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抗癫痫药
龚邦 长沙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癫痫(Epilepsy)
• 反复突然发作性的CNS疾病, 主要表现为短暂的运动、感觉 可能是脑中的局部病灶内的神经元
或精神异常。一般在发作时常 同时爆发式放电并向周围扩散所致
伴有EEG(脑电波)异常
• 表现: 突然发作,意识丧失,跌倒在地,肢体阵挛性
抽搐,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障碍, 并伴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抗癫痫谱广
癫痫失神性发作(小发作)疗效比地西泮好 癫痫持续状态,作用迅速而持久 阵挛性发作、幼儿阵挛性发作也有很好效果
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久服突然停药可加剧癫痫发作, 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大发作、局限性 (首选) 苯妥英钠 三叉N痛、舌咽N痛 心律失常 卡马西平
【不良反应】
1.初期可见头昏、眩晕、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等。 2.少数人出现严重反应,如骨髓抑制, 肝损害。
苯巴比妥
[体内过程]
• 口服\肌注吸收良好,分布广泛
• 分布于体内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0%
• 脑组织内浓度最高, 可透过胎盘
• 肝内代谢, 肝药酶诱导剂
• 肾脏排泄, 易受尿PH值的影响
有异常脑电图
癫痫发作时EEG异常改变
大发作 异常棘波
小发作 3Hz异常放电
精神运动发作
抗癫痫药
流行病学研究: 我国癫痫患病率7‰,全国癫痫患者约800万之多 每年有40万新发病人 0~9岁患者38.5%,10岁到29岁年龄组近40%
大发作约占80% 病因:
非遗传因素---脑外伤、颅内炎症、中毒、肿瘤
苯巴比妥
抑制病灶异常高频放电 限制病灶放电扩散
巴比妥类
Cl-内流,超级化
苯巴比妥
【机理】 1.降低病灶兴奋性,减少异常放电 2.提高周围正常细胞兴奋阈值 【特点】 1.广谱、速效、低毒. 2.中枢抑制明显,一般不首选 【用途】 主要用于大发作及持续状态.
乙琥胺
[作用机制]
主要与T型Ca2+通道阻断有关
肝药酶诱导剂
注意:
个体差异大给药剂量“个体化”
当血药浓度控制为10mg/l 时可治疗癫痫 发作,超过20 mg/l 则可出现毒性反应,最 好能在临床血药浓度监控下给药。如与其他 药物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苯妥英钠
[作用机制]---抑制异常放电扩散
• 膜稳定作用
阻断电压依赖性Na+通道
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卡马西平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 血浆蛋白结合率75-80%,中等
N C O NH 2
• 肝内生成活性代谢产物
• t1/2 35h
• 肝药酶诱导剂,连续用药3~4 周后t1/2 可
缩短约50%
பைடு நூலகம்马西平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癫痫: 广谱,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首选 机理: 抑制Na 通道,阻止癫痫高频放电 2.治疗中枢性疼痛综合症
治疗中枢疼痛综合 征、快速性心率失 常的药理基础
对钙调素激酶系统的影响
苯妥英钠
【临床应用】
1. 抗癫痫作用: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 首选,小发作无效 2. 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3. 抗心律失常: 4. 平喘
苯妥英钠
[不良反应]
局部刺激:口服对胃肠道有刺激反应,宜饭后服用
静脉注射可发生静脉炎
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急性中毒
部分肌肉群发生短暂的休克样抽动, EEG呈爆发
无意识的运动如唇抽动,摇头等,持续30s-2min
大发作持续状态,反复抽搐,持续昏迷,危及生命
抗癫痫药
发病机制 可能是脑中的局部病灶内的神经元同时爆发式 放电并向周围扩散所致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减少或阻止复发, 预防和根治效果 较差-----终身用药 • 手术治疗
第一节 常用抗癫痫药物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亚芪胺类---卡马西平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琥珀酰亚胺类---乙琥胺
侧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苯二氮䓬类---地西泮
C
H N
C NH
苯妥英钠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慢且不规则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
O
C O
消除:肝内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肾脏排泄 <10mg/L 一级动力学消除 t1/2 约20h >10mg/L 零级动力学消除 t1/2 约20--60h
H5C2 C H3C C O
C
C N H
O
[临床应用]
仅对小发作有效, 而对其它型无效,首选用于癫痫小发作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严重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丙戊酸钠
[作用机制]
增加脑内GABA含量 具有Na+通道和T型 Ca2+通道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
广谱抗癫痫药,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物 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可能有效 对失神小发作优于乙琥胺
发育异常、出生时非顺产(产伤)
婴幼儿期发热惊厥约占50%
遗传因素、原因不明等占50%
癫痫的分型
局部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持续20-60s
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 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 ,EEG呈同步化棘波,持续30s内 (神经运动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性多棘波 意识突然丧失 ,全身强直性痉挛,继之CNS全面抑制 全身性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单纯性、大发作(首选)
三叉N痛、舌咽N痛
剂量个体化 小发作疗效差
慢性毒性 过敏反应 心血管反应
骨髓抑制
小发作疗效差
苯巴比妥 大发作、持续状态等 乙 琥 胺 小发作(首选) 丙戊酸钠 广谱: 大、小混合发作(首选)
小发作、婴儿痉挛 安全性低 疗效差 其它类型无效 肝毒性
慢性毒性反应:齿龈増生、外周神经炎、骨软化症
巨幼细胞性贫血
过敏反应: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障、肝毒

致畸反应:妊娠早期偶致畸胎
苯妥英钠
【药物相互作用】
氯霉素、异烟肼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血浓↑
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血浓↓
保泰松、磺胺类、水杨酸类、BDZ类等竞争血浆蛋 白结合部位,使苯妥英钠游离浓度↑
[不良反应]
常见一过性消化系统症状;肝损害; 致畸
苯二氮䓬类
• 常用药物: 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 • 作用机制: 特异性地与苯二氮䓬受体结合,增强 脑内GABA功能有关 • 地西泮首选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i.v.起效快、 安全性较大
• 硝西泮对失神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及幼儿阵挛性
发作效果较好
苯二氮䓬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