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EG-1数字存储媒体的活动图像和伴音编码标准
MPEG-1的正式名称是“信息技术——用于数据速率高达大约1.5 Mbit/s的数字存储媒体的活动图像和伴音编码(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1992年成为正式标准,标准号ISO/IEC 11172。
MPEG-1由五
个部分及若干勘误组成
第1部分:系统(Part 1: Systems )
Title: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Part 1: System
速率在1.5Mbps以内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标准MPEG-1 第一部分系统编码
· ISO/IEC 11172-1:1993/Cor 1:1996 第1部分勘误1,1996年
· ISO/IEC 11172-1:1993/Cor 2:1999 第1部分勘误2,1999年
第2部分:视频(Part 2: Video )
Title: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Part 2: Video
速率在1.5Mbps以内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标准MPEG-1 第二部
分视频编码
· ISO/IEC 11172-2:1993/Cor 1:1996 第2部分勘误1,1996年
· ISO/IEC 11172-2:1993/Cor 2:1999 第2部分勘误2,1999年
第3部分:音频( Part 3: Audio)就是大名鼎鼎的MP3标准)
Title: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Part 3: Audio
速率在1.5Mbps以内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标准MPEG-1 第三部
分音频编码
· IS O/IEC 11172-3:1993/Cor 1:1996 第3部分勘误1,1996年第4部分:依从性测试(Part 4: Compliance testing )
Title: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Part 4:Compliance testing
速率在1.5Mbps以内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标准MPEG-1 第四部
分一致性测试
· ISO/IEC 11172-4:1995
第5部分:软件仿真( Part 5: Software simulation)
Title: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Part 5: Software simulation
速率在1.5Mbps以内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标准MPEG-1 第五部
分软件模拟
· ISO/IEC TR 11172-5:1998
附录: A\B\C\D\C\F\G
第1部分“系统”涉及了数据流组合的问题。
数据流从符合MPEG-1标准的视频和音频组件出来,携带着定时信息,需要将这些数据流组合,形成一个单一的数据流(如图09-03-1所示)。
这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因为一旦组合成一个单一的流,数据才能适合数字储存或传输。
图09-03-1 ISO/IEC 11172解码器原型
第2部分“视频”规定了一种编码的表示,可用于将625行和525行两种视频序列压缩成大约1.5Mbps位率。
第2部分开发主要用于操作存储介质,这些介质提供大约1.5Mbps连续传输速率。
当然,也可更广泛地使用第2部分,因为它采用的是通用的方法。
采用了一系列技术以达到高压缩比率。
首先是为信号选择一个合适的空域分辨率。
然后,算法使用基于块的运动补偿以降低时域冗余。
运动补偿用于从前一图片对当前图片的因果预测,从未来图片对当前图片的非因果预测,或从过去和未来图片进行内插预测。
通过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消除空域相关,差分信号(即预测误差)得到进一步压缩,然后被量化。
最后,运动矢量与DCT信息组合,并使用变长度码编码。
对标准中使用的几种主要图片类型(sequence, group of pictures, picture, slice, macroblock, and block。
即序列,图片组,图片,片,宏块,以及块),图09-03-2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组合。
图09-03-2 时域图片结构例
第3部分“音频”规定了一种可以用于压缩音频序列(包括单声和立体声两种)的编码表示。
图09-03-3示意了其算法。
输入的音频样本被送到编码器。
映射处理(mapping)对输入音频流产生滤波和子抽样。
心理模块(psychoacoustic model)产生一系列数据,控制量化器(quantiser)和编码(coding)。
量化器和编码将被映射的输入样本生成编码的符号序列。
“帧包装(frame packing)”
模块将其他模块输出的数据,并在必要的时候,还加上其他信息(例如,错误校正),装配成一个实际的位流。
图09-03-3 音频压缩
第4部分“依从测试”详细说明如何测试比特数据流和解码器是否满足MPEG-1前三个部分(Part1,2和3)中所规定的要求。
这些测试可像下面那样使用:
∙编码器制造商和用户,验证编码器是否产生合理的位流。
∙解码器制造商和用户,验证解码器是否满足第1、2和3 部分关于解码器能力规定的要求。
∙应用,验证所得到的位流特性是否满足该应用要求。
例如已编码的图片尺寸是否超过该应用允许的最大值。
第5部分“软件仿真”从技术上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技术报告,给出了用软件实现MPEG-1标准前三个部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