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自主招生等面试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等面试经验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经”
1、对于填报的专业,是否应该非常了解?
有些认真的同学会在寒假里就花费大量时间,就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进行深入了解,甚至背诵一些与该专业相关的所谓“常识”。

个人认为,出于兴趣的了解固然挺好,但如果时间精力不允许,就没有必要挖掘过深。

大学是希望在自主招生中找到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只要他愿意付出努力,是可以就读任何学科的。

当你的实力得到认可,相信学校是会尽力满足你的第一志愿的,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面试中展现出对你所向往的专业好像很有研究的样子。

如果你纯粹是为了班门弄斧,那就更糟糕了。

在面试时,当你遇到相对专业的知识性问题,且不能确切回答的时候,最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分析一下你的想法是怎么得来的,富有逻辑的思考很有可能胜过一个近乎背诵出来的正确答案。

2、如何准备自主招生面试?
总体上想明白两点即可: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又为什么要选择我?
不少同学在报名参加自主招生时是盲目的,甚至有些是由家长决定的。

这种情况下,第一个问题也可以降为“这所学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要求你对所选择的学校有所了解,至少能找到一些兴趣点。

第二个问题要求你梳理一下过往的人生经历(当然最主要的是高中阶段),在写申请材料的时候大家应该已经有过这个步骤,但在面试前还是建议再来一遍。

通过这样的梳理,首先你能产生一种自信,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值得自己骄傲和回味无穷的事情,要相信自己是一个值得所申请学校拥有的人;其次是帮助你定下心、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个人特色,这在面试中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

此外,这种梳理对你畅想未来,追寻理想也有所帮助,能使你产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并制定初步规划,面试官们也很乐意了解你这方面的想法。

3、关于面试时如何表现?
面试时是高调些好还是低调些好?如何掌握尺度?应该自信张扬还是谨慎谦虚?教授问我一个问题后,我应该就题论题,还是扯到我所擅长的东西上侃侃而谈?这是很多同学心里久久萦绕的疑问,还常常因为觉得问题太直白或功利而不好意思发问。

对此,我想说以下两点:
首先,你是参与面试的“众人”之一,每一个面试者都只有一小段时间能够向面试官表明你是谁,为什么你进入贵校学习将会是“双赢”的。

所以,你有权利、也有义务在面试中展现你想展现的,不浪费双方的时间;与此同时,很重要的是,你想展现什么以及你将选择如何展现又是你的一部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你。

希望这句话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其次,面试带有强烈的交流性质,不只是“你问我答”,更多的是带有一些目的性的聊天。

大多同学都会在面试前询问学长学姐的经验,甚至是购买过往的面试“真题集”。

利用
这些问题“操练”如何恰当地展示自己是可以的,但不要忘记,面试更是一种交流。

这样,你的心态、面试时的细节(例如服装之类),你都可以尽在掌控。

最后你会发现,面试真的没什么可以烦恼。

至于准备方面:
一是准备好自我介绍中英双份
二是多了解交大校史最近的交大成就也了解一下
三关注最近实事能有自己看法
四想想人生规划想想交大能为你做什么你又能为交大带来什么,交大的强势专业是什么?
请用一分钟作自我介绍(中英双语)。

○说说你的优缺点。

○与其他同学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请说出三个让我校录取你的原因。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位中学老师。

○说说高中阶段最让你感动和最让你气愤的事。

○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你平时看哪些报刊杂志?你最近在看哪些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你在高中阶段“小奖不断,大奖没有”,对此怎么看
为自己建一个“素材库”
个人经历是面试常提及的话题,考生从这方面着手准备。

可以回想自己的高中三年,建立一个自己的“素材库”,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体会其中的细节,思考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每一个素材可按“事件、细节、收获”的顺序排列。

参加活动最关键的不在于你获得的奖项高低,而是从中得到多少收获,比如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提高等等。

复旦大学大一学生葛晨捷回忆道,考官需要听到的是你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然后提高了自己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对他们而言参考价值并不是太大,因为大学是新的开始。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准备一些并不起眼的事情,只要其中有自己认真的思索。

面试时是来不及吹牛皮装深刻的,所以那时候的观点往往就是你真实的思考深度。

时事准备重辩证思维
时事准备分为两块,一方面是意向学校的背景,著名校友,专业教授等,在大学的主页以及院系的页面上都有,通常来说应该比较注意对填报志愿的院系的了解,再深入的话可以是填报专业的简介;另一方面则是时政评论,推荐《文汇报》、《南方周末》、《新民周刊》、凤凰网等,上面的一些评论和观点或许与主流并不完全一致,多角度地看问题可以带来不少启发并且体现你的辩证思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一年级的陈同学回忆说,准备时事不应仅限于“知道”这件事,重要的是要对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也是考官所注重的。

建议准备个本子平时做些记录,注意要准备一些与自己意向专业有关的时事背景分析。

家庭模拟面试不可少
参加面试前,考生可以请同学、家长或相关的资讯机构,进行一到两次“模拟面试”。

家庭模拟面试的训练内容可以是真题也可以穿插时政论述,同时,你也可以在大脑比较疲惫无法复习的时候试着自己模拟一个场景,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答案说出来。

因为“想”与“讲”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进行一到两次模拟面试之后,进入考场的你就会从容镇定许多!
周刊提醒: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年此季,都是高中学校最为忙乱之时,工作、生活重点全部落在了高考和自主招生上面。

本周末的几场自主招生考试涉及了30多所名校,对考生来说,即使只报了一场,考后还可能要准备面试环节;而有的考生“夹到碗里都是菜”,报了多场考试,接下来的任务更多。

去年此时就有考生报了四场考试,结果高三下学期的开始阶段忙得一片“兵荒马乱”;理论上来说,从上周末到本周末,本届考生同样可以报考三场考试。

周刊也很难作出判断,建议考生集中精力只参加一场量,还是全面撒网两头结果,毕竟每位考生的成绩和应试承受能力都不相同。

但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作出理性判断:如果成绩常有起伏,基础知识不够牢靠,虽然偶尔可以发挥出好成绩,最好集中精力应付一场考试。

尤其是本周末,“北约”、“华约”同在周六,“卓越”在周日,如果两场兼顾,很容易身心俱疲,两头落空。

总之,无论考生选择了怎样下“这盘棋”,都要努力坚持下去,当然如果感到压力过大,也要学会敢于放弃。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终点就在不远的前方,也要像刚刚听到发令枪声一样奋力拼搏。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回答不知道。

”周琳妍说,面对提问不知道不可怕,但是一定要真诚。

“面试是让考官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尽量展现出自己真实和自然”。

“此外,面试时一定表现出自信。

如果连自己都不信任自己,考官凭什么认为你是优秀的呢?”她还提醒一些十分健谈的考生,在面试时不要过于表现自己的观点,甚至打断考官的话语。

在面试时有些学生会十分在意考官们的面部神情,由此来揣测自己表现的好坏,对此,周琳妍提醒,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重视过程,看淡结果’,考完就不要去关心了,把注意力和状态及时调整到高考的备考中。

要分清主次,高考肯定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