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 . 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 .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 . 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

B .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不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C . 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对于别的鲤鱼,这真是一个奇迹。

D . 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3. (2分)以下画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①对知识的追求。

②对爱情的渴望。

③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
4. (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礼制国家的形成
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

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

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丑态。

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

刘邦答应了。

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

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

如此,诸臣“竟朝置酒,无敢谨哗失礼者”。

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痛恨儒者,然而此次机会却完全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借着此次机会,刘邦完全体会到能否建立“礼制”,将会是稳固汉朝皇权之关键。

此时也注定了汉朝儒学“国教化”的命运。

“礼制国家”的蓝图并非叔孙通发明的。

⑤那么,这个蓝图的制作人又是谁呢?
⑥从叔孙通的时代过了七八十年,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他阐述统治天下的八种纲要。

这八种大纲按顺序分别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

“礼”被安排为其首,显然便代表在司马迁的脑海里,“礼”就是汉朝之存续与建立最需要的一种原理。

甚至如其开头所宣扬,认为“礼”为“宰制万物,役使群众”的“美德”,“礼”不但是每个人个体生存的最高规范,同时也是将秩序与安宁带给整体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

这应该是司马迁将“礼”列为八纲之首的原因。

⑦在司马迁的思考中,“礼”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史记》“八书”的“礼书”,首段赞扬“礼”的重要,
第二段叙述礼制从战国时期到现在(即汉武帝)的整个过程。

接着,以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说明“礼”的意义与内容,而这部分的论述竟几乎都可在《荀子》中找到。

事实上,在没有直接摘录《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中,若我们考虑第二段所叙的,从秦朝到汉朝历代皇帝间礼制的演变是荀子逝世之后发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后有一些司马迁本人对“礼”的重要性发的感叹,司马迁关于“礼”功用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依《荀子》的内容写成。

如果《史记·礼书》中的内容能代表汉朝礼制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可以进而推论:________________。

⑧由于汉朝逐步引进礼制,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制,故礼制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不仅如此,荀子礼治论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的框架视野,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这让“礼”的重要性不因汉朝的消失而减缩,反而让中国知识分子透过不同的礼制论重新表述“礼”的重要性。

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

(1)请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③段叙述叔孙通的建议及落实情形,对此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邦意识到秩序对统治的重要,因而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

B . 前朝儒生叔孙通深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确立了礼制。

C . 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

D . 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 . 确切地说
B . 退一步说
C . 也就是说
D . 总的来说
(4)请结合前文内容,补充第⑦段末尾“推论”的内容。

(5)对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收束全文,强调荀子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

B . 感叹荀子礼治论方面贡献被人遗忘,呼唤建立现代礼制社会。

C . 呼应首段,突出荀子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意义。

D . 统摄前文,得出荀子礼治论具有超越国家和时代作用的结论。

5.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结婚礼物
[捷克]雅•哈谢克
“无论如何,”卡丽契卡说,“我们得给他们寄去点什么。


耶尼克说:“把那只花瓶送给他们吧!”卡丽契卡睁大眼睛问道:“什么花瓶?”“那只刻花的红花瓶,安娜姑姑送给我们的那一只。


“可那花瓶已经断了瓶颈啊!”“等一等!”耶尼克打开衣柜,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断了颈的刻花红花瓶放到桌上,又将另一个纸包打开,取出那节花瓶颈,将它安在瓶上。

“要是瓶颈没断就值钱了,对不对?”“是啊,真可惜!”刻花玻璃像泪血般地闪着光,贵重的花瓶寄到他们手里时已经断了颈。

“有啦,奥琳卡不是从来没见到过这只花瓶吗?咱们将花瓶装到一个小木箱里,写上一张贺婚卡。

喏,他们准会以为花瓶颈是在邮寄的路上断的。


“我们怎能这样糊弄惟一的妹妹?”“那你说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那好吧!”卡丽契卡琢磨了一会儿说,“等将来我们什么时候有了钱,再给他们补上这个礼。


奥琳卡结婚了。

“亲爱的贝比克,我真遗憾卡丽契卡他们没有来。

他们该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呀!”“他们虽然过得还不错,但也没什么剩余的。


房门轻轻开了,女仆走了进来。

太太,邮差来了,说有你们的一个小木箱。


“卡丽契卡寄来的。

”俩人同时欢呼起来。

贝比克小心翼翼地准备开小木箱,看到上面贴着的纸条上写着“小心!玻璃!”几个大字。

“先生,”女仆提醒说,“这儿还有一封信。


贝比克放下用来撬小钉的刀子,拆开信封。

来信是耶尼克写的。

亲爱的约瑟夫:
“尽管我们没来参加你们的婚礼,可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祝福你们幸福。

贝比克,我们本想来的,可是我们没有钱。

这你可别告诉奥琳卡,卡丽契卡正保着密呢。

我们想给你们送件礼物,可又没有钱,于是想出了一个小小的骗术:我们曾经收到过一只刻花的红花瓶,在邮寄的路上断了颈。

我想,寄给你们的花瓶也可以在路上碰断啊。

我便把那只断了颈的花瓶包了起来。

但忘了把断下来的瓶颈包进去。

卡丽契卡不知道这情况,否则,会羞死的。

我求求你,别生我们的气,特别是别让奥琳卡知道我们的困境和骗人的把戏。

为了卡丽契卡,我求你这样做。


贝比克读完信,思索了片刻。

“快,打开小木箱看看!”“马上,马上……”贝比克重又拿起了小刀子,可那钉子似乎总也撬不开。

“该死的钉子!”贝比克喊了声,笨手笨脚地将木箱扔到了地上。

“奥琳卡,”贝比克请求她说,“原谅我,怪我性子太急。

我先看看里面的东西碎了没有。

喏,别难过,要是摔碎了,我给你买个新的。

别哭,奥琳卡,亲爱的!”奥琳卡受了他一连串的亲吻之后,安静了下来,乖乖地上饭厅去了。

贝比克徒手打开了木箱盖,一眼看到了耶尼克用纸包着的那只没颈花瓶,上面扎着一根粉红丝带,周围塞满了刨花。

“可怜的人啊!”贝比克轻声地说。

奥琳卡得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刻花红玻璃花瓶,这是贝比克买来代替那只被他不小心摔碎的残花瓶的。

卡丽契卡得到了妹妹的一封简短的信:亲爱的、金子般可贵的卡丽契卡:你们给我寄来的花瓶是我所得到的礼物中最喜欢的一件。

我每天往它里面插鲜玫瑰,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

“小可怜的!”卡丽契卡读完信说,“她不愿告诉我们,花瓶在邮寄的路上摔断了颈子。

她心眼儿那么好。

” “谢天谢地!”耶尼克感叹了一句,脸红到了耳朵根儿。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刻花玻璃像泪血般地闪着光”,属于细节描写,既突出花瓶外表的美丽,也烘托了耶尼克他们二人的内心对花瓶断裂的心疼、遗憾。

B . 贝比克开启箱子时,一开始“钉子似乎总也撬不开”“笨手笨脚”,后来却能“徒手打开”,说明他己经开始参与这场“小小的骗术”。

C . “别让奥琳卡知道我们的困境和骗人的把戏”“为了卡丽契卡”说明耶尼克的良苦用心,也反映了卡丽契
卡既不愿让妹妹担心,也因为骗人的把戏感到羞愧。

D . 文章描写了两对夫妻之间,互相体谅对方、互相关心对方的温馨故事,引发人们反思如何处理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2)文中详细写了耶尼克写给贝比克的信,有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结婚礼物”这个题目不如“断颈花瓶”好,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呢?请说出理由。

6. (17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件绿绸衬衣①
(德)海因里希·伯尔
我完全按照人家告诉我的那样行事,没有敲门就推门走进屋去。

可是,当我突然见到一个又高又胖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时,我吃了一惊。

她那脸上有着一种难得见到的东西:美妙的色泽,健康,安详,自信。

她的眼睛的神色是冷漠的。

她站在桌子旁摘菜,身边放着一个还有吃剩的蛋糕的盘子,一只大胖猫正在蛋糕上闻来闻去。

屋子又矮又窄,空气混浊,还有一股油腥味。

我的畏缩目光在蛋糕、猫和女人健康的脸之间来回转个不停,喉咙里有一种呛人的①苦涩味,喳得我很难受。

“什么事?”她问,眼睛抬也不抬。

我用颤抖的双手打开手提包拉锁,这时脑袋碰到了低矮的门框,最后取出了我的东西:一件衬衣。

“一件衬衣,”我沙哑地说,“我想……也许…一件衬衣。


“我丈夫的衬衣足够穿十年的!”她说完这话像是出于偶然地抬起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件窸窸窣窣的柔软的绿衬衣,我看到她眼睛里突然闪现一种无法克制的欲望,心想这事已十拿九稳了。

她连手也不擦一擦,就抓起衬衣,提溜着衬衣的肩部,翻来覆去观察每一道接缝,然后含糊不清地嘟哝了一声。

我不耐烦地内心不安地看着她又去继续把洋白菜弄干净,走到灶旁掀起一口咝咝作响的锅的盖子。

一股香喷喷的热油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此时那只猫已在蛋糕上嗅了老半天,显然觉得它还不够新鲜好吃,便懒洋洋地一跳,以优美的姿态跳到椅子上,再从椅子上跳到地上,一溜烟地从我身边窜出门去。

油在沸腾,我相信听到了猪油块在盖着盖儿的锅里劈劈啪啪的蹦跳声,因为这时一段遥远往事的回忆告诉我,那是猪油,这个锅里正在炼猪油。

女人继续在削洋白菜。

有个地方,一头母牛在哞哞低叫,一辆手推车发出嘠吱嘠吱的声响,而我一直还站在门口,我的衬衣在肮脏的椅子靠背上晃悠,我那心爱的柔软的绿绸衬衣,对它的柔软我
曾向往了七年之久……
我觉得犹如站在烧得通红的炉箅子上,而沉默使我憋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要命。

蛋糕上此时己满是黑压压一片懒洋洋的苍蝇,饥饿和恶心,极其难受的恶心,合成一种呛人的苦涩味,把我的喉咙噎住了。

我开始冒汗。

我终于犹豫不决地伸手去拿衬衣。

“您,”我说,声音比方才更嘶哑了,“您……不想要?”
“您要换什么?”她连眼睛也不抬地冷冷地问。

她那灵巧的手指已把洋白菜摘干净,把菜叶收进一个漏勺,用水冲洗,然后又掀起那个正在炼油的锅的盖子,把菜叶倒了进去。

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咝咝声使我又想起往事,好像已过去一千年的往事,而我才只有二十八岁……
“喂,您要换什么?”现在她更加不耐烦地问。

可我不是商人,不,虽然我光顾过从格里内角②到克拉斯诺达尔的所有黑市。

我张口结舌:“猪油……面包……也许面粉,我想……”
这时她第一次抬起她那冷漠的蓝眼睛,冷冷地看着我,在这一刹那,我知道自己完了……今后我将永远不会再知道猪油的味道了,猪油对我将永远只是一阵令人痛苦的气味回忆……我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她的目光击中了我,洞穿了我,现在我内心空空……
她哑然失笑。

“衬衣,”她以讥笑的口吻喊道,“我能用几张面包票去换衬衣。


我从椅子上夺过衬衣,把它系在这个大喊大叫的女人的脖子上,把她像一只淹死的猫一样吊在那黑沉沉的巨大的耶稣受难像下面的钉子上,这像就挂在她头顶上的黄粉墙上……不过,我只是在想象中这样做。

实际上,我抓起我的衬衣团成一团,又把它塞进手提包,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那只猫正蹲在过道里津津有味地舔食一盘牛奶,当我走过它身旁时,它抬起头点了点,似乎要跟我打招呼,并且安慰我,在它那双模模糊糊的绿眼睛里流露出一点人性,一点无法形容的人性……可是,人家告诉过我,我要有耐心,因此我觉得应当再试一试。

先是为了回避那明朗得令人感到压抑的天空,我跑到一处不知什么地方,在奇形怪状的苹果树下越过臭水坑和啄食的鸡群,来到不远的一座古老椴树浓荫匝地的较大的农家院落。

一定是喉咙里的②苦涩味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直到最后一分钟才看到一个身材粗壮的农村小伙子坐在房前长凳上,向两匹正在吃食的马说着亲热的言语。

当他见到我的时候,就笑着从一扇打开的窗子向屋里喊道:“妈,第十八号来了。

”说罢他非常开心地拍拍自己的大腿,往烟斗里装起烟丝来,屋里回答他笑声的是一声响亮的咕咕声,一个脸膛棕红、精神饱满的女人在窗框里闪现了一秒钟,她的面孔像一块油亮亮的煎饼。

我马上转过身去,经过水坑、鸡群和嘠嘠喊叫的鹅群向后奔去。

我像疯了似的跑得飞快,手提包紧紧地央在臂下。

当我又到达村中道路时,这才放慢脚步,从半小时前登上的山上又走下去。

当我重又见到我脚下那条两边长着可爱树木的亲切的灰色蛇形公路时,松了一口气。

我的脉搏跳得更平稳了,当我坐在那条多石、荒芜、霉味弥漫的村中道路通向阳关大道的岔道口时,苦涩味减轻了。

我大汗淋漓。

蓦地,我莞尔一笑,点燃我的烟斗,从身上扯下又脏又旧、被汗水浸透的衬衣,迅速穿上凉爽柔软的绸衣,一股舒适的感觉油然而生,流过我的全身,于是一切苦涩味全都化为乌有,从我身上消失了。

我在公路上重新向火车站方向走去,内心深处升起一种憧憬,渴望见到城市贫困丑陋的面貌,因为在这张变得难看的面孔后面,我还常常看到困难中的人性。

【注释】①文章背景说明:二战中德国城市受到巨大破坏,战后许多市民到相对破坏较小的农村以物换物,换取生活必需品。

②法国北海岸一个地方。

③苏联北高加索一城市。

(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她那脸上有着一种难得见到的东西:美妙的色泽,健康,安详,自信。


②我从椅子上夺过衬衣,把它系在这个大喊大叫的女人的脖子上,把她像一只淹死的猫一样吊在那黑沉沉的巨大的耶稣受难像下面的钉子上,这像就挂在她头顶上的黄粉墙上……,
(2)分析文中两处加点词语“苦涩味”产生的原因。

①苦涩味________
②苦涩味:________
(3)小说后来又写了“我”的第二次尝试以衬衣换食物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4)小说安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请分析其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

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

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

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

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
厚曾巩为史官。

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

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

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

”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

”卒不拜。

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

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

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

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

安石使曾布疏其说。

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

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

卒,年六十二。

(《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B .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C .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D .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 .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 .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 . 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

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绘聪明能干。

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 . 杨绘很有个性。

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 . 杨绘坚持己见。

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 . 杨绘仕途坎坷。

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②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在《登高》中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________”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6高一上·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 ,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3分)(2017·白山模拟)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人际关系复杂,知心朋友难寻。

①________,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平日考虑自己过多,帮助别人太少。

②________,临时抱佛脚只会给别人以“利用”之感。

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欢迎呢?别人又怎会对他慷慨相待呢?③________,别人才会拿出真心对我们。

11. (5分)阅读下面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简述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8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互相防范,唯恐有人对自己不利,镇子里整天死气沉沉。

后来,一个老者种了一片葡萄,葡萄成熟之际,老者发出一则广告:欲买葡萄者,自行采摘,自行称重付费。

不久,镇里的人们发现,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样坏,而是值得信任的。

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事情传开后,很多人慕名前去访问,有的人甚至想要在那里常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