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三颗枸杞豆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枸杞
..(gǒu qǐ)叶鞘.(qiào)
桦.木(huà)半晌.(shǎng)
擎.在(qíng)耳坠.(zhuì)
一摞.书(l uò)腻.味(nì)
2.读准多音字
(1)硬壳.:ké其他读音:qiào组词:地壳
(2)撒.了一路:sǎ其他读音:sā组词:撒手
(3)鲜.为人知:xiǎn其他读音:xiān组词:新鲜
(4)殷.红:yān其他读音:yīn组词:殷勤
二、重要词语
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3.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4.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5.腻味:方言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
6.凄然:书形容悲伤。
7.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很多。
8.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9.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10.凄楚:凄惨痛苦。
11.殷红:带黑的红色。
三、作家作品
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
陕西咸阳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
四、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
作者往往根据主题的表述、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具体事物,借助读者的想像和体会,来构思文章的结构,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内容丰富、含蓄、深刻。
1.文章中的三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点拨:三叔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过一些努力,但最终由于自己没有坚持、惧怕困难、缺少毅力等原因而放弃了。
现在他明白了,自己年轻时一无所成,可太晚了。
他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像“我”一样的下一代身上,希望我们能“捉住太阳”。
三叔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既是贯穿文章的线索,同时也是文章主题体现的关键,“我”也正是在三叔的影响下,才由一个“淘气鬼”而成为一名植物学家的。
2.作者为什么把三叔说成是“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
点拨:从理想是否实现角度看,三叔和夸父都是失败者,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但严格
说来,三叔与夸父又有区别:夸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因为他是在不懈地奋斗中失败的;而三叔不是英雄,他没有经过奋斗就放弃了。
3.核心图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蚱.蜢()一摞.()
颓.唐()一绺.()
腻.味()夸.父()
半晌.()擎.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探望乏味捣鬼弯弯扭扭
B.桑椹魅力红晕捏手捏脚
C.理睬烦燥诱人鲜为人知
D.半饷凄楚凝神灰心丧气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非常悲伤。
()
(2)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很多。
()
(3)(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
(4)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
4.下面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A.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B.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C.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D.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人类智慧的结晶。
5.下列句子按语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②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④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
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A.②③①④⑥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③④⑥⑤①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
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
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6.“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的含意是什么?
7.解释“五彩的宝石”的深刻含义。
8.“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句中“太阳”有什么含义?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5题。
我看到了一条河
(英)理查德·布兰森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四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
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
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
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dù)______假。
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
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前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个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
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水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但是到了最后一天,我仍然不会游泳。
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中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
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
从德文郡开车回家要12个小时。
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
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
车里又挤又闷,大家想快点儿到家。
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下车好吗?”我说。
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
“请停车!”我大叫起来。
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了路边的草地上。
我们一个个从车上下来后,温迪姑姑问:“出了什么事?”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
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
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到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了。
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蹚水走到较深的地方。
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着我的表演。
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
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
妈妈一如(jì)______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
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
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
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
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
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
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
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
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
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
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刺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
”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
我从未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湿透,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
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王悦编译,选文有改动)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dù)______假(2)一如(jì)______往
10.文章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11.文章叙述了“我”童年记忆中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12.为什么“我”对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
1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1)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刺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2)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刺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14.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15.你对文章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表达交流】
16.三叔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永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学了本课,你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了吗?请你完成下面的以“惜时”为主题的读书卡片。
惜时
内容(名句或故事)作者及出处
【体验中考】
17.(2011·山东烟台中考改编)宇璇同学出示了一幅在报纸中看到的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完成下面题目。
(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画面的内容。
(2)请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参考答案:
1. 答案:zhàluòtuíliǔnìkuāshǎng qíng
2. 解析:B项中的“捏”应为“蹑”;C项中的“燥”应为“躁”;D项中的“饷”应为“晌”。
答案:A
3. 答案:(1)凄然(2)著作等身(3)颓唐(4)魅力
4. 解析: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各项和例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
5. 答案:B
6. 解析: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理解“太阳”的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三叔喊的,要捉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太阳,在他的意识里,太阳就是时间,就是生命。
想要捉住太阳,是悔恨以前虚度光阴的一种表现。
7. 解析:从“太阳”的喻意上切入思考,进一步思考:抓住了时间将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参考答案:含义很广,可以指为人民作出的巨大的贡献,也可以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可以指多彩的生活,也可以指淡泊的生活。
8. 解析:第一个是设问句,第二个句子是回答。
这里的“太阳”喻指“我”,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很多时间,有很多希望。
参考答案:设问、暗喻。
这里的“太阳”喻指“我”,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很多时间,有很多希望。
9. 答案:(1)度(2)既
10. 解析:此句是对河面水流的描写,在记叙文里,景色描写一般是起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
烘托童年时“我”游泳的勇敢。
11. 解析:找出关键词句,用摘要法归纳。
参考答案:(1)四岁时,独自回家迷路。
(2)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
(3)回家的路上,在河里学会了游泳。
12. 解析:结合下文理解。
参考答案:因为这些事情,养成了“我”乐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13. 解析:根据文意判断作者的用意,作者要表达的是“我”的喜悦之情,而不是“我”生理上的感觉。
参考答案:(1)句表达效果好。
突出了里克学会游泳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这个句子语气上比较舒缓。
第(2)句就没有这种效果。
14. 解析:题目的含义,有表层和深层之分,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作全面的分析。
参考答案:意思是“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从引申意义上看,这条“河”其实也
是父母对子女的浓浓关爱之河,是父爱、母爱传承之“河”。
作者从这几件小事上感受到深沉的父爱、母爱,父母对儿女的“放飞”中始终有一份割不断的牵挂。
(言之有理即可)
15. 解析:可从不同角度谈。
摆出观点和理由。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1)文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可取的。
温室里长不出茁壮的松柏,父母放手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其独立精神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
(2)文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这种做法太冒险了,四五岁的孩子还没有自立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活动,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
16.答案示例:(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杂诗》其一)(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文嘉《今日歌》)
17. (1)解析:根据图片所给的信息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自称神算的先生没有算到会下雨,结果被大雨淋了,受到路人的嘲笑。
(2)解析:结合神算不神理解。
参考答案:崇尚科学,反对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