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塘捕鱼【《车塘捕鱼》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塘捕鱼【《车塘捕鱼》之一】
一、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描写江南风情的散文(选学课文)。
文章以农家孩子的视角,用朴实风趣的笔调,真实地叙述了水乡车塘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习俗、农民的勤劳淳朴和集体劳动的乐趣。
文章以总引开头,先写车塘,后写捕鱼,适于完成单元训练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2.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引出“车塘捕鱼”。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车塘。
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装车、架架子到车水,完整地写了车塘的情形。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捕鱼。
先写大人捉鱼,后写孩子“扫荡”。
文中写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为、配合默契的劳动场面以及塘水车干后各类鱼的表现,写得妙趣横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能借助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3.感受农民在车塘捕鱼中的情趣以及劳动中配合默契、勇为集体做事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近排了哪些材料来写“车塘捕鱼”。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有条件地简要叙述“车塘捕鱼”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木制水车”挂图,词语卡片,抄有“车”字的6种解释的小黑板或相应的投影仪(片)。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喜欢捕鱼吗?你知道有哪些捕鱼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水乡去领略一番“车塘捕鱼”的乐趣。
(板书课题)
学生读“车塘捕鱼”。
这里的“车”不是名词,是什么意思呢?请在出示的6种“车”的意思中选择一个(指“用水车打水”);那么课题“车塘捕鱼”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车打水把鱼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鱼。
]
接着出示水车图,认识就是这种水车可以用来车水、捕鱼。
过去农村里用这种农具车水浇地、抗旱,也用它车水排涝。
2.初读课文。
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学生字词语,划出不懂的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读课文。
评议是否读准、读通。
(2)检查生字新词。
是否读准生字,如翘舌音:蛳(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鲢(lián)铅(qiān)后鼻音:订(dìng)拎(līn)蚌(bàng)。
是否理解“车塘、规矩、额外、寒噤、豪爽、扫荡”等词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塘”?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捕鱼”?并按事情发展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1自然段是总引,分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车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鱼”(第三段)。
]
(2)让学生在课文中标上分段符号:“||”
5.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最后一句“不过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讨论“不过最有趣的要算车塘捕鱼了”这句话的作用,先同桌议议,再全班讨论。
(3)反馈、小结。
捕鱼、钓虾、摸螺蛳都是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事。
“不过……”一句,是全文的总起。
引出下文——“车塘”与“捕鱼”。
6.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段。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分步学习。
(1)按照“车塘”的先后顺序:这一段写了哪几个过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先4人小组议,再全班讨论。
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堵住进水脱得精光
车塘装水车架车架喝酒驱寒
车塘水跳入塘中
装好架子
(3)简述“车塘”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说(评议)自由练习说、同桌互说、指名优秀生说、鼓励后进生说,评议时充分肯定,提出希望。
(表示先后顺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着……最后……”。
还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让学生自己简单复述阿大、阿土架车架的过程。
)
(4)第6自然段,鱼的挣扎姿态写得极为生动,可用引读法训练读,教师问:什么鱼?学生读各种鱼的姿态。
7.学习第三段(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想一想:捕鱼过程可分几层意思,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用引读法读课文。
教师读大人捉鱼,学生读小孩“扫荡”,体会捕鱼的乐趣。
(3)学生说说捕鱼的乐趣。
(读读有关句子)
8.完成课后作业3,比较写法的不同。
先讨论,后评议,最后完成作业。
《车塘捕鱼》教学设计之一由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