离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B
解析:B
A、这种试纸是用滤纸和二氧化钛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萘胺是由萘胺分子构成的,萘胺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9):(14×1)≠10:9: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D
解析:D
A、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醇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24:6:1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C
解析:C
A、由题意可知,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是一个氧分子,故A错误;
B、每个三氯生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每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故B错误;
C、三氯生是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三氯生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C
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1.D
解析:D
KMn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有:(+1)+x+(-2)×4=0,x=+7,故选D。

12.C
解析:C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大,符合题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①②⑨③④⑤⑥⑦⑧④⑥③⑤⑦⑧⑤⑦
解析:①②⑨③④⑤⑥⑦⑧④⑥③⑤⑦⑧⑤⑦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空气含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②医用酒精含水和乙醇,是混合物;
③氯酸钾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④液态氧由氧气分子组成,是纯净物也是单质;
⑤冰水混合物由水分子组成,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⑥硫粉是单质,也是纯净物;
⑦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是化合物也是纯净物;
⑧高锰酸钾是化合物也是纯净物;
⑨澄清石灰水含水、氯氧化钙等,是混合物。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⑨;属于纯净物的是:③④⑤⑥⑦⑧;属于单质的是:④⑥;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⑤⑦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⑤⑦。

14.BC 煮沸氧气供给呼吸水分子水氢气+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ACD 解析:B C 煮沸 氧气 供给呼吸 水分子 水→通电
氢气+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元素 ACD
I.(1)净水过程中,活性炭主要是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B ;超滤膜在净水第一层,因为滤膜的存在,主要可以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故选C ;
(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II.(1)电解水时,发生化学变化,根据气体体积比是2:1,氢二氧一,判断b 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支持燃烧;
(2)①电解水时,发生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 ②电解水时,发生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氢气+氧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氮,指的是元素;
A 、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可防止水体污染;
B 、大力发展虾蟹养殖,不能治理水污染;
C 、生活污水先净化后再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
D 、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
故选ACD 。

15.分子原子得2H2O20分解
解析:分子 原子 得 2H 2O 2 0 2222H O H O O →+一定条件 分解
(1)由图可知,丙图中所示物质为氧气和水,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由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故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氧元素是8号元素,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8,氧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故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4)甲图为2个过氧化氢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 2O 2;
(5)丙图 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
(6)由图可知,该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222H O H O O →+一定条件;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16.N2CO32-Si3N4Fe2O3
解析:N 2 CO 32- Si 3N 4 5
3H N O + Fe 2O 3 (1)若“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N 2;
(2)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碳酸根离子属于阴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 32-;
(3)原子序数是7的是氮元素,通常显-3价,14号元素是硅元素,通常显+4价,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 3N 4;
(4)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 +(-2)×3=0,x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

故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5
3H N O +; (5)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设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 ,56x :16y =7:3,x :y =2:3,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2O 3。

17.+4Ca2+过滤漏斗(或玻璃棒烧杯)吸附b 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解析:+4 Ca 2+ 过滤 漏斗(或玻璃棒、烧杯) 吸附 b 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1)①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 2SiO 3,其中氧元素、氢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正一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x +(-2)×3=0,x =+4; ②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钙离子的符号为Ca 2+;
(2)①在实验室,除去水中沉淀或悬浮杂质的操作名称为过滤,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