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超低排放中的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超 低 排放 ; C E MS 监测 ; 设 计
引言
表 1原 C E MS 装 置
近年 来 , 我 国雾 霾 天 气频 发 , 大 气 污染 物 排 放形 式 日趋 严 峻 。 同 时, 相关 环 保 政 策 明确 新 建 、 在 建 火 电机 组 必 须 采 用 烟 气 清 洁 排 放 技 术 ,达 到 燃 气 轮 机 组 排 放 标 准 要 求 ( 烟 尘< 5 m g / N m , S O 2 < 3 5 m g / N m 3 , N O x < 5 0 m g / N m ) 。随着 环保 要 求 的升 级 , 也对 烟气 连 续 监 测 系 统 的测量精确度提过 了更高 的要求。本文以浙江省某 3 0 0 M W 火 电 厂 超 低 排放 后 烟 囱入 口烟气 的监 测 系统 为 例 。
1 C E MS 概 述
火 电厂 烟 气排 放 连 续 监测 系统 ( c o n t i n u o u s e m i s s i o n s m o n i t o r i n g 在 湿 法脱 硫 后 , 烟 气 中含水 量 较 大 , 影 响 颗粒 物 的 测量 。 故颗 粒 物 采 s y s t e m, C E MS ) 是 指 对燃 煤 电厂 炳气 排 放 的 气态 污 染 物 ( S O 、 N O ) 和
科技创新与应用 f 2 0 1 7 年 第1 5 期
科 技 创 新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超低排放中的设计探讨
戴 尚访
( 浙江天地 环保科技有 限公 司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0 3 )
摘 要 : 主要 介 绍 烟 气排 放 连 续 监 测 系统 ( 简称 C E MS ) 在 超 低 排 放 中的 应 用 , 其 内容 包括 C E MS的监 测 项 目、 系统 构 成 、 监 测 方 法 及设 计 选 型等 , 针 对 新 的环 保 要 求 , 提出C E M S的一 些设 计 思过参 比方法取得脱硫 出 口的颗粒物 颗 粒 物 进 行 浓 度 和 排 放 总 量 连续 监 测 并 将 信 息 实 时 传 输 到 主管 部 浓 度 。原 C E MS 装置如表 1 。 门 的装 置 。C E M S主要 由气 态 污染 物监 测 系 统 、 颗粒 物 监 测 系统 、 烟 3 . 2 C EMS选 型 气 参 数 监测 系统 和数 据 采集 处 理 与通 讯 子 系统 组 成 。 气 态污 染 物监 随 着 环保 要 求 的升 级 ,烟 囱人 口 S O 、 N O 和烟 尘 浓 度 较 低 , 对 测 子 系 统 主要 用 于监 测 气 态 污染 物 S O : 、 N O 等 的浓 度 和 排放 总量 ; 烟气分析仪的精度 、 灵敏度要求更高。对于 S O 分析 , 紫外荧 光法 的 颗粒 物 监 测子 系 统 主要 用 来监 测 烟 尘 的浓 度 和排 放 总 量 ; 烟 气参 数 灵 敏 度 比非分 散 红 外 法 要 高几 个 数 量 级 ,常用 于大 气 微 量 监 测 , 故 监测 子 系统 主要 用来 测 量 烟 气流 速 、 烟气温度 、 烟 气 压力 、 烟 气 含 氧 超低 改 造 后 的 S O 采 用 紫外 荧 光 法 检 测 。对 于 N O 分析法 , 化 学 发 量、 烟气湿度等 ; 数 据 采 集 处 理 与 通 讯 子 系统 甲酸 污染 物浓 度 和 排 光 法线 性 范 围宽 , 特别在低浓度和微量检测中应用较多 , 故 N O 采 放量 , 并 将 信 息 实 时传 输 到 主管 部 门 。 用 化 学 发 光 法 检 测 。对 于分 析 烟 尘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后 增 加 了管 式 2 c E M S监测 方 法 G G H, 将 进 入 烟 囱的 烟 气 加 热 至 露 点 以 上 , 排 除 了 含 水 量 较 大 埘 娴 2 . 1取 样 方法 尘 测量 的影 响 , 可 在 烟 囱入 口增 加 烟 尘 测 量装 置 。烟 尘 测 量 的 光 散 目前 国 内外 烟 气取 样 方 法有 直 接 抽取 法 和 稀释 法 两 种 。 射 法 安装 容 易 , 灵 敏度 高 , 测 量范 围广 , 故 选 择 光 散 射 法 进 行 烟 尘 检 直接抽取法是通过取样管抽取炯气 , 取样时通过伴 热管对烟气 测 。对 于 取 样 方法 , 考虑 到 直 接 抽 取 法会 因 为烟 气 中的 水 汽 凝结 造 进行保 温, 使其不结露 , 并经冷凝器除湿后送至分析仪。 成 溶解 性 污 染 物 的成 分 损 失 , 故 选 择 稀 释 法 进行 取 样 。 由于 稀 释 法 稀 释取 样 法 是 烟 气 通 过 前 端 填 有 滤料 的 “ 恒流稀释探头 ” 和 导 取 样 为 湿 法 测 量 , 需增加湿度测量进行测量结果修 正 , 故 需 增 加 湿 气管 , 经 纯净 空 气 稀 释 的烟气 进 入 分析 仪 进 行测 量 。 度 测 量 仪 。 同时 , 采 用氧 化 锆 方 法测 量 氧 量 。新 C E M S装 置 如 表 2 2 . 2 颗粒 物 监 测方 法 表 2新 C E MS装 置 光 散射 法 和 浊度 法 均适 用 于 烟尘 连 续 监测 。 光 散射 法 是 指烟 气 中 的烟 尘 与 激 光光 束 发 生 作 用 , 使 部 分光 发 生散 射 , 通 过测 量 散 射光 强 测 量烟 尘 的浓 度 。 浊 度法 是 采 用光 束 穿 透气 流 的 原 理 , 通 过测 量 光 强 的 强 弱 程 度 取得 烟 尘 的浓 度 值 。 2 . 3气态污染物监测方法 紫 外 荧 光 法 和非 分 散 红外 吸收 法 适 用 于 S O 监测 , 化 学 发 光 法 和 非分 散 红 外 吸收 法适 用 于 N O 监测。 4 投 运效 果 紫外 荧 光法 原 理 : 烟气 在 某个 波 长 的 紫外 光 照 射下 , 其中的 S O 新C E MS 投运后 , 运行稳定 , 特 别 是 在 低 浓 度测 量 时 , 消 除 r测 分 子 吸 收 紫外 光产 生能 级 跃 迁 , 从基态变为激发态 , 激发态 S O 不 量不准确 、 数值 晃动大 的现象。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 C E MS 测量 稳定 , 返 回低 能 量 状 态 的 过 程 中 发射 出特 定 的荧 光 , 该 荧 光 与 烟 气 结 果 比对 显 示 , 测 量结 果 满 足 超低 排 放 的 要求 。 中S O : 的浓度成正 比, 通过测量荧光强度 , 即可得到 S O 的浓度值。 5结束语 化学 发 光法 原 理 ; 烟气中的 N O与臭 氧 反 应 生成 激 发 态 的 N O : , 新C E MS运 行 后 测 量 准 确 , 系统稳定 , 满 足 超 低 排 放 后 烟 气 在 其 返 回基 态时 放 出特 定 的光 , 该 光 的强 度 与 烟气 中 的 N O浓 度 成 正 线 监 测及 环 保 局 的要 求 。 随着 C E MS 技 术 的 法 发展 , C E MS 在 测 量 原 比, 测量 发 光 强 度 即可 得 到 N O浓 度 ; 同时, 烟气 中 的 N O 通 过 钼 催 理、 构成和特 点方 面也将不 断进步 , 更能适应超低排放后在 线监测 化 技 术转 化 为 N O与臭 氧 反应 , 测 量 光 强 即可 得 到 N O 总 浓 度值 。 的要求 , 也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更大 的贡献。 非 分 散红 外 吸 收法 是 指 红 外 光 源 发 出 的 红 外 辐 射 经 过 一 定 浓 参 考 文 献 度待测 的气体吸收之后 ,与气体浓度成正 比的光谱强度会发生变 [ 1 ] H J / 7 5 — 2 0 0 7 周 定 污染 源 烟 气排放 连 续精 测技 术规 范[ S 】 . 化, 通过 测 量 光谱 强 度 的变 化 量得 到 气 体 的浓 度 。 [ 2 】 朱卫东, 刘伟 , 王军等. 火电厂烟气连续排放 自 动监测 系统[ J 】 . 自 动 3 C E MS 设 计 方案 化仪表 , 2 0 0 3 , 2 4 ( 5 ) : 5 - 9 . 3 . 1原 C E MS系统 作 者简 介 : 戴 尚访 ( 1 9 8 9 一 ) , 男, 浙 江 台 州人 , 助理工程 师 , 研 究 原C E MS系统 采 用 直 接抽 取 法 , 烟 气 先 经 过 采样 探 头 内的 初级 方向: 火 力发 电机 组脱 硫 、 脱硝、 超 低排 放 调 试 及相 关技 术研 究 。 过滤 器 对 烟气 中的粉 尘 进 行过 滤 ,然后 通 过 已加 热 至 1 5 0  ̄ C 的 探 头 和伴 热 管 线 , 经过 冷 凝 器二 级 冷凝 除湿 , 最 后进 入 烟 气 分析 仪 。 烟气 分析 仪 采 用非 分 散 红外 法 对 S O 、 N O 进 行 分 析 测量 。由 于原 C E M S
引言
表 1原 C E MS 装 置
近年 来 , 我 国雾 霾 天 气频 发 , 大 气 污染 物 排 放形 式 日趋 严 峻 。 同 时, 相关 环 保 政 策 明确 新 建 、 在 建 火 电机 组 必 须 采 用 烟 气 清 洁 排 放 技 术 ,达 到 燃 气 轮 机 组 排 放 标 准 要 求 ( 烟 尘< 5 m g / N m , S O 2 < 3 5 m g / N m 3 , N O x < 5 0 m g / N m ) 。随着 环保 要 求 的升 级 , 也对 烟气 连 续 监 测 系 统 的测量精确度提过 了更高 的要求。本文以浙江省某 3 0 0 M W 火 电 厂 超 低 排放 后 烟 囱入 口烟气 的监 测 系统 为 例 。
1 C E MS 概 述
火 电厂 烟 气排 放 连 续 监测 系统 ( c o n t i n u o u s e m i s s i o n s m o n i t o r i n g 在 湿 法脱 硫 后 , 烟 气 中含水 量 较 大 , 影 响 颗粒 物 的 测量 。 故颗 粒 物 采 s y s t e m, C E MS ) 是 指 对燃 煤 电厂 炳气 排 放 的 气态 污 染 物 ( S O 、 N O ) 和
科技创新与应用 f 2 0 1 7 年 第1 5 期
科 技 创 新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超低排放中的设计探讨
戴 尚访
( 浙江天地 环保科技有 限公 司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0 3 )
摘 要 : 主要 介 绍 烟 气排 放 连 续 监 测 系统 ( 简称 C E MS ) 在 超 低 排 放 中的 应 用 , 其 内容 包括 C E MS的监 测 项 目、 系统 构 成 、 监 测 方 法 及设 计 选 型等 , 针 对 新 的环 保 要 求 , 提出C E M S的一 些设 计 思过参 比方法取得脱硫 出 口的颗粒物 颗 粒 物 进 行 浓 度 和 排 放 总 量 连续 监 测 并 将 信 息 实 时 传 输 到 主管 部 浓 度 。原 C E MS 装置如表 1 。 门 的装 置 。C E M S主要 由气 态 污染 物监 测 系 统 、 颗粒 物 监 测 系统 、 烟 3 . 2 C EMS选 型 气 参 数 监测 系统 和数 据 采集 处 理 与通 讯 子 系统 组 成 。 气 态污 染 物监 随 着 环保 要 求 的升 级 ,烟 囱人 口 S O 、 N O 和烟 尘 浓 度 较 低 , 对 测 子 系 统 主要 用 于监 测 气 态 污染 物 S O : 、 N O 等 的浓 度 和 排放 总量 ; 烟气分析仪的精度 、 灵敏度要求更高。对于 S O 分析 , 紫外荧 光法 的 颗粒 物 监 测子 系 统 主要 用 来监 测 烟 尘 的浓 度 和排 放 总 量 ; 烟 气参 数 灵 敏 度 比非分 散 红 外 法 要 高几 个 数 量 级 ,常用 于大 气 微 量 监 测 , 故 监测 子 系统 主要 用来 测 量 烟 气流 速 、 烟气温度 、 烟 气 压力 、 烟 气 含 氧 超低 改 造 后 的 S O 采 用 紫外 荧 光 法 检 测 。对 于 N O 分析法 , 化 学 发 量、 烟气湿度等 ; 数 据 采 集 处 理 与 通 讯 子 系统 甲酸 污染 物浓 度 和 排 光 法线 性 范 围宽 , 特别在低浓度和微量检测中应用较多 , 故 N O 采 放量 , 并 将 信 息 实 时传 输 到 主管 部 门 。 用 化 学 发 光 法 检 测 。对 于分 析 烟 尘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后 增 加 了管 式 2 c E M S监测 方 法 G G H, 将 进 入 烟 囱的 烟 气 加 热 至 露 点 以 上 , 排 除 了 含 水 量 较 大 埘 娴 2 . 1取 样 方法 尘 测量 的影 响 , 可 在 烟 囱入 口增 加 烟 尘 测 量装 置 。烟 尘 测 量 的 光 散 目前 国 内外 烟 气取 样 方 法有 直 接 抽取 法 和 稀释 法 两 种 。 射 法 安装 容 易 , 灵 敏度 高 , 测 量范 围广 , 故 选 择 光 散 射 法 进 行 烟 尘 检 直接抽取法是通过取样管抽取炯气 , 取样时通过伴 热管对烟气 测 。对 于 取 样 方法 , 考虑 到 直 接 抽 取 法会 因 为烟 气 中的 水 汽 凝结 造 进行保 温, 使其不结露 , 并经冷凝器除湿后送至分析仪。 成 溶解 性 污 染 物 的成 分 损 失 , 故 选 择 稀 释 法 进行 取 样 。 由于 稀 释 法 稀 释取 样 法 是 烟 气 通 过 前 端 填 有 滤料 的 “ 恒流稀释探头 ” 和 导 取 样 为 湿 法 测 量 , 需增加湿度测量进行测量结果修 正 , 故 需 增 加 湿 气管 , 经 纯净 空 气 稀 释 的烟气 进 入 分析 仪 进 行测 量 。 度 测 量 仪 。 同时 , 采 用氧 化 锆 方 法测 量 氧 量 。新 C E M S装 置 如 表 2 2 . 2 颗粒 物 监 测方 法 表 2新 C E MS装 置 光 散射 法 和 浊度 法 均适 用 于 烟尘 连 续 监测 。 光 散射 法 是 指烟 气 中 的烟 尘 与 激 光光 束 发 生 作 用 , 使 部 分光 发 生散 射 , 通 过测 量 散 射光 强 测 量烟 尘 的浓 度 。 浊 度法 是 采 用光 束 穿 透气 流 的 原 理 , 通 过测 量 光 强 的 强 弱 程 度 取得 烟 尘 的浓 度 值 。 2 . 3气态污染物监测方法 紫 外 荧 光 法 和非 分 散 红外 吸收 法 适 用 于 S O 监测 , 化 学 发 光 法 和 非分 散 红 外 吸收 法适 用 于 N O 监测。 4 投 运效 果 紫外 荧 光法 原 理 : 烟气 在 某个 波 长 的 紫外 光 照 射下 , 其中的 S O 新C E MS 投运后 , 运行稳定 , 特 别 是 在 低 浓 度测 量 时 , 消 除 r测 分 子 吸 收 紫外 光产 生能 级 跃 迁 , 从基态变为激发态 , 激发态 S O 不 量不准确 、 数值 晃动大 的现象。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 C E MS 测量 稳定 , 返 回低 能 量 状 态 的 过 程 中 发射 出特 定 的荧 光 , 该 荧 光 与 烟 气 结 果 比对 显 示 , 测 量结 果 满 足 超低 排 放 的 要求 。 中S O : 的浓度成正 比, 通过测量荧光强度 , 即可得到 S O 的浓度值。 5结束语 化学 发 光法 原 理 ; 烟气中的 N O与臭 氧 反 应 生成 激 发 态 的 N O : , 新C E MS运 行 后 测 量 准 确 , 系统稳定 , 满 足 超 低 排 放 后 烟 气 在 其 返 回基 态时 放 出特 定 的光 , 该 光 的强 度 与 烟气 中 的 N O浓 度 成 正 线 监 测及 环 保 局 的要 求 。 随着 C E MS 技 术 的 法 发展 , C E MS 在 测 量 原 比, 测量 发 光 强 度 即可 得 到 N O浓 度 ; 同时, 烟气 中 的 N O 通 过 钼 催 理、 构成和特 点方 面也将不 断进步 , 更能适应超低排放后在 线监测 化 技 术转 化 为 N O与臭 氧 反应 , 测 量 光 强 即可 得 到 N O 总 浓 度值 。 的要求 , 也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更大 的贡献。 非 分 散红 外 吸 收法 是 指 红 外 光 源 发 出 的 红 外 辐 射 经 过 一 定 浓 参 考 文 献 度待测 的气体吸收之后 ,与气体浓度成正 比的光谱强度会发生变 [ 1 ] H J / 7 5 — 2 0 0 7 周 定 污染 源 烟 气排放 连 续精 测技 术规 范[ S 】 . 化, 通过 测 量 光谱 强 度 的变 化 量得 到 气 体 的浓 度 。 [ 2 】 朱卫东, 刘伟 , 王军等. 火电厂烟气连续排放 自 动监测 系统[ J 】 . 自 动 3 C E MS 设 计 方案 化仪表 , 2 0 0 3 , 2 4 ( 5 ) : 5 - 9 . 3 . 1原 C E MS系统 作 者简 介 : 戴 尚访 ( 1 9 8 9 一 ) , 男, 浙 江 台 州人 , 助理工程 师 , 研 究 原C E MS系统 采 用 直 接抽 取 法 , 烟 气 先 经 过 采样 探 头 内的 初级 方向: 火 力发 电机 组脱 硫 、 脱硝、 超 低排 放 调 试 及相 关技 术研 究 。 过滤 器 对 烟气 中的粉 尘 进 行过 滤 ,然后 通 过 已加 热 至 1 5 0  ̄ C 的 探 头 和伴 热 管 线 , 经过 冷 凝 器二 级 冷凝 除湿 , 最 后进 入 烟 气 分析 仪 。 烟气 分析 仪 采 用非 分 散 红外 法 对 S O 、 N O 进 行 分 析 测量 。由 于原 C E 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