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成因及技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桥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成因及技术探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以道路桥梁工作为重。
当前道桥施工中通常都采用混凝土施工,因此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路桥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混凝土是按照适宜的比例将水、水泥、石子、砂等材料进行搅拌形成的混合物,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
因此对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更加明确化、细致化,包括抗压强度、变形性、耐久性等均有严格要求,但其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抗拉力不强的问题。
中国的路桥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建立于大量的混凝土结构桥梁。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卵石、砂和水混合,硬化的一种合成材料。
在混凝土骨架作用砂,石,抑制收缩的水泥,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裹着厚厚的骨料表面和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间。
在硬化水泥浆润滑,使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之后将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债券整体,但水泥和砾石和砂容易脆性材料,抗拉阻力不强,当混凝土在紧张或弯曲,将裂纹在很小的拉应力。
2、弹性不好的问题。
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质,尽管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混合高效减水剂和外加剂,强度可以达到超过100mpa。
但其弹性不好,没有能力素质,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只能自信,但不是耻辱。
所以,在桥上是大量的载荷和应力条件下的不均匀,负荷力不能驱散总是,从而导致组件通过重力、裂缝最终。
3、容易收缩变形的问题。
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的外部环境或内部结构变化,混凝土收缩也会改变。
如果不过,收缩变形,容易导致变形的约束,将会产生应力,当应力结构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产生温度裂缝。
在实际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结在硬混凝土逐渐蒸发水分子,湿度逐渐减小,混凝土体积减小,变形也较大,因为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快,慢,内部损失产生的表面上大,内敛,狭窄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的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表面张力下的混凝土。
当表面张力下的混凝土对其抗拉强度、收缩裂缝发生。
4、耐久性问题。
耐用性被认为是普通混凝土的优点,常见问题的出现在应用程序,以及加强科研力量,发现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强、弱相反。
耐用性包括三个方面,即渗透阻力、耐冻性和耐腐蚀性。
二、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温度的原因。
主要是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
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其内部也会聚集大量的热量,因难以释放而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时,内外散热情况不同,通常是外部散热较快且明显,而内部因为温度过高难以释放,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偏差,以至于内部产生很大的压应力,同时外部会有拉应力,而在初期,混凝土的抗拉性较弱,一旦温度差达到一定值时,就会有温度裂缝产生;混凝土受其自身热胀冷缩性能的影响,浇注工作结束后,在逐渐结硬时,由于温度降低冷却,其体积会有所减小,进而出现裂缝。
2、干缩的原因。
在浇注结束逐渐硬化的过程中,或在养护阶段,随着外部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水分会有所蒸发。
导致干燥收缩值增加,发生变形,而内外蒸发程度不同,变形程度也不同,最终产生干缩裂缝。
3、塑性收缩的原因。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前,即尚处于塑性状态时因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为塑性收缩裂缝。
当温度升高时,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合物的水分蒸发愈来愈多。
一旦水分蒸发速度超过泌水速度,会使得混凝土自身不断收缩,并产生一定的应力。
此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限,小于收缩应力,进而引起塑性收缩裂缝。
4、沉陷的原因。
地基土质较差,呈松软状,或因回填密实度低,在水的长期浸泡下,会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引发裂缝;模板刚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支撑底部松动或者支撑间距过大,易产生沉降。
在冬季尤为明显,支撑模板的土体多被冻结,当冻土解化后,必将有所沉降,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有裂缝产生。
三、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
1、温度引起裂缝的处理技术。
(1)首先应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一是温度控制;二是裂缝控制。
水泥的发热量不能过高,石子粒径应满足要求。
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加入一定的外加剂或抗裂剂。
(2)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应符合规定。
在配置时还可掺加粉煤灰、减水剂等。
(3)搅拌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除了确保各项材料充分搅合,还应引进新的搅拌工艺,如二次风冷工艺等。
(4)搅拌或浇筑时,应实时观察温度的变化,并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
为进一
步控制温度裂缝,也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高质纤维材料。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结构大小与温度应力紧密相关,为了方便散热,应制定明确的施工程序,并分层分块地进行浇筑。
也可在其内部设置冷却管道,缩小内外温度差距。
2、干缩引起裂缝的处理技术。
(1)材料质量要合格,选择最佳的型号。
以水泥为例,收缩量及用量都应有所控制,可使用中低热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提前设置一定的收缩缝。
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其性能。
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
(3)做好早期养护工作,尽量能将养护时间有所延长。
对于在冬季施工的工程,还应重视其保温工作,涂抹养护剂加以养护,以减少裂缝发生率。
3、塑性收缩引起裂缝的处理技术。
(1)选择材料时应注重其强度和干缩值。
如选择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等。
(2)调整水灰比,减少水的使用量,并严格控制水泥量,调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减小水灰比对随性裂缝产生的影响。
(3)在浇筑之前,保持模板及混凝土表面的潮湿,可通过洒水、覆盖湿布等方法来实现。
同时还应防止水分的蒸发,可喷洒养护剂,或用塑料薄膜包裹。
为保持适宜的温度,应及时展开温度测试。
若是大体积混凝土,需埋设有测温元件。
(4)夏季温度较高,为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尽量搭设遮阳板等。
4、沉陷引起裂缝的处理技术。
(1)若是软土地基,可采用粉喷桩加固技术或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
(2)混凝土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不能太长。
(3)模板拆除工作时应趁最佳时机开展,并制定合理的拆除顺序。
结束语
混凝土是诸多土木工程的基本建筑材料,在路桥工程建设领域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混凝土裂缝控制一直都是路桥施工的重点环节,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
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各项环节,做好各项工作的保养,保障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翁卿闽.论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2]邬福建.论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4)
[3]陈继德,金春斌.浅析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