鲡状赤铁矿磁化焙烧一磁选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鲕状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特性与转化过程分析

鲕状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特性与转化过程分析

鲕状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特性与转化过程分析罗立群;陈敏;杨铖;徐俊;刘斌【摘要】以鄂西某鲕状赤铁矿为研究对象,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物料粒度等因素对磁化焙烧效果的影响,利用X线衍射(XRD)定量分析技术,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等手段,探讨鲕状赤铁矿物的磁化焙烧特性、相态转化及焙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铁鲕粒多数由粒径为1~2 μm的致密同心外形壳和10μm的多孔状、似针铁矿的小颗粒包裹而成,中间夹带有黏土状的高岭石;对含铁(TFe) 49.02%的鲕状赤铁矿,在800℃和60 min的焙烧条件下获得含铁为56.74%,铁回收率为95.54%的较优结果,物料粒度对磁化焙烧矿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当温度≤800℃时,很少发生过还原生成FeO和Fe2SiO4,但含磷与含硅矿物均有相变;当温度为900℃时,生成FeO的质量分数达23.61%,形成弱磁性的Fe3O4-FeO固熔体,不利于焙烧矿的弱磁选分离.磁化焙烧过程仅改变铁相,而鲕粒结构未变,磁化还原由表及里受扩散作用控制,与鲕粒粒径和致密度密切相关.【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6)001【总页数】8页(P6-13)【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XRD定量分析;相态变化【作者】罗立群;陈敏;杨铖;徐俊;刘斌【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TD924钢铁被称为工业的“骨骼”,铁矿是钢铁工业的支柱。

鲕状赤铁矿是我国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沉积型铁矿石,其鲕粒外形主要呈从球形至椭球形的卵石形,典型的鲕粒结构多为褐铁矿内核被具有深浅不一的棕色物质呈5~10 μm厚的同心外壳交替排列而成[1−3];因其结构复杂,铁矿物嵌布粒度极细,易泥化,而难以分选。

利用常规选矿方法得到的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不高,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4−5]。

低品位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

低品位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
第3 4卷
第 4期




Vo . 4,No 4 13 .
5 8
21 0 2年 7月
S HANGHAIM E TALS
Jl u y,2 1 02
低 品 位 赤 铁 矿 的 磁 化 焙 烧 一 磁 选 工 艺 研 究
王 强 李心 林 李秋菊 洪 新
( 上海大学钢铁冶金重点 实验室 , 上海 2 0 7 ) 0 0 2
2 3 磁 场强度 对铁 品位 的影 响 .
磁 场强度 对 精 矿 中铁 品 位 的影 响 如 图 6所 示 。在 图 中可 以看 到 , 磁场 强 度 在 10 m 5 T时 , 精
在特 定 的粒度 进 行磁 选 才会 有较 好 的分 离 效 果 。 本实 验 的磁 选 结 果 如 图 4所 示 , 磁 选 粒 度 为 当
化焙 烧- 磁选 工艺研 究 四川某 鲕状 赤 褐铁 矿 , 用 选 的矿 样粒 径 < 3mm, 得精 矿 中铁 品位 和 回收率 所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 目( 编号 :0 3 00) 56 44
作 者简介 : 王强 , , 男 主要从事低品位矿的选 矿研究 , m i wli ag 6 .O E al i e n@13 CB : kw 通讯作 者 : 洪新 , 教授 , 男, 博士生导师 ,ma : hn@ma .h .d .a E i x og l i su e u c l
7 . 8 的铁精 矿 。 62 %
【 关键词 】 赤铁矿
磁化焙烧 磁选
中低温
RES E R ℃H oN 咖
P RoCES S OF M GNEⅡ C ROAS M GNEⅡ C T.
S EPARATI oN FoR W Lo GRADE HEM ATI TE oRE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I.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任务- 研究方法和步骤II. 矿石性质分析- 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 矿石结构和形貌分析- 磁性测试和磁场强度分析III. 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磁化焙烧工艺参数的优化- 磁化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 磁化焙烧矿样的磁选试验IV. 磁选和反浮选试验研究- 磁选工艺参数的优化- 磁选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 反浮选工艺参数的优化- 反浮选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V. 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 实验结果的定量评价- 工艺流程的分析和评价- 矿石的可选性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注:磁化焙烧是将高磷鲕状赤铁矿熔剂中的磷和矿物物理结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增进磁化度的过程。

磁选是矿石将磁化处理后放入磁选机中进行磁选,磁场作用于矿石上造成离心力,进一步区分出不同性质的矿物;反浮选则是利用磁选机选出的磁性矿物质地重,通过重液分离的原理来获得矿物精矿的过程。

第一章节:引言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采已经成为国计民生中的重要领域。

其中,高磷鲕状赤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磷铁矿石,在钢铁、化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该矿石的成分复杂,存在着磁性弱、品位低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其生产成本高,降低其开采利用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高磷鲕状赤铁矿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学者的积极探索下,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逐渐成为高磷鲕状赤铁矿提高品位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工艺通过磁性的利用,降低矿石的含磷量并提高回收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

本论文旨在对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的试验研究。

研究通过分析该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设计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并结合实验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优势。

此外,本论文还深入分析了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过程中的矿物转换、磁性分离、反浮选分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铁矿反浮选研究

铁矿反浮选研究

2010届毕业论文题目: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学院名称:完成日期: 2010 年6 月5 日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Study of Magnetic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Inverse Flotation on OoliticHematite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鄂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SiO2、Al2O3、P等杂质含量高,用其生产的铁精矿很难达到冶炼要求。

根据国内外鲕状赤铁矿的研究现状,首先对鄂西赤铁矿进行了矿物工艺学研究,对原矿的地质条件、性质、物相及嵌布特性有了了解。

对鲕状赤铁矿石的化学分析可知:综合样铁品位为43.76%,磷含量为0.84%。

赤褐铁矿是选矿回收的最主要对象,而磷是主要的有害处杂质组分,矿石中的磷主要以胶磷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达97.86%。

而赤铁矿鲕粒中的胶磷矿由于与赤铁矿紧密共生,极其复杂,嵌布粒度极细,多在0.1mm以下。

选矿过程中大部分将随同赤铁矿鲕粒进入铁精矿。

在磨矿细度-0.038㎜占95%条件下对鲕状赤铁矿进行反浮选,试验条件:NaOH 750g/t,改性淀粉800g/t,石灰500g/t,起泡剂G310,浮选温度30℃,精矿铁品位48.58%,回收率仅30.28%,由此提出来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

本论文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通过对磁化焙烧温度、磁化焙烧时间、还原剂的配比等因素设计条件试验分析,确定了500克样在焙烧时间60分钟,焙烧温度750℃,还原剂11%(质量比)的最佳焙烧条件。

磨矿至-0.038mm80.54%、用永磁选机磁选的试验条件,获得了铁品位54.10%、铁回收率93.19%、磷含量0.80%的粗铁精矿的指标。

进行反浮选药剂药剂试验,得到了铁品位58.95%、铁综合回收率80%、磷含量0.50%的铁精矿,确定了最佳捕收剂,其最佳浮选药剂制度为NaOH 750g/t,淀粉 800 g/t,石灰 500g/t,RA-715 750g/t,G310 107.73g/t,浮选温度30℃。

鲕状赤铁矿提铁降铝不同工艺的对比

鲕状赤铁矿提铁降铝不同工艺的对比

9 3 . 1 6 %, A 1 2 O 含量为2 . 0 2 % 的还 原铁 产品 , 其 铁 回收 率 为 8 8 . 4 5 %, 实现 了高铝鲕 状 赤铁 矿 铝铁 的有 效分 离。
关 键词 高铝 鲕状 赤铁矿 降铝 磁 化焙烧 直接 还 原 深度 还原 磁 选
在我国湖北 、 湖南 、 贵州 、 云南 、 广西等地均有丰 富 的鲕状赤 铁 矿 , 矿石中 A 1 , O 含 量 从 百分 之几 到
十几 不等 , 而铁矿 中铝 含量 超过 3 %l l , 对 冶 炼将 产 生 一系 列 不 良影 响 。 因为 A 1 O 是 高 熔 点 酸 性 脉 石, 当高炉 炉渣 中 A 1 0 含 量超过 1 5 %时, 将 引起炉 渣 熔点升 高 、 黏度增 大 , 使 得 渣 铁 分离 困难 , 高 炉利 用 系数 降低 J 。 因此 , 一 般要 求 入 炉 原 料 A 1 O 含 量小于 2 %, 而鲕 状赤 铁 矿 中大 量 A l ¨取 代 F e ¨ 形 成类 质 同像 的结 构 , 导 致 单 体解 离 困难 , 难 以选 别 , 是 一种典 型 的难选铁 矿石 资源 。
赤铁矿降铝效果的影响 , 并对 3种工艺 的降铝效果
进行 了对 比 。
1 矿 石 性 质
1 . 1 矿石 矿相分 析
磁选工艺第 1 段颚式破碎至 一 5 m m, 第2 段对辊破
碎至 一2 m m, 2段 干 式 磁 选 磁 场 强 度 均 为 1 1 9 . 4
k A /I n。
白。基于 以上现 状 , 研 究 了磁 化焙 烧一 磁选 、 直 接还
5 0 mm, 原 矿为 一1 0 mm。磁化焙 烧一磁 选工 艺磨
矿 浓度为 6 0 . 0 %, 第 1段 磨 矿 细度 为 一0 . 0 7 4 mm

湖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磁选试验

湖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磁选试验

湖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磁选试验刘若华;孙伟;李珊梅;徐龙华【摘要】Briefly introduce the technological mineralogy of a refractory oolitic hematite in Hubei province. The experiment was reasearched on the ore of roasting temperature,dosage of reducing agent,roasting time and magnetic intensity. The result showed when the oolitic hematite of 47. 57% iron grade was separated by reducing roasting with the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850 ℃ ,dosage of 25% powdered carbon,roasting time of60 min,grinding size of 65% -0. 074 mm after quenching and magnetic intensity of 127. 39 kA/m,the grade and recovery of iron concentration could reach to 56. 75% and 79. 96% , respectively.%简介了湖北某难选鲡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对该矿石还原焙烧的合适温度、还原剂用量、焙烧时间以及磁选的合适场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铁品位为47.57%的鲕状赤铁矿在焙烧温度为850℃、碳粉用量为25%、焙烧时间为60 min、冷淬后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磁选场强为127.39 kA/m情况下,能获得铁品位为56.75%、回收率为79.96%的铁精矿产品.【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作者】刘若华;孙伟;李珊梅;徐龙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内的钢材需求不断释放,国内各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钢企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对铁精矿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难选赤褐铁矿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难选赤褐铁矿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弱磁性 氧 化 矿 物 ,SO i 和 Al o。含 量 均 在 8 ~
混 匀 、缩 分 、取 样 ,分 别 进 行 粒 度 筛 析 、 化 学 分 析 、矿 物工 艺学 研 究 和选矿 工 艺考查 试验 。试 样 制
备流程 如 图 1所示 。
1 ,泥 性物 质含 量高 。但 由于其磁 性 弱 ,常规 磁 O 选 方 法难 以选 别 。受该 市某 农 场委 托 ,对 山西 某铁 矿石进 行 选矿 可选 性 初步 考查 ,通 过对 该矿 石 的矿
张汉泉 任亚峰 管俊芳
( 武汉理 工 大学 资 源与环 境 工程 学院 ・武 汉 4 0 7 ) 3 0 0
摘 要 :对 某 含 铁 品位 为 4 、 磁性 率 ( e TF ) 为 2 7 的难 选 赤 褐铁 矿 矿 石 进 行 了 选 矿 试 验 5 F O/ e . 研 究 ,考 查 了该 矿 石 的 矿 物 工 艺 学 和 磨 矿 特 性 ,重 点 研 究 了 强 磁 选 、还 原 焙 烧 一 磁 选 分 选 情 况 ,确 定 还
t nst M a e iy gne ia i o tn tz ton r asi g
1 ‘ 言 前
粗粒 部分 用 S P一 6 0× 1 0颚 式 破 碎 机一 x S一 0 P
 ̄ s ×1 0辊式 破 碎筛分 机 破至 ~2 b o 5 z mm,然 后进 行
山西 某 铁 矿 矿 石 铁 品 位 在 4 左 右 ,主 要 为 5
Z a g Ha q a Re fn Gu nJ na g hn nun n Yae g a u fn
( c o l fRe o r e a d En i n n g n e i g S h o s u c n v r me tEn i e rn ,W u a n v r iy o c n l g ・W u a 3 0 0 o o h n U i e st f Te h o o y h n4 0 7 )

难选鲕状赤铁矿焙烧_磁选和直接还原工艺的探讨

难选鲕状赤铁矿焙烧_磁选和直接还原工艺的探讨

难选鲕状赤铁矿焙烧 磁选和直接还原工艺的探讨沈慧庭,周 波,黄晓毅,张延军,林乡伟(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针对难选鲕状赤铁矿,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磁化焙烧 磁选工艺制取铁精矿和直接还原工艺制取海绵铁,研究了还原时间、温度、还原剂用量等对两种焙烧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烟煤作还原剂,在850 时焙烧45m i n 的焙烧矿经过磁选后获得铁精矿品位达到61.60%,回收率达到96.65%的较好指标;采用直接还原在环状装料方式下还原焙烧,采用无烟煤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为还原剂,1050 时焙烧5.0h ,经过磁选得到的海绵铁的品位、金属化率和回收率可分别达到了89%、90%和85%。

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焙烧;磁选;直接还原;海绵铁中图分类号:T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6099(2008)05-0030-05Roasti ng m agnetic Separation and D irect Reductionof a Refractory Oolitic he m atite OreS H EN H ui ti n g ,Z HOU bo ,HUANG X i a o y,i Z HANG Y an jun ,LI N X iang w ei (R 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Co llege ,G uangx i University,N anning 530004,Guangx i ,China )Abst ract :Roasti n g m agnetic separation and d irect reducti o n m ethods w ere used to treat an oo litic he m atite ore under la boratory conditi o ns to produce m agnetite concentrate and sponge iron respectively .The infl u ences o f processing para m eters such as reduction ti m e ,te m perature and reductan t dosage on bo th processes w ere i n vesti g ated .The results sho w t h a,t usi n g anthracite as the reductan,t a m agnetite concentrate w ith an ir on g rade of 61.60%and a recovery o f 96.65%can be obta i n ed by m agneti c separati o n of t h e ore pre roasted at 850 for 45m i n utes .M eanw h ile ,a sponge iron w ith a grade of 89%,a m etallizati o n rate o f 90%and a recovery of 85%can be obtained fr o m the m agne tic separati o n o f ore pre reducted directly a t 1050 for 5hours w ith the m i x ture of anthracite and ca lcium carbonate as reductants .K ey w ords :oo litic he m atite ;roasti n g ;m agnetic separation ;d irect reducti o n;sponge iron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及利润,对铁精矿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国际铁矿石资源供应又非常紧张,其价格日益增长。

磁化焙烧对鲕状赤铁矿可磨性的影响

磁化焙烧对鲕状赤铁矿可磨性的影响

磁化焙烧对鲕状赤铁矿可磨性的影响李茂林;颜亚梅;吴远庆;成岚【摘要】研究了磁化焙烧条件对鄂西铁矿磨矿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度测定、可磨度测定,对比了不同焙烧条件下矿石可磨性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经焙烧处理后,矿石粒度组成中粗颗粒会增多,细颗粒会减少;焙烧产品的可磨度因焙烧条件不同而不同,按照焙烧温度、保温时间、配煤量的顺序对可磨度的影响依次减弱,最利于磨矿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2h,配煤量5%.【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鄂西铁矿;可磨性;焙烧条件【作者】李茂林;颜亚梅;吴远庆;成岚【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鲕状赤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国内外学者对其选矿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显示,鲕状赤铁矿石的焙烧除了矿石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外,还会带来可磨性的变化,黄红军等[1]在研究磁化焙烧—磁选机理时发现,赤铁矿经磁化焙烧后呈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磨矿作业;陈敏[2]在研究鄂西铁矿焙烧性能时对焙烧矿进行了可磨度测定,结果显示,焙烧后矿石较原矿更难磨。

为探索某鲕状赤铁矿石焙烧前后可磨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物料可磨度与焙烧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原矿和焙烧矿进行了物相、粒度组成、可磨性研究。

1 焙烧试验影响焙烧还原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有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和配煤量3方面,因此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3]进行设计,3因素为焙烧温度,保温时间,配煤量,3水平分别为焙烧温度:700、800、900 ℃;保温时间:1、1.5、2h;配煤量:5%、10%、15%,试验方案见表1。

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唐双华【摘要】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石中的铁品位为43.50%,其主要赋存在赤褐铁矿中,分布率离达96.38%.矿石的脉石以SiO2和Al2O3为主,含量分别为18.68%和6.54%.有害杂质硫、砷的含量低,但磷的含量高达0.91%,属于典型低硫高磷单一酸性鲕状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赤铁矿颗粒嵌布粒度较细,并与脉石紧密交生,因此试验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细磨脱泥-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进行探索,获得合格铁精矿产率55.95%,全铁品位61.56%,铁回收率78.90%,含磷0.24%.【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石;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作者】唐双华【作者单位】中冶长天矿业工程技术公司,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51我国鲕状赤铁矿资源丰富,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地[1~4]。

其中探明储量最大的是湖北省,主要集中于湖北省恩施、宜昌等鄂西地区。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含磷量较高,矿物组成和矿石结构及构造复杂,其难选最具代表性,该类铁矿石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选铁矿石。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铁矿石进行了不同的工艺研究[5~8],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此类铁矿石采用传统的选矿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选别指标。

为此,至今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没得到大规模工业开发利用。

为寻求技术经济合理的选矿工艺,开发利用该类鲕状赤铁矿石,在对鄂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矿物工艺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对此铁矿石进行了试验研究。

1.1 原矿的化学成分原矿的全元素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铁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原矿的多元素分析及铁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全铁品位为43.65%,其中,铁主要赋存在赤(褐)铁矿中,其分布率高达96.38%。

红矿(赤铁、褐铁、菱铁矿)磁化焙烧新工艺新技术

红矿(赤铁、褐铁、菱铁矿)磁化焙烧新工艺新技术

红矿(赤铁、褐铁、菱铁矿)磁化焙烧新工艺新技术一、红矿的磁化焙烧选矿技术及工程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共生矿(红矿)属于难选矿,尤其是嵌布粒度细、易泥化的矿石,常规的强磁或强磁-浮选工艺回收率和精矿品位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精矿质量较差难以满足精料冶炼的要求。

工业应用表明:磁化焙烧是一种把难选红矿变为易选磁矿的经济可行的有效法。

1、基本原理:铁是一种多价态元素,能形成几种氧化物:α-Fe2O3(赤铁矿) 、γ-Fe2O3(磁赤铁矿)、Fe3O4(磁铁矿)、FexO(浮氏体). 其中只有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是强磁性,其余是弱磁性,这取决于他们的结构和各种影响因素。

磁铁矿是一种尖晶石型的铁氧体,赤铁矿及浮氏体的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磁化焙烧是矿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相应气氛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弱磁性矿物(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菱锰铁矿及其共生矿)经磁化焙烧后,磁性显著增强,即可通过弱磁选进行有效的分离。

常用的的磁化焙烧法可分为:还原焙烧、中性焙烧、氧化焙烧、氧化还原焙烧和还原氧化焙烧。

我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工业化实施,解决了磁化焙烧工业应用方面的技术问题,通过磁化焙烧,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共生矿)转化为易选的磁铁矿,磁化率可达85~92%,弱磁选回收率可达70~85%、精矿品位61~63%,为这些难选资源的工业应用找到了一条经济、可行的新方法。

2、还原焙烧:赤铁矿、褐铁矿、高价锰矿石和铁锰矿石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与适量的还原剂相作用,就可使弱磁性的铁矿物转变为磁铁矿,同时锰矿物由高价还原为低价,常用的还原剂有C、CO、H2等。

Fe2O3+C →Fe3O4+COFe2O3+CO→Fe3O4+CO2Fe2O3+H2→Fe3O4+H2OMnO2+CO→MnO+CO2MnO2+H2→MnO+H2O褐铁矿在加热脱水后变成赤铁矿后,按上述反应还原成磁铁矿。

3、中性焙烧:菱铁矿(FeCO3)、菱镁铁矿、菱铁镁矿、等碳酸铁矿石与赤褐铁矿的共生矿在一定焙烧条件也可变成磁铁矿。

关于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的初步研究

关于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的初步研究
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生产实践研究ꎬ本文 针对磁化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煤 粉掺入配比这三个因素进行实验设计研究ꎬ讨论 它们对磁选效果的影响ꎮ 1. 1. 1 反应温度的影响
本 实 验 选 取 煤 粉 配 比 为 20% ꎬ 焙 烧 时 间 20minꎬ 磁 场 强 度 为 80KA / mꎮ 实 验 结 果 如 表 1 所示ꎮ
关键词:磁化焙烧ꎻ磁铁矿ꎻ磁选ꎻ赤铁矿 中图分类号:TD9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ꎬ钢铁工业在我国迅速 崛起ꎬ2017 年我国钢材总产量达到 10. 5 亿吨ꎬ其 中有 5000 万吨出口ꎬ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ꎮ 但是随着钢材需求量的增大ꎬ我国的富铁矿和易 选的贫铁矿储量不断下降ꎬ导致国内的钢铁行业 依赖进口铁矿的现象日趋严重[1 -3] ꎮ 但是随着进 口铁矿石价格的不断飙升ꎬ钢铁行业发展的压力 逐渐变大ꎬ为了缓解这种发展压力ꎬ现在广大科研 工作者将目标聚焦在鮞状赤铁矿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上[4 - 6] ꎮ
本实验选 取 反 应 温 度 为 700℃ ꎬ 反 应 时 间 为 15minꎬ 磁 场 强 度 为 80KA / mꎮ 实 验 结 果 如 表 3 所示ꎮ
表 3 煤粉配比对磁选效果的影响
煤粉配比% 5 10 15 20
产品 精矿 精矿 精矿 精矿
品位% 52. 36 53. 47 52. 31 53. 63
鮞状赤铁矿石因其中含有大量的云母及绿泥 石ꎬ而这些成分在 磨 矿 过 程 中 易 于 泥 化ꎬ 不 易 分 离ꎬ而且赤铁矿成分结晶不完善、粒度极细等多方 面因素导致该类型矿石用物理选矿方法不能有效 分选ꎮ 但是ꎬ该类型铁矿石储量极为丰富ꎬ占我国 铁矿资源总量的 1 / 9ꎬ而且现阶段该类型的铁矿石 资源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ꎬ它的开采和利 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7] ꎮ

赤铁矿与褐铁矿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赤铁矿与褐铁矿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2020-01-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874071,51734005)。

作者简介张强(1996—),男,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孙永升(1986—),男,教授,博士,博士生研究生导师。

总第538期2021年第4期金属矿山METAL MINE赤铁矿与褐铁矿磁化焙烧试验研究张强1,2孙永升1,2,3韩跃新1,2,3李艳军1,2高鹏1,2,3(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819;3.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摘要赤铁矿与褐铁矿是复杂难选铁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在磁化焙烧过程中赤铁矿与褐铁矿的反应行为不同。

为实现磁化焙烧过程中铁矿物物相转化的精准控制,以天然赤铁矿与褐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CO 浓度对赤铁矿单一体系、赤铁矿-褐铁矿混合矿体系和褐铁矿单一体系磁化焙烧过程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3种样品的最佳磁化焙烧温度为550℃,CO 浓度为20%、最佳磁化焙烧时间分别为12min、10min 和8min,最佳焙烧条件下,焙烧产物的磁性率分别为43.03%、42.79%和42.60%。

采用BET 分析探究了焙烧样品的表面性质,BET 分析结果表明,褐铁矿在磁化焙烧过程中因受热脱水使颗粒产生许多裂纹和孔隙,使样品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助于CO 与样品充分接触并反应,因而可以加快焙烧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赤铁矿褐铁矿磁化焙烧BET 分析中图分类号TD92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250(2021)-04-096-05DOI 10.19614/ki.jsks.202104014Study on Magnetization Roasting of Hematite and LimoniteZHANG Qiang 1,2SUN Yongsheng 1,2,3HAN Yuexin 1,2,3LI Yanjun 1,2GAO Peng 1,2,3(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China ;2.National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igh -efficient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for Refractory Iron Ore Resources ,Shenyang 110819,China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lling and Autom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China )AbstractHematite and limonite are the main iron minerals in complex refractory iron ores.The reaction behaviors ofhematite and limonite are different during magnetization roasting.In order to accurately control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iron minerals in the magnetization roasting process ,the effects of roasting temperature ,roasting time and CO concentrationon the magnetization roasting process of hematite single system ,hematiteand limonite mixed system and limonite single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roasting temperature is 550℃,the optimum roasting time is 12min ,10min and 8min respectively ,and the optimum CO concentration is 20%.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roasting products are 43.03%,42.79%and 42.60%respectively.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roasting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BET analysis.The results of BET analysis show that during the magnetization roasting process of limo⁃nite ,many cracks and pores are produced due to the dehydration of limonite particles ,which increases the poros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sample.And it is helpful for CO to fully contact and react with the sample ,so the roasting time can be shortened.Keywordshematite ,limonite ,magnetization roasting ,BET analysisSeries No.538April 2021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以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生产需求,因此提高国内复杂难选铁矿石的开发利用率至关重要[1]。

高磷鲕状赤铁矿金属化还原焙烧—磁选—熔分新工艺研究

高磷鲕状赤铁矿金属化还原焙烧—磁选—熔分新工艺研究

高磷鲕状赤铁矿金属化还原焙烧—磁选—熔分新工艺研究揭晓武;王成彦;张永禄;阮书锋【摘要】针对高磷鲕状赤铁矿中有价组元铁与杂质元素磷、硅、铝的分离难题,提出了低温选择性金属化还原—磁选—熔分处理新工艺,添加复合促进剂强化还原并促进金属铁微粒迁移、聚集、长大.研究了焙烧温度、促进剂用量、煤量、焙烧时间等条件对焙砂磨矿磁选后精矿铁品位、铁回收率及脱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铁的富集及脱杂影响显著.优化的焙烧工艺条件下,原矿加入6%促进剂、25%的煤,975℃下恒温焙烧150 min,焙砂中铁主要以单质铁呈棒条状、蠕虫状产出,利于磨矿解离;磷仍主要以磷灰石存在;焙砂经磨矿—磁选,可获得含Fe 86.77%、P 0.20%、Al2O3 1.81%、SiO2 3.86%的精矿类海绵铁粉,Fe回收率>88%;类海绵铁粉在1 550℃下熔分,可以得到含磷小于0.01%、含铁大于99%的优质铁水,全流程Fe回收率>85%,杂质磷、硅、铝脱除率>99%,实现了铁的高效回收和铁与磷、硅、铝组元的深度分离.【期刊名称】《矿冶》【年(卷),期】2018(027)005【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高磷鲕状赤铁矿;金属化还原焙烧;磁选;脱磷;熔分【作者】揭晓武;王成彦;张永禄;阮书锋【作者单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21中国的鲕状赤铁矿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安徽、江苏及内蒙等省区的高磷鲕状赤铁矿,保有储量74.45亿t,具有嵌布粒度极细,且经常与菱铁矿、鲕绿泥石和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难选的铁矿石类型之一〔1〕。

其中,发现于1959年的鄂西高磷铁矿,储量约22亿t,矿石含铁35%~50%,含磷0.4%~1%,嵌布粒度1~3 μm。

国外某赤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国外某赤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国外某赤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试验袁帅;韩跃新;李艳军;刘杰【摘要】国外某微细粒嵌布的赤铁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是铁,含量为44.08%,FeO含量仅为0.14%,主要脉石矿物成分Si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13.44%和5.80%;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矿石中99.10%的铁为赤(褐)铁.对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加工、处理矿石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给料粒度为-0.074 mm占55%,焙烧温度为560℃,CO的浓度为30%,还原时间为20 min,弱磁选给矿粒度为-0.038 mm占95%条件下处理矿石,可获得铁品位为58.29%、铁回收率为91.45%的精矿.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是实现该类型铁矿石开发利用的有效工艺.【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赤铁矿石;微细粒嵌布;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作者】袁帅;韩跃新;李艳军;刘杰【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5.7大量的研究表明,常规选矿技术无法实现弱磁性、微细粒嵌布的赤铁矿物的有效回收[1]。

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围绕微细粒嵌布的菱铁矿、褐铁矿、鲕状赤铁矿等复杂难选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选冶联合工艺成为业界的共识[2-5]。

东北大学提出的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技术可实现弱磁性难选铁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6-9]。

对国外某微细粒嵌布的赤铁矿石,试验采用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技术,研究了悬浮焙烧给矿粒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CO浓度、焙烧产品磨矿细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对产品指标的影响。

1 矿石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铁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XRD图谱结果见图1。

磁化焙烧某赤褐铁矿工艺试验研究

磁化焙烧某赤褐铁矿工艺试验研究

磁化焙烧某赤褐铁矿工艺试验研究陶恒畅(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015000)摘要:本文从某地赤铁矿选矿工艺矿物学着手,研究了赤褐铁矿的化学多元素以及铁物相与铁的赋存状态。

针对该赤褐铁矿的矿石特性,采用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对其进行试验研究,最终得到铁的品位为55.77%,回收率为84.58%的铁精矿。

试验研究表明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可有效地富集该赤褐铁矿中的铁。

关键词:赤褐铁矿工艺矿物学还原焙烧磁选Experimental study of a hematite andlimonite magnetization roasting technologyTao hengchang(Western Bayannaoer Copper Co. Ltd. 015000)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a hematite ore beneficiation process mineralogy, which takes more careful the analysi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hematite and limonite , the iron phas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F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matite and limonite ore, it applies the reduction roast-magnetic separation in the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he high-temperature reaction of the iron oxide in the roasting reduction, it is available to achieve the qualified iron concentrate with the Fe grade 55.77% and the Fe recovery 84.58%.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ron can be enriched from limonite and hematite by the reduction roasting – magnetic separation process.Keyword: Limonite and hematite Process mineralogy Roasting redu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赤褐铁矿是一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铁矿石具有工业利用价,因其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结构复杂,其选别难度较大 [1]。

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赤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等领域。

然而,我国赤铁矿储量丰富但品位较低,存在很大的开发利用难度。

因此,如何利用赤铁矿低品位资源,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赤铁矿选矿工艺主要采用磁选、浮选等方式。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低品位赤铁矿的稀土、镧、钕等元素含量较高,会影响精矿的品质;二是浮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料,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三是磁选后还需要进行浮选处理,占用大量资源。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以提高赤铁矿选矿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的可行性和优劣性,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和选择,为赤铁矿高效、经济、环保的选矿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具体来说,将进行以下工作:1.研究宣龙式赤铁矿经过磁化焙烧后的晶粒长大过程,探讨其影响因素、机理和规律。

2.研究磁选和反浮选对赤铁矿品质的影响,分析其选矿效果和工艺参数。

3.进行实验模拟和工艺优化,寻求最佳的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和参数。

益和环境效益,并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赤铁矿资源的高效、经济、环保利用,提高钢铁和冶金等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研究:对赤铁矿选矿技术和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调研和分析,了解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室条件,开展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等实验,分析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和选择。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的优劣性和经济性。

4.成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评价宣龙式赤铁矿磁化焙烧-晶粒长大-磁选-反浮选工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鲕状赤铁矿磁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鲕状赤铁矿磁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鲕状赤铁矿磁浮选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鲕状赤铁矿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铁矿石,广泛应用于钢铁、建筑等领域。

目前传统的赤铁矿选矿工艺主要采用磁选法,但该方法存在浪费原料、磁选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当前鲕状赤铁矿选矿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磁浮选是一种新兴的选矿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铁矿石的选矿中。

本研究旨在探究磁浮选在鲕状赤铁矿选矿中的应用及优化,为实现赤铁矿选矿的高效化、低成本化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
1. 研究鲕状赤铁矿磁浮选工艺优化方案;
2. 探讨磁浮选与传统磁选在鲕状赤铁矿选矿中的相对优劣;
3. 对比磁浮选与传统磁选的成本差异。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鲕状赤铁矿的性质、常用的选矿工艺以及磁浮选的原理和优势;
2. 野外调查:到达采矿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收集原始数据;
3.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模拟鲕状赤铁矿选矿的工艺流程,对比磁浮选与传统磁选的效果和成本;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磁浮选的优劣势及成本与效益。

四、预期成果
1. 确定鲕状赤铁矿磁浮选最优工艺,并制定相应策略;
2. 探究磁浮选与传统磁选在鲕状赤铁矿选矿中的优劣势;
3. 分析磁浮选与传统磁选的成本差异,为选矿企业提供经济效益参考。

五、进度安排
1. 第一周:文献调研、野外调查;
2. 第二周:实验准备、样品采集;
3. 第三周:实验进行、数据记录;
4. 第四周: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答辩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