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旅游动机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1. 旅游目标是旅游动机构成要素之一
• 2. 旅游动机是在多种心理形式所转化的旅游需要的基
础上产生的 • 3.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相关性是比较复杂的
第十页,共22页
• (二)旅游动机的特点
• 1.旅游动机的复杂性 • 第一,旅游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不对应性 • 第二,由于旅游动机具有内隐性,个体内心存在的
的评价与判断。
第二十页,共22页
• (二)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原则 • 1.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
中的清晰度。 • 措施:(1)设计、开发特点鲜明,主题与功能明确
的游旅产品。(2)在明了消费者各种需要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种旅游宣传,让旅游者明
晰该产品的特点与功能,知道它“是什么和是怎
• 3.做好市场定位,合理设计旅游目标的适宜性。
• 措施:旅游目标的适宜性,即指旅游目标设置适合 于不同消费群体、阶层的程度。所以,在目标设置 中,目标的魅力、挑战性、代价都必须与目标市场 的消费者相适宜 。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 第三,动机引导个体的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 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 (三)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动机---行为模式)
• 刺激→(优势)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
•
反馈
•
•
(人类动机——行为模式图)
第九页,共22页
• 二、旅游者动机的含义、类型
• (一) 旅游动机的含义
• 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 • 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驱动力。
第三页,共22页
• (二)旅游者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 1. 旅游者需要的含义
• 旅游者的需要,也可以称为旅游需要,是人的一般需 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是人们因对旅游行为及其意 义的缺乏而产生的旅游意向和愿望。
• 2.旅游需要的特征
• (1)对象的特殊性 • (2)对旅游行为的推动性 • (3)旅游需要的差异性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一页,共22页
第一节 旅游者的需要
• 一、旅游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 (一)需要的含义与类型
• 1.需要的含义
• 所谓需要是生活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 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
• 2.需要的类型
• (1)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 自然需要也称生理需要、本能需要,是指维持和延 续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
• (四)以人为本,创新旅游服务
第七页,共22页
第二节 旅游者的动机
• 一、旅游动机的含义与作用
• (一)动机的含义
•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指引起、发动并维持人的行 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驱动力。
• (二)动机的作用
• 第一,动机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 用。
• 第二,动机维持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 化作用。
• (4)旅游需要的变化性
第四页,共22页
• 二、旅游需要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 (一)旅游需要的一般类型 • 1.生存的需要 • 表现为生理需要与安全的需要。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上表现为:
• (1)对旅游产品基本功能的需要 • (2)对旅游产品安全性的需要
• (3)对旅游产品便利性的需要 • 2.享受的需要 • 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上表现为:
• 我们旅行是为了找寻更好的问题,而不是为了 寻找答案。我们在审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成 为别人审视的对象;我们在吸收外界文化的同 时,也被这一文化吸收着。普鲁斯特有句古老 的格言:真正探索的旅程,并不是去看新的地 方,而是用新的眼光。
第十九页,共22页
• 三、旅游者动机的激发
• (一)动机激发的理论——期望理论
动机与其表述出来的动机往往不一致 • 第三,个体在内心实际起作用的旅游动机与其本人意
识到的动机也常常不一样
• 2.旅游动机的冲突性 • 旅游者经常会面临四种动机冲突或矛盾
第十一页,共22页
• (1)双趋式动机冲突 当旅游者同时面临两种或 两种以上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而由于自身资源 条件的限制只能从中作出一种选择时,这种冲 突就会发生 。
第二页,共22页
• 社会需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 中产生的需要。
•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 物质需要是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
• 精神需要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
•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 4.旅游动机的发展性 • (三)旅游动机的类型 • 1. 探奇求知型动机(重要动机之一) • 探奇求知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好奇心和
求知欲为目的,从事具有新异性、知识性乃至冒险性 的旅游活动。
第十三页,共22页
• 案例:俄太空游生意兴隆 • 尽管目前每次太空游的费用高达2500万
美元,但显然比费用更膨胀的是人们对 太空游的好奇、向往与需求。据太快冒 险公司的总裁透露,一次广告后就有12 人报名参加太空旅行,期望在国际空间 站上度过短暂的数天时间。与此同时, 数位俄罗斯官员也表达了前往国际空间 站的愿望。不过,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 的地位而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
• (1)对产品深层审美功能的需要
• (2)对产品深厚情感功能的需要
• (3)对产品典型象征性的需要
第五页,共22页
• 3.发展的需要
• 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上表现为: • (1)对产品特殊价值与综合性能的需要 • (2)对产品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需要
• (二)现代旅游需要的特点
• 1. 旅游渐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 • 2.旅游需要中精神的因素在增加
• 3.旅游需要中的自我意识增强
• 4.旅游需要愈加丰富化
• 5.旅游需要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第六页,共22页
• 三、满足现代旅游者需要的对策
• (一)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不同 层面的需求
• (二)制定特殊性旅游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 (三)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不断 发展的精神需要
• 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存在实现预期目 标【既包括客观目标即旅游产品也包括主观目的】
的可能性,并且实现这些目标又是非常重要的
时候,他们的动机水平才会最大。用公式表示 如下:
• 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
•
M =E·V
• 期望值是指旅游者实现主客观目标之可能性大小的 判断;效价则是指旅游者对主客观目标之意义大小
• (2)双避式动机冲突 面临两种都不愉快或都不称心
的目标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 (3)趋避式动机冲突 同时面对两种截然相反 的对象或结果时产生的冲突。
• (4)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 当面临的两个目标既有
利又有弊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第十二页,共22页
• 3. 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性
• 旅游动机对个体旅游行为的指导和规定作用,必然 受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制约
• 4. 社会交往型动机
第十五页,共22页
• 社会交往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以扩大交往、沟通情 感为目的,从事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旅游活动, 以满足人们爱和归属的理由需要。
• 5. 经济型动机 • 经济型动机主要包括购物动机和商务动机。其特点:
以购买商品或从事商务活动为主要目的,引发人们 从事“捎带旅游”,满足人们功利性需要。
第十四页,共22页
• 2. 愉悦审美型动机(普遍性动机) • 愉悦审美型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求悦求
美需要为动机,从事快乐有趣、具有审美价值的旅游 活动。
• 3.健康娱乐型动机(历史最悠久动机之一)
• 健康娱乐型动机的特点:以促进身心健康或疗养为目 的,推动人们从事调节身心节律、增进身心愉悦的旅 游活动,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旅游需要
• 旅行带来的最大乐趣就是:将我所有的相信和 确定的事情统统留在家里,然后在不同的光线 下,以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完全 了解的事情。我们在旅途中学到的第一课(不 管我们是否情愿)就是我们脑海中许多自认为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往往在许多地方、
第十八页,共22页
• 其他时间并非如此。我们将价值观、信仰和新闻带 到要去的地方,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我们就是活动 的电视和报纸,是将他们从根深蒂固的局限性中带 出来的唯一频道。
第十七页,共22页
•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皮寇●爱耶尔)
•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去旅行,最 终是要找到自我。我们旅行,开拓眼界,敞开心扉, 去了解这个不能仅仅从报纸上了解到的世界。我们 轻装上阵,以我们有限的知识,去领略地球上其他 地方的富饶。我们旅行,使自己返老还童,让时间 放缓它的脚步,沉溺于其中,再一次坠入爱河。
样”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中的 清晰度,并激发旅游者的需要。 • 2.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价值评价,增加旅游 目标的魅力。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 措施:充分利用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努力 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加强 旅游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全面提高旅游 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产品魅力,提高旅游者对旅游 产品的价值评价,
• 6.信仰朝觐型动机
第十六页,共22页
• 信仰朝觐型动机的特点:以增强认同、规范行为、 调节心理为目的,推动宗教信徒暂时离开常住地 朝拜、求法、传教或参加宗教节日,满足人们宗 教情感或宗教式情感的需要。
• 7.地位象征和自我实现型动机
• 地位象征和自我实现型动机的特点:以展现自我、发 挥自我为目的,推动人们从事能够体现自我的旅游活 动,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理由需要。
• 2. 旅游动机是在多种心理形式所转化的旅游需要的基
础上产生的 • 3.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相关性是比较复杂的
第十页,共22页
• (二)旅游动机的特点
• 1.旅游动机的复杂性 • 第一,旅游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不对应性 • 第二,由于旅游动机具有内隐性,个体内心存在的
的评价与判断。
第二十页,共22页
• (二)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原则 • 1.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
中的清晰度。 • 措施:(1)设计、开发特点鲜明,主题与功能明确
的游旅产品。(2)在明了消费者各种需要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种旅游宣传,让旅游者明
晰该产品的特点与功能,知道它“是什么和是怎
• 3.做好市场定位,合理设计旅游目标的适宜性。
• 措施:旅游目标的适宜性,即指旅游目标设置适合 于不同消费群体、阶层的程度。所以,在目标设置 中,目标的魅力、挑战性、代价都必须与目标市场 的消费者相适宜 。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 第三,动机引导个体的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 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 (三)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动机---行为模式)
• 刺激→(优势)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
•
反馈
•
•
(人类动机——行为模式图)
第九页,共22页
• 二、旅游者动机的含义、类型
• (一) 旅游动机的含义
• 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 • 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驱动力。
第三页,共22页
• (二)旅游者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 1. 旅游者需要的含义
• 旅游者的需要,也可以称为旅游需要,是人的一般需 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是人们因对旅游行为及其意 义的缺乏而产生的旅游意向和愿望。
• 2.旅游需要的特征
• (1)对象的特殊性 • (2)对旅游行为的推动性 • (3)旅游需要的差异性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一页,共22页
第一节 旅游者的需要
• 一、旅游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 (一)需要的含义与类型
• 1.需要的含义
• 所谓需要是生活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 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
• 2.需要的类型
• (1)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 自然需要也称生理需要、本能需要,是指维持和延 续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
• (四)以人为本,创新旅游服务
第七页,共22页
第二节 旅游者的动机
• 一、旅游动机的含义与作用
• (一)动机的含义
•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指引起、发动并维持人的行 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驱动力。
• (二)动机的作用
• 第一,动机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 用。
• 第二,动机维持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 化作用。
• (4)旅游需要的变化性
第四页,共22页
• 二、旅游需要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 (一)旅游需要的一般类型 • 1.生存的需要 • 表现为生理需要与安全的需要。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上表现为:
• (1)对旅游产品基本功能的需要 • (2)对旅游产品安全性的需要
• (3)对旅游产品便利性的需要 • 2.享受的需要 • 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上表现为:
• 我们旅行是为了找寻更好的问题,而不是为了 寻找答案。我们在审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成 为别人审视的对象;我们在吸收外界文化的同 时,也被这一文化吸收着。普鲁斯特有句古老 的格言:真正探索的旅程,并不是去看新的地 方,而是用新的眼光。
第十九页,共22页
• 三、旅游者动机的激发
• (一)动机激发的理论——期望理论
动机与其表述出来的动机往往不一致 • 第三,个体在内心实际起作用的旅游动机与其本人意
识到的动机也常常不一样
• 2.旅游动机的冲突性 • 旅游者经常会面临四种动机冲突或矛盾
第十一页,共22页
• (1)双趋式动机冲突 当旅游者同时面临两种或 两种以上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而由于自身资源 条件的限制只能从中作出一种选择时,这种冲 突就会发生 。
第二页,共22页
• 社会需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 中产生的需要。
•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 物质需要是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
• 精神需要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
•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 4.旅游动机的发展性 • (三)旅游动机的类型 • 1. 探奇求知型动机(重要动机之一) • 探奇求知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好奇心和
求知欲为目的,从事具有新异性、知识性乃至冒险性 的旅游活动。
第十三页,共22页
• 案例:俄太空游生意兴隆 • 尽管目前每次太空游的费用高达2500万
美元,但显然比费用更膨胀的是人们对 太空游的好奇、向往与需求。据太快冒 险公司的总裁透露,一次广告后就有12 人报名参加太空旅行,期望在国际空间 站上度过短暂的数天时间。与此同时, 数位俄罗斯官员也表达了前往国际空间 站的愿望。不过,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 的地位而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
• (1)对产品深层审美功能的需要
• (2)对产品深厚情感功能的需要
• (3)对产品典型象征性的需要
第五页,共22页
• 3.发展的需要
• 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上表现为: • (1)对产品特殊价值与综合性能的需要 • (2)对产品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需要
• (二)现代旅游需要的特点
• 1. 旅游渐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 • 2.旅游需要中精神的因素在增加
• 3.旅游需要中的自我意识增强
• 4.旅游需要愈加丰富化
• 5.旅游需要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第六页,共22页
• 三、满足现代旅游者需要的对策
• (一)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不同 层面的需求
• (二)制定特殊性旅游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 (三)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不断 发展的精神需要
• 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存在实现预期目 标【既包括客观目标即旅游产品也包括主观目的】
的可能性,并且实现这些目标又是非常重要的
时候,他们的动机水平才会最大。用公式表示 如下:
• 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
•
M =E·V
• 期望值是指旅游者实现主客观目标之可能性大小的 判断;效价则是指旅游者对主客观目标之意义大小
• (2)双避式动机冲突 面临两种都不愉快或都不称心
的目标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 (3)趋避式动机冲突 同时面对两种截然相反 的对象或结果时产生的冲突。
• (4)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 当面临的两个目标既有
利又有弊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第十二页,共22页
• 3. 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性
• 旅游动机对个体旅游行为的指导和规定作用,必然 受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制约
• 4. 社会交往型动机
第十五页,共22页
• 社会交往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以扩大交往、沟通情 感为目的,从事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旅游活动, 以满足人们爱和归属的理由需要。
• 5. 经济型动机 • 经济型动机主要包括购物动机和商务动机。其特点:
以购买商品或从事商务活动为主要目的,引发人们 从事“捎带旅游”,满足人们功利性需要。
第十四页,共22页
• 2. 愉悦审美型动机(普遍性动机) • 愉悦审美型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求悦求
美需要为动机,从事快乐有趣、具有审美价值的旅游 活动。
• 3.健康娱乐型动机(历史最悠久动机之一)
• 健康娱乐型动机的特点:以促进身心健康或疗养为目 的,推动人们从事调节身心节律、增进身心愉悦的旅 游活动,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旅游需要
• 旅行带来的最大乐趣就是:将我所有的相信和 确定的事情统统留在家里,然后在不同的光线 下,以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完全 了解的事情。我们在旅途中学到的第一课(不 管我们是否情愿)就是我们脑海中许多自认为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往往在许多地方、
第十八页,共22页
• 其他时间并非如此。我们将价值观、信仰和新闻带 到要去的地方,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我们就是活动 的电视和报纸,是将他们从根深蒂固的局限性中带 出来的唯一频道。
第十七页,共22页
•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皮寇●爱耶尔)
•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去旅行,最 终是要找到自我。我们旅行,开拓眼界,敞开心扉, 去了解这个不能仅仅从报纸上了解到的世界。我们 轻装上阵,以我们有限的知识,去领略地球上其他 地方的富饶。我们旅行,使自己返老还童,让时间 放缓它的脚步,沉溺于其中,再一次坠入爱河。
样”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中的 清晰度,并激发旅游者的需要。 • 2.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价值评价,增加旅游 目标的魅力。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 措施:充分利用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努力 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加强 旅游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全面提高旅游 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产品魅力,提高旅游者对旅游 产品的价值评价,
• 6.信仰朝觐型动机
第十六页,共22页
• 信仰朝觐型动机的特点:以增强认同、规范行为、 调节心理为目的,推动宗教信徒暂时离开常住地 朝拜、求法、传教或参加宗教节日,满足人们宗 教情感或宗教式情感的需要。
• 7.地位象征和自我实现型动机
• 地位象征和自我实现型动机的特点:以展现自我、发 挥自我为目的,推动人们从事能够体现自我的旅游活 动,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理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