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人力资源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 聚类分析 法;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0 1 F 6. 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3 39 (0 )8 0 2 — 4 10 — 8 0 2 1 0 — 0 8 0 1
人 力 资源 是经 济 发 展 的基 础 , 没有 一 定 数 量 的
2 1 年 8月 01
经济与管理
E o o n a a e n c n my a d M n g me t
Au , 0 1 昏 2 1
第2 5卷
第 8 期
D. 5 D8 f . 2
●观察 与思考
中国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李从 欣 一张再生 . ,
(. 1天津 大学 管理 学 院 , 津 3 0 7 ; . 天 0 0 2 2石家庄 经济学 院 经济 系 , 河北 石家庄 0 0 3 ; 5 0 1 3天津大 学 管理 与经济 学部 , . 天津 30 7 ) 0 0 2
以上 比重来 源于 (0 9 中国人 口和就业 统计 年 20 年 鉴》 、科技人员数 、科研机构数 、 & R D经费来 源于
(0 9 20 年科技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源(0 9 , ( 0 年 2 中国统计年鉴》 。
( ) 三 因子分析 结 果
的选择结果是一致 的。本文根据特征值大于 1 确定 因子个数 , 由于只有两个大于 1 的特征值 , 且其累积 方 差 贡 献 率 高 达 9 . 2 ,损 失 的 信 息 仅 占 1 9% 0 8 0%, . 8 因此提取两个因子是适合的。 9
人力资源 , 就无法和物质资本相匹配 , 就没有经济的 高速增长; 没有一定质量的人力资源 , 经济增长就没
该变量 ;2从相关矩阵中萃取共 同因子 ;3决定因 () () 子的数 目,一般根据特征根大小确定 因子数 目;4 ()
旋转 因子 以增加变量与因子间关系的解释能力 ;5 ()
I” 犟。 有效率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强 进行因子命名与结果解jl 涮 了提高国民素质 、 培养创新人才 的重要性 和紧迫 ( ) 标体 系与数 据来 源 二 指
性 , 出中国未来发展 、 指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 关键靠 人才 。但 由于长期 以来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
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 各地人力资源水平存在较大
在 进行 因子 分析 之前 , 必须 建 立指标 体 系 , 标 指
体系的各指标之间必须具有相互联系 ,但又不能完
全相关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 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做到科学 () 性 ,它要正确反映人力资源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各个 方面, 在应用指标体系对不 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时 , 要符合实际差距。 2可操作性原则 。 () 要充分考虑指
次分明的分解 , 选取代表性强 、 比性好和 比较重要 可 的指标 。
根据 以上 标准 ,本 文设 置 了 以下 l 个 指 标 : 2 就
业人员 中本科 比重 ( 、 x )就业人员 中研究生 以上 比
是 多元统计分析 中降维 的一种方法 , 它不仅可 以简 化数据 , 还可探讨变量间的基本结构 , 使变量在降维
标体系中各指标定量化的可行性 以及数据来源的可 靠性 , 实用的指标体系易于获得数据 , 易于评价和比 较 。 3完备性原则 。 () 指标体系应全面地涵盖各系统 的内部关系 、 变化趋势 , 应该根据层次关 系 , 进行层
差距 , 成为影响各地 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
对各省市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 , 找出差异所在 , 对 平 衡省 区发 展差 异 , 实现 和谐 、 可持 续发 展 具有重
要意 义。
一
、
基 于 因子分 析 法的人 力资源 竞争 力
综合 评价
( ) 一 因子 分析 方 法
综合评价方法 有很 多种 , 如熵值法 、 层次分析
法、 多属性效用决策法、 模糊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 因 子 分 析等 , 中 因子 分析 法 得到最 为 广泛 的应 用 。 其 因子分析法是 主成分分析法 的推广和发展 , 也
摘要 : 中西部地 区 力资源 竞争力水平较低 , 人 主要原 因在于其政策开放滞后于东部沿海地 区。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 但
人事 管理制度 、 社会保 险等约束, 人才跨地 区流动的风险太 大。 因此, 健全人力资源 激励 约束机制 , 除体制 性障碍 破 是提 高各地 区人力资源 竞争力 的根本所在。
因子分析法 的基本步骤为 :1计算相关矩阵以 () 估计共 同度 , 若某个变量的共同度过低 , 可考虑删掉
收稿 日期 :0 1 0 一 5 2 1- 1 O
基金项 目: 河北省 统计科 学研 究计划项 目( 0 0 Z 7 2 1H 0 )
作者简介 : 李从欣 (94 )女 , 17 一 , 河北无极人 , 天津大学管理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家庄 经济学院经 济 系 师 , 究方向 为统计 学 ; 石 教 研 张再生(98 ) 男, 16一 , 山东嘉详人 , 天津大学管理 与经 济学部教授 , 士生导师 , 博 研究方向为人 力资源管理 。
・
28 ・ ຫໍສະໝຸດ 观察与思考 李从欣 , 张再生
中国区域人力资源竞 争力评价
数( 。就业人员 中本科 比重、 x: ) 就业人员中研究生
解释变异量为 7861= . 8 . / 0 5 ,第二个特征值 的解 9 2 6 释变异量为 3 3/ = . 3 . 61 0 5 ,前两个特征值累积的 0 2 2 解释变异量为 9 . 2 1 9%。一般根据特征值大于 1 0 确 定公 因子个数 , 或根据碎石图选择公因子个数 , 二者
之后更易得到解释。
重( 、 x )就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比重( ,、 x )每万人高等 学校数( 4、 X )每万人科研机构数( 、 1 x )每 0万人大 学 生 人数 ( 6、 & 占 G P比重 ( ,、 均 G P x )R D D x)人 D
( 3、 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 9、 ) )大 ( X )各地 区发明 数( , 、 x。 各地 区实用新型数( 、 ) x )各地区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