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2020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一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2 题 30 分。

2 .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70 分)2016 年 9 月 25 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
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1)。

“天眼”探测范围可抵达当古人类可知的宇宙边沿,对
探究地外文明拥有重要意义。

据此达成1~2 题。

图 1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等别天系统统为()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总星系
2.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找寻与地球相像的天体,有着合适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①有合适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日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
以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日,“屋顶”将太阳能转变
为电能,把充裕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相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
米的屋顶,不可以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3~4 题。

3、以下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没关的是()
A.生物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4、上海踊跃推行“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域
B.惯例能源 ( 煤炭、石油等 ) 欠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洁净、可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储藏量大
以下图是 2019 年初中国旅客在加拿大拍摄的极光照片。

5、对于极光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极光会搅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B.产生极光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来自太阳日冕层
C.极光经常在地球两极邻近地域同时被察看到
D.太阳黑子和极光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记
读“地球圈层表示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互换表示图”,回答6-7 题。

6、对于地球圈层特色的正确表达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B.水圈是被陆地切割成的不连续圈层
C. 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的所有
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计环境的总称
7、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挨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017 年 9 月 27 日,墨西哥国都墨西哥城邻近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激烈喷发。

火山喷发产生了大批的火山灰与岩浆。

读“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表示图”,达成8-9 题。

8、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壳
B.岩石圈
C. 地幔
D.地核
9、大批火山灰飘荡在大气中,可能致使
A.周边大多数地域温度高升
B. 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加强
C.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加强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结构图,达成10-11 题
10、对于地震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B 经过固体、液体流传, A 的流传只好经过液体
B. B 传到 F 界面时,波速忽然降落
C. A 和 B 在 D处波速显然减小
D.C 、E 均为液体,因此纵波和横波都能经过
11、 D 上下双侧名称分别为
A.地壳和地幔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壳
D.岩石圈和地幔
读下边四幅图,判断方向:
12、上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丙地在丁地西北方向的是
2011 年 5 月 30 日,“曼哈顿悬日”奇景再度出现。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 40° N, 74° 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因为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网格式布局,在每年
的 5 月 30 日和 7 月 12 日前后,日落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体现出壮观的情景,以以下图.回答:
13、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概是
A.正东 -- 正西B.东北--西南C.西北--东南D.正南--正北读以下图“大气的垂直分层表示图”,回答14~ 16 题
14.对流层的主要特色有
①气温随高度增添而降低②天气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高度增添而高升④厚度基本稳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5.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损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1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①气温随高度的增添而递加,对流运动明显
B.①集中大气质量 3/ 4 和几乎所有水汽与固体杂质
C.②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③有益于高空飞翔,与人类的关系最为亲密
以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读图,达成17-18 题:
17、平流层的主要特色是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极光现象出此刻该层
C. 能反射短波无线电信号
D.气温随高度上涨而降低
18、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由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 高峰地域海拔高,空气稀疏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读“大气热量均衡表示图”,回答19~ 21 题。

19、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选项是
A. ① -- 太阳辐射
B.② --大气辐射
C. ③ -- 大气逆辐射
D. ④ -- 地面辐射
20、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我国西北地域日夜温差大的主要原由是
A. ①强,②强
B. ②强,③弱
C. ①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我国北方地域农民为了防止所种庄稼遭到霜冻灾祸,在暮秋的夜晚常常在田间点燃柴草。

联合“大气受热过程表示图”,回答22-23 题。

22、对于图中a、b、 c 所代表的内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a 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 a、b 代表的辐射波长的长短关系是a>b C.水汽能激烈汲取 b 代表的辐射 D .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没关
23、焚烧柴草防守霜冻的做法,有益于
A.加强 a 辐射 B .加强 b 辐射C.加强 c 辐射 D .改变 b 的辐射方向最近几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域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以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表示图,依据右图和所学知识达成24~ 25 题。

2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由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
25.在冬天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夜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加强地面辐射
B.加强盛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加强盛气对地面辐射的汲取
D.加强地面保温
全世界天气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相关的现象,是因为温室效应不停积累,致使地气系统汲
取与发射的能量不均衡,能量不停在地气系统积累,进而致使温度上涨,造成全世界天气变暖。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26.当温室气体含量增添后,以下图中大气受热过程显然加强的是() A.A1和 B1 B .A2和 B1C.B1和 C2D.A2和C
27、若该图为海滨地域海陆风模式表示图,且 A 表示大海, B 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况()
A.白日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白日的陆风
D. 夜晚的陆风
28、若该图为热力环流表示图,对于四地气温、气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气温:A>B>C>D
B.气温:A<B<C<D
C. 气压: A>B>C>D
D.气压:A<B<C<D
城市和郊区之间因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表示图,
据此达成 29-30 题。

29、与郊区对比,市里近地面的状况可能是()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30、若要在图中地区建一座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里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处。

A.甲
B.乙
C.丙
D.丁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能够采纳大棚栽种蔬菜、花卉等作物。

达成31-32 题。

31.大棚翻开门时,正确的空气流动状况应当是以下图中的
A. B.
C. D.
32.每年 7、 8 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
A. 增添大气逆辐射,提升夜间温度
B.阻挡地面辐射,防备夜间温度过低
C. 加强地面辐射,提升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读以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散布表示图,回答33-34 题。

33、下边四幅热力环流表示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散布状态符合的是( )
A. B. C. D.
34、对于表示图的表达,正确的选
项是( )
A. 甲地为大海,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回答4~5 题.
35、对于图示热力环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域气温日较差增大
B.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大海
C. 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D.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先将答题卡上的考试信息填写完好,用 0.5mm黑色署名笔答在答题纸相应地区内,答题地区外禁止答题。

36、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表示图,图乙为某地晴日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以
下问题。

( 10 分)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根源是 ________( 填字母 ) ;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时节气温变化的是 ______。

37、以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表示图”。

读图达成以下问题。

(20 分)
(2)在右图顶用四个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 A、B 两地受热的是 ________,气压较高的是 ________, A 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 。

(4)若此时为夜晚, A、 B 两点中表示陆地的是 ________,吹 ________( 海/ 陆 ) 风。

(5)倘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AB 两地中表示郊区的是 ________地。

-11-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照答案
1-5 : DDDBB 6-10:DCCCB11-15 : ADCAB 16-20:BADAC 21-25 :DCCCC 26-30: CACBC31-35 : ADBBD
36、 (1)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B;②
37、( 1)④⑤
( 2)见图
( 3)地面冷热不均 B A冷却缩短下沉
(4)A 陆
(5) A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