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教学因开放而变得生动活泼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教学因开放而变得生动活泼人教版新课标
新课标指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以开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开放,充满灵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沟通人与外界的联系,获取知识和信息,拓展视野呢?下面,笔者就结合《酸的和甜的》一课谈谈值得关注的一些方面。

一、开放教学目标,让语文学习富有生机
开放教学目标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基础知识,参与语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阅读、写作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这样,学生就能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得到发展。

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朗读活动,汇报自己亲自尝试的故事,完成学习任务。

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开放学习方法,让语文学习充满活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最佳途径。

何为“好”的学习方法呢?要因人而异。

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有的学生善于概括,有的学生则长于想象;有的学生喜欢在朗读中感悟,有的学生则惯于赏词、析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我看重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整合,避免单一孤立地教学。

我让学生密切结合8幅图画来学习,在语言特定的氛围中感知课文。

我在课中设计了自由读、抽查读、集体读、泛读、细读、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感悟道理。

教学中出现的两组句子的对比,作用在于让学生感受“迫不及待、大口大口”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我用谈话的方式创设语境,让学生学着造句,从而获取交流和表达的技巧。

教学中,我还将听、说、
读与写有机结合,如课中设计的圈出小动物,画出写狐狸的句子,帮助同学写一写日记中不会写的带有反犬旁的字等,让语文课不仅多读,还多写,让语文学习充满了活力。

三、开放师生关系,让语文学习彰显人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就昭示着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而要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引导者。

我在《酸的和甜的》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在开课环节,我让学生面对出现的生字词,认识的点点头,不认识的借助拼音快速识记,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改变了课堂上学生被支配的地位,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语文学习彰显了人性。

四、开放教学资源,让语文学习融会贯通
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又能起到促进课堂师生交流的作用,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使用的有效手段。

挖掘课程资源,活化学习内容,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可以视为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资源、学生三方面的合理安排,最终实现“一体化”。

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狐狸摘葡萄的动画,展示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津津有味吃葡萄的情景,让学生明白了尝试的道理。

我还选用儿歌引路,指导学生创编儿歌,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语言形式的魅力。

开放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学生就能在融洽的氛围中毫无顾忌、畅所欲言,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生命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