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升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质量的有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提升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质量的
有效措施
摘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中医治疗效果,若其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病人用药安全性显著降低,致使其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推动中医中药文化发展,促使中医治疗效果实现最优化,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对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质量
引言:在中医药文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故而如何保证其质量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检验工作是提高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手段,其能够有效控制假劣伪药现象,但当前该项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必须加大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检验工作的研究力度,了解其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该点对推动中医中药文化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产品的外观及质量存在变化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土壤及气候状况均具有明显差别,采收及种植季节均具有差异,且化肥已得到广泛应用,导致中药材的生长周期明显缩减,进而造成药材外观出现转变,致使内在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针对防风根而言,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为1年期栽培品,该种产品的头部不明显,气味较淡,根条相对较大,与标准的头部形状具有较大差别[1]。
由此可以发现,在种植采收季节与自然条件存在差别的情况下,药材外观将出现明显转变,且将对药材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市场上的种植丹参颜色普遍较浅,断面呈现类白色,丹参酮的实际含量相对较少,明显低于规范标准。
因此工作人员对该产品开展检验工作时,检验
结果将显示不合格。
1.2.未合理运用显微镜
针对显微镜而言,其能够放大检验对象的某个检测部位,并通过中药材的标
准解剖特征,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对被检样品的真伪进行判断。
显微镜具有良好的
应用效果,但当前部分操作人员不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导致
显微镜在检测工作中无法充分展现自身的核心价值,造成检测水平停滞不前。
此外,在实际检验工作中,虽然部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但
其鉴别能力欠佳,无法精准鉴别相似的解剖结构,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必须针对该
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增强其鉴别能力,以实
现精准判断中药材的真伪。
1.3.抽样合理性欠佳
部分地区的样品分布合理性欠佳,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且存在生产单位的
产品与被抽样品不符的问题。
另有部分单位存在包装中药材与样品不具备良好匹
配度的现象。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可发现在样品合理性欠佳的情况下,检验结果
的精准性将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检验工作无法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
1.4.检验报告与标准不符
部分单位的检验报告检验项目不具备良好的完整性,未编制全检验报告,导
致检验报告的参考价值下降。
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检验工作获取的数据信息将
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数据超标现象发生,例如我国相关标准中明确指出某中药饮
片的水分必须小于10%,但其实际检测结果处在10.3%左右。
部分单位的单个检
验项目存在缺项现象,例如鉴别项目中具有显微、薄层色谱鉴别要求,但检验报
告并未对上述内容进行提及。
部分单位采用的检验依据不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
例如在通常情况下应将中国药典作为参考依据,但部分单位却选择采用其他标准,导致检验工作质量显著降低。
部分单位的检验报告与检验样品不具备一致性,原
本应依照饮片标准执行,却选择将原药材标准作为依据。
1.5.操作规范性较差
在开展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明确,并以规范标准为
基础实施检验,例如在薄层色谱法鉴别项中提出的要求,供试品溶液显现的主斑
点颜色及位置必须与对照品溶液的斑点具备一致性。
在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斑点分布及数目等方面均与对照品溶液斑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故而在检验工作中,若操作方面不具备良好的规范性,未充分展开薄层,将导致显示主斑点与实际主斑点出现误差,致使检验工作质量降低[2]。
此外,必须对标准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以主斑点实施对比,在对照斑点较多的情况下,若实施硬性对比,将导致鉴别错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2.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问题的解决措施
2.1.科学管控抽样环节
必须认识到抽样环节的重要性,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全面提高抽样环节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对被检样品予以关注,确保其代表性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在开展抽样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严禁对样品抽检数量或选择范围进行随意缩减,进而防止对样品质量及代表性产生不良影响。
在抽样操作中,必须对我国推出的规范标准进行结合,以此实施抽样,并精准鉴别样品的检测方面,以抽样相关规定为基础对抽样过程中的证明材料进行索取与保留。
在此基础上,检验报告的合法性将得到保障。
2.2.规范检验报告
必须对检验项目具有的各项标准进行分析,掌握其各项内容,并以检验报告要求为基础开展检验工作。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导致检验报告与要求不符的主要原因是检验结果与标准的匹配度较低、检验工作存在缺陷、采用的检验方法不具备合理性等。
因此为提高检验报告的合理性,必须对检验报告的书写方面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严格填写检验项目。
在此基础上,不仅检验报告的合格率将显著提高,而且被检样品真伪与质量鉴别方面的可靠性也将明显增强。
2.3.规范操作
为防止操作方面对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造成影响,必须规范管理操作方面,并确保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方面具有精准数值。
此外,必须掌握检验标准各项内容,并在检验工作中对检验标准进行灵活使用,以积极影响鉴别精准性。
必须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操作知识,告知其操作重点,以确保工作人员
能够合理运用显微镜,并通过该仪器进行科学鉴别。
2.4.合理选择检验方法
不同样品均具有不同的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若采用的检验方法与样品各方面不符,将导致检验工作质量降低。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围绕样品的检验方法展开调查,掌握不同检验方法的核心内容,并对相应仪器进行充分利用,以此为检验工作的精准性提供保障[3]。
此外,为应对产品外观及质量发生的变化,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应合理选择检验方法,防止将外观及性状作为参考依据,而是通过检验样品的含量及成分达到提高检验结果精准性的目的。
2.5.加强配合
通过分析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检验工作,可发现其主要目的是对药材真伪及质量进行精准鉴别,进而为不合格药材的处理操作提供依据,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从而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考虑到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故而必须与行政监管部门进行充分交流,做好配合工作,以积极影响工作效率,实现深层次挖掘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检验工作的潜在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防止对中医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必须认识到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配合、合理选择检验方法、规范操作等多个角度出发,以提高检验工作水平,帮助相关人员充分了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晓晗,张萍,荆文光,李明华,程显隆,魏锋,马双成.从2020年国家药品抽检专项有关问题谈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监管[J].中国现代中
药,2021,23(10):1679-1685.
[2]张静.探讨中药饮片抽检情况及市场现状[J].食品安全导
刊,2021,44(23):185-186.
[3]靳占军.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海峡药
学,2018,30(11):293-294.
作者简介:杨冬苗(1987-)女,壮族,广西百色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