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让计算课也有滋有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教学,让计算课也有滋有味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较而言,计算无疑显得枯燥,计算的练习也更显乏味,学生常常不爱算,易算错。

因此,如何增加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关键词趣味;情境;生活化;多样化
最近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学生计算正确率很不理想,在一次复习课上,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混合运算王国里,也有男女长幼之分,其中,加和减是两位男士,乘和除是两位女士,加了括号的是长辈,没有括号的是晚辈。

男士要尊重女士,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晚辈要尊敬长辈,所以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两个人都是男士或者都是女士,就要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们听得津津入味,脸上洋溢着笑意,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看来,我编的这个故事已经强烈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准备在接下来的计算练习中大显身手。

“女士优先,男士靠边”,“尊老爱幼,中华美德”……伴随着一阵阵欢声笑语,一堂计算练习课在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较而言,计算无疑显得枯燥,计算的练习也更显乏味,学生常常不爱算,易算错。

那如何使小学数学计算课变得有滋有味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新授课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应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找准切入点,让学生跳出题目本身,自觉融入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愿、兴奋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

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混合运算王国的情境,将加减乘除和小括号等运算符号统统拟人化,贴近了生活实际。

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我们更要努力提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计算教学场景和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法则。

二、练习课中巧妙设计习题的呈现方式,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
在计算教学中,练习课起着熟练计算,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粗糙地处理一堂计算练习题,要在训练形式上多动脑筋,注意生活性、趣味性和研究性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现实生活场景激发计算的需要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呈现例题,使学生在期待中产生计算的需要。

如:“我和爸爸比计算”,“我和妈妈逛超市”……都是比较生活化的例题呈现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克服他们“厌算”的情绪,一举多得。

2.在游戏和竞赛中享受计算的乐趣
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完成练习,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享受计算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笔者特别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是简单的笔算:
0.6+0.9 7.3—0.4 3.1—1.3 2.5+3.9
学生拿到题目后,只是任务式地埋头苦算。

第二关是“擦亮眼睛,当心陷阱”:
2.8+2 4.4—4 5.5+5 9.4+6
学生拿到题目后,有的不假思索立马写上答案,有的思考片刻后小心翼翼地算起来。

出示答案后,有的学生得意地打着胜利手势,有的则高呼上当,赶紧订正。

这一关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起来,做错的学生都不敢再掉以轻心,纷纷打起了精神。

第三关是看谁填得多:
4.2+()<3.5+2.6<10—()
学生们有的静静地思考,有的小声地讨论,有的则奋笔疾书……出示答案后,有的学生兴奋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