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雁过拔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疯狂的“雁过拔毛”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08期
在湖南省宁乡县采访时,多位干部向记者提到一位吃拿卡要出了名的村支书。
当地纪委调查发现,这位名叫刘鑫高的资福乡河泉村原党支部书记,不仅在危房改造资金上打主意,向危房改造户索要好处费,甚至连贫困生微薄的助学金也不放过。
“经过刘鑫高的手,河泉村一位贫困生从团县委申请获得了1400元助学金,却被他抽走400元作为感谢费。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仓谷,基层干部的形象就是被这样的人搞坏的。
”宁乡县一位干部说。
在湖南长沙城区采访时,一些市民向记者抱怨,有些惠民政策明明白纸黑字,但就是落不到实处,尤其一些惠民资金的去向经常不明不白。
开福区纪委就查处了一起截留困难群众补贴的典型案例,湘雅路文昌阁社区残疾人易某某的燃油补贴费共4.8万余元迟迟不到位,竟然是被社区党委原书记陈玉香、原居委会主任夏意玲私下截留,并挪作他用了。
在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复生桥村,村干部孔某在担任计生专干、党总支委员期间,就利用协助镇政府开展计生工作的职务便利,伙同时任村党总支书记龙某,将14户违法生育户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共计10.5万元截留私分。
记者调研发现,在征地拆迁、涉农惠民资金、医疗卫生、农村“三资”管理、村级工程建设等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呈现出易发、多发的突出特点。
仅在长沙市一个郊区县,2015年1月至10月,当地县纪委就立案查处此类腐败问题37件次,占全部案件数的35%,处分党员干部37人。
“雁过拔毛”式腐败,本质也是老百姓身边的权力寻租、权力变现(编者注:问题实质)。
长江上游一码头负责人抱怨说,建码头是一件耗财力、人力和精力的事情,他几年前申报建码头,资金已经花了几百万元,但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没有拿到。
“涉及的部门众多,这些部门都需要去走动,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在申报环节被卡。
甚至一些没有审批权的街道、社区,也会找上门来,以安全、稳定等理由制造麻烦,实际上就是让你去走动,你不去意思意思,就别想顺利开工。
”这位负责人说。
“至少30%!没有这个数,你想都别想,项目再好也轮不到你。
”在长沙一间茶楼内,一位与记者相熟的科技咨询公司老总竖起三个手指,他的意思是说,一家企业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各类补贴和扶持资金,至少要拿出3成资金当做打点成本。
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认为,在一些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之所以易发、多发,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基层“天高皇帝远”,很多群众对政策不熟悉,导致一些
干部肆意妄为;二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一些腐败苗头没有及时浇灭;三是基层组织羸弱,往往“无米下炊”、没钱办事,一些基层干部“跑局钱进”的冲动强烈。
基层干部认为,“雁过拔毛”式腐败涉及金额虽然不大,但是由于其直接危害到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贻害无穷,必须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
傅学俭认为,不管是基层行政部门,还是乡镇村组,权力暗箱操作、封闭运行都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提高信息公开力度,防止基层权力暗箱操作。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