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2章 6LoWPAN协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3 6LoWPAN网络面临的问题 由于基于IEEE 802.15.4 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具有的固有网络特性,使得完整的 IPv6 协议栈不能直接架构在基于 IEEE 802.15.4 标准的底层上,在实现基于6LoWPAN技术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将会面临以下问题: IPv6地址的获得:即符合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如何获取唯一的 IPv6地址并进行维护和管理。 最大传输单元MTU:IPv6数据帧要求具有1280字节的MTU,而IEEE 802.15.4的数据链 路层除去自身开销后能够为网络层提供的最大有效负载只有102字节,因此有必要在 IEEE802.15.4 的MAC层和IPv6 网络层之间加入一个适配层,对二者的差异进行适配。 轻量级的IPv6协议:IPv6 协议本身具有很多子协议,而有些协议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应该针对 IEEE802.15.4 的特性保留或者改进必需的功能协议,而 对于冗余的协议要进行裁剪,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功耗、成本、存储空间等方面的严格 要求。 报头头部压缩:IPv6 数据报的基本报头部分有40字节大小,固定的报头部分占据了 IPv6数据报很大的空间,而且如果考虑后续的扩展报头、UDP 或者 TCP 传输层的报头等, IPv6的有效负载将十分有限。 合适路由机制:IPv6 网络中使用的路由协议大体分为两种:基于距离矢量或者是基于 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
分片报头每个字段代表的含义如下: LF:链路分片标志位,占2位。 M:网状寻址字段标志位,占1位,若此位置为1,则适配层报头后紧随着网状寻址字段。 B:广播标志位,占1位,若此位置为1,则适配层报头后紧随着的是广播字段。 datagram_size:负载报文的长度,占11位,所以支持的最大负载报文长度为2048字节, 可以满足IPv6报文在IEEE 802.15.4上传输的1280字节MTU的要求。 datagram_tag:分片标识符,占9位,同一个负载报文的所有分片的datagram_tag字段应 该相同。 fragment_offset:报文分片偏移,8 bits。该字段只出现在第二个以及后继分片中,指出 后继分片中的payload相对于原负载报文的头部的偏移。 12.3.5 适配层报头压缩 IPv6数据报首部长达40字节,而UDP首部也有8字节大小,这种首部格式减少了MAC层 传输IPv6有效负载的长度,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对其进行头部压缩十分必要。 128位的IPv6地址由64位前缀加上64位接口ID构成。64位前缀代表子网,后64位接口ID 代表某一个特定的网络接口,并且这个ID在子网内必须是唯一的。在6LoWPAN体系中,后 64位ID往往是直接从链路层地址获得的,这个地址在出厂时是唯一的。同时,6LoWPAN中 所有的节点都共享相同的子网前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子网内的单播地址,无论是源 地址还是目的地址,都可以在IPv6的报头中省略。
4.网络路由方式选择 互联网中的路由功能是由网络层提供的,目的是使下层协议能够专注于完成链路层传 输的功能。 5.无状态自动配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网络,传感器节点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会自动完成配置 和组网功能。
12.3 6LoWPAN适配层技术
12.3.1 6LoWPAN协议栈 6LoWPAN协议的物理层和MAC层采用IEEE 802.15.4标准,适配层是6LoWPAN的主要 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有:压缩、分片与重组、Mesh路由。网络层采用IPv6协议,传输层采 用TCP或UDP,应用层采用现在通用的Socket编程接口。 12.3.2 适配层基本功能 图中给出了6LoWPAN协议栈与TCP/IP协议栈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6LoWPAN协议 栈中的适配层是位于MAC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一层,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2.2.4 6LoWPAN网络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基于 6LoWPAN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面临的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 作。 1.IPv6 协议栈的裁剪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都是低功耗、低速率、低存储空间的嵌入式微型节点,为了 使这些节点能够与互联网上的节点进行直接通信,部署在这些节点上的网络协议必须与IP网 络的协议和功能相兼容。需要对 IPv6 协议进行裁剪,只保留那些必需的功能集合。同时, 网络协议栈的设计必须是与应用无关的,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之间可以相 互通信。随着IPv6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设计出微型的IPv6协议栈来适应传统无线传感器节点 资源受限的特殊情况。 2.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 IPv6数据报从网络层交付给链路层的过程中,协议栈需要分割IPv6数据报,即使用数据 报分片和重组技术,这里需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保证分片后的数据报的顺序不能被 打乱,可以在接收端重组成原来的 IPv6 数据报递交给网络层;二是分片后的小数据报片如 果在传输中丢失,是对丢失的数据报进行重传还是重传整个IPv6数据报。 3.数据报首部压缩 对于低速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承载完整的 IPv6 数据报报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
12.2.2 6LoWPAN网络的关键技术 对于IPv6和IEEE 805.15.4结合的关键技术,6LoWPAN工作组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讨论, 目前在IEEE 802.15.4上实现传输IPv6数据包的关键技术如下: IPv6和IEEE 802.15.4的协调:IEEE802.15.4标准定义的最大帧长度是127字节,MAC头 部最大长度为25字节,剩余的MAC载荷最大长度为102 字节。IEEE 802.15.4帧不能封装完整 的IPv6数据包,因此,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在网络层与MAC层之间引入适配层, 用来完成分片和重组的功能。 地址配置和地址管理:IPv6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相对于有状态自动配置来说,配 置所需开销比较小,这正适合LR-WPAN设备特点。同时,由于LR-WPAN设备可能大量、密 集地分布在人员比较难以到达的地方,实现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则更加重要。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技术对LR-WPAN网络很关键。由于网络规模大,而一些设备的分 布地点又是人员所不能到达的,因此LR-WPAN网络应该具有自愈能力,要求LR-WPAN的网 络管理技术能够在很低的开销下管理高度密集分布的设备。由 安全问题:由于使用安全机制需要额外的处理和带宽资源,并不适合LR-WPAN设备, 而IEEE802.15.4在链路层提供的AES安全机制又相对宽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寻找一种 适合LR-WPAN的安全机制就成为6LoWPAN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12章 6LoWPAN协议
12.1 6LoWPAN概述 12.2 6LoWPAN网络体系结构 12.3 6LoWPAN适配层技术 12.4 RPL路由协议 12.5 CoAP协议 12.6 6LoWPAN网络举例
12.1 6LoWPAN概述
6LoWPAN是基于IPv6技术的低速无线个域网络的简称。基于6LoWPAN协议的无线传感 器网络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12.3.3 适配层数据帧结构 与IPv6协议类似,6LoWPAN适配层利用了头栈,只有在需要时才添加报头。6LoWPAN 支持三种报头:网状寻址报头、分片报头、IPv6报头压缩报头,如果这三种报头都有,就按 这个顺序来封装。
12.3.4 适配层分片和重组 当IPv6报文长度小于IEEE 802.15.4 MAC 层的最大传输负载时,数据报可以直接传输不 需要进行分片,这时可以采用不分片的数据帧格式。
12.2 6LoWPAN网络体系结构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许多独立的6LoWPAN网络接入到互联网组成,每个 6LoWPAN 网络都由底层基于 IEEE 802.15.4 标准而网络层采用 IPv6 协议的无线传感器节点 组成。这些节点分为简单功能节点(Reduced Function Nodes)和全功能节点(Full Function Nodes),简单功能节点只具有数据采集的功能,而全功能节点除了可以采集数据外还具有为 其他节点提供路由中继的功能。
6LoWPAN 适配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分片和重组:IPv6协议所规定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为1280字节,而基于 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有效载荷远小于这个数值,适配层首先要对 IPv6数据报进行透明的链路层分片和重组。 组播支持:组播在IPv6 协议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IPv6 中邻居发现协议的很多功 能都是利用组播来实现的。 头部压缩:要实现在IEEE 802.15.4的MAC层上传输IPv6的最大传输单元,除了要利用 适配层的分片和重组功能来传输大于102字节的IP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文外,还需要采用相应的报文头部压 缩技术对 IPv6 数据报进行头部压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传输效率。 网络拓扑构建和地址分配:IEEE 802.15.4规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但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并不负责网络拓扑建立和拓扑结构维护的工作,因此维护拓扑 结构的工作必须要让适配层来完成。 MAC层路由:IEEE 802.15.4标准并没有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义MAC层多跳路由。适配 层需要在现有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目前可以采用RPL路由协议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 络的特点。
不分片数据帧格式的各个字段含义如下: LF:链路层分片标记,占2位。此处应为00,表示使用不分片报头格式。 Prot_type:协议类型,占8位,指出紧随在报头后的报文类型。 M:网状寻址字段标志位,占1位。若此位置为1,则适配层报头后紧随着的是网状寻址 字段。 B:广播标志位,占1位,若此位置为1,则适配层报头后紧随着的是广播字段。 RSV:保留字段,全部置为0。 如果IPv6报文长度大于IEEE 802.15.4 MAC层的最大传输负载,就要对IPv6数据报进行 分片操作,这时应该采用分片的数据帧格式。
每个6LoWPAN网络内包含一个或者多个边界路由器,所有 6LoWPAN网络内节点的 IPv6地址前缀是通过边界路由器进行广播获得的。边界路由器还完成节点注册和容错处理等 功能,使得6LoWPAN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实现6LoWPAN网络之间的自由漫游和移动。
12.2.1 6LoWPAN网络的优势 6LoWPAN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在IPv6网络层和MAC层之间加入一个适配层,以提供对 IPv6必要的支持。IPv6技术相对于ZigBee技术等其他技术而言,具有如下的优势: 普及性:IP网络应用广泛,深入人心,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的IPv6,也在加速其 普及的步伐,在LR-WPAN网络中使用IPv6更易于被接受。 适用性:IP网络协议栈架构受到了广泛的认可,LR-WPAN网络完全可以基于此架构进 行简单、有效的开发。 开放性:IP协议是开放性协议,不牵扯复杂的产权问题,这是6LoWPAN技术相对于 ZigBee技术的优势。 更多地址空间:IPv6应用于LR-WPAN最大的亮点就是庞大的地址空间,这恰恰满足了 部署大规模、高密度LR-WPAN网络设备的需要。 支持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IPv6中当节点启动时,可以自动读取MAC地址,并根据相 关规则配置好所需的IPv6地址。这个特性对LR-WPAN网络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在 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对LR-WPAN节点配置用户界面,节点必须具备自动配置功能。 易接入:LR-WPAN使用IPv6技术,使其更易于接入其他基于IP技术的网络,包括下一 代互连网,使其可以充分利用IP网络的技术进行发展。 易开发:目前基于IPv6的许多技术已比较成熟,并被广泛接受,针对LR-WPAN的特性 对这些技术进行适当的精简和取舍,简化了协议开发的过程。
(1) 支持64位或者16位的IEEE 802.15.4地址,节点可以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获取合法的 IPv6地址,无需进行人工配置。
(2) 在IP网络层之下设置适配层,进行IP数据报分割和重组,使得物理层可以分段地传 输IPv6数据报,满足IPv6对最大传输单元MTU的要求。
(3) 高效、无状态的报头压缩,能显著减少报头开销,提高传输效率。 (4) 使用邻居发现技术实现网络自组。 (5) 支持单播、多播和组播功能。 (6) 支持网络层路由和链路层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