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图
2011年河北省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以下数据可供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卷Ⅰ(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B .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 .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
D .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2.根据如图福娃的自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娃的制作材料会引起白色污染
B .两种材料可用燃烧法区别
C .福娃的外衣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D .福娃的内充物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3.为了实现“三年大变样”,建设卫生城市,政府部门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
4.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处设想,你认为有科学依据的是……………………………( ) ①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可用高粱、玉米制酒精生产混合汽油做汽车发动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5.为了确保大灾后无大疫,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医务人员在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消毒液叫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

关于次氯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aClO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NaClO 是一种盐
D .NaClO 中含有NaCl ,故可代替食盐来使用 得分
评卷人
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

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下列实验数据不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B.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5毫升水
C.用量程为3A的电流表测得电路的电流为0.42A
D.用PH试纸测得牛奶的PH值为6
9.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碘晶体受热升华是因为碘分子发生了变化
B.物质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的缘故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坐在教室里闻到窗外飘过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12.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B.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
C.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3.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受力弯曲,体现了铁比较软的化学性质
B.粉笔能在黑板上写字,是因为粉笔是白色的
C.水的沸点能超过100℃是因为水面的气压超过了一标准大气压
D.白磷能自燃是因为白磷没有着火点
16.下列有关光和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吸热,温度升高,因此沸腾时水的内能增大
B.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种有效途径
C.“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揭示出桃花能反射红光的道理,我们又能从不同方向欣赏到桃花又是因为射到桃花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物靠近平面镜,物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卷Ⅱ(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空
格内)
27.我国许多城市陆续推广的环保汽车,该车型采用“清洁
成分降低了80%,这种清洁燃料常压下是气态碳氢化合物。

在微微加压的情况下,即可变为液体而储存在钢瓶中,加装到汽车的供油系统。

当向发动机供“油”时,该燃料通过减压阀后,逐渐汽化,然后进入气缸被点燃,从而产生动力。

(1)根据表中的几种碳氢化合物的沸点判断,最适合做汽车清洁燃料的物质是,这种燃料在汽化时会从周围(选“吸收”、“放出”)热量。

(2)该物质在汽缸内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

28.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但它不会与煤油反应。


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
的热使钠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甚至使生成的氢气发生燃烧。

如果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同样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但是不会发生燃烧。

(1)钠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第二次的实验中钠虽然也与水发生了反应,但并没有燃烧是因为 。

(3)两次实验中,一次钠漂浮在水面,一次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能反映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 。

据此推断金属钠的储存方式是 。

29.物质A ~F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
下列问题:
(1)若A 为固体非金属单质,E 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 的化学式为: ,

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

(2)若E 为一种盐,则B 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个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蛋糕等食品包装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褐色。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主要成份,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淡绿色,固体逐渐变红。

请回答:
(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份是 ;
(2)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即 ;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凡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均可作为食品的除氧剂
B .该除氧剂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饮料的保鲜
C .米饭、蛋糕等食品的腐败变质属于缓慢氧化
D .一些食品中放一小袋的氧化钙,主要是利用其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31.如图所示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 ;
(2)t 2℃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
量是 g ;
(3)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三种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填写选项序号) 29题图 ℃ 31题图
A.c>a=b B.a=b>c
C.a>b>c D.b>a>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

第32、33、34每小题4分,第35小题5分,
第36-37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36.小欣利用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对食盐水进行了电解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闭合电源一段时间后,将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能燃烧,他得出该气体
是。

A试管中收集到的是有剌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不能复燃,该气体如果是单质,你认为可能是;
(2)小欣从资料上获知:食盐水电解后将生成氢氧化钠。

请你设计方案证明食盐水电解后剩余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与结论
(3)写出食盐水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多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
(1)实验发生装置的探究学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甲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了C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泡沫,甚至有些进入导气管中。

乙同学将发生装置改成了B,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认为理由是。

得分评卷人
A F
E
C
B D
37题图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丙同学了解到:MnO 2、土豆块都可以做H 2O 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

通过查阅资料,他还了解到部分盐(溶液)也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如CuCl 2、CuSO 4等盐(溶液)。

于是他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报告:
②已知CuCl 2在水中可解离出Cu 2+和Cl -,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丁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CuCl 2溶液中的H 2O ;
戊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CuCl 2溶液中的Cu 2+;
戌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CuCl 2溶液中的Cl -;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丁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是溶液中的Cu 2+对H 2O 2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8小题5分,第39小题7分,第40小题6分,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
后结果不得分)
38.
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请计算: (1)该瓶溶液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 克。

(2)欲配制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
的质量是 克。

(3)取足量的上述稀硫酸与13.0g 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 克?
硫酸 化学纯(CP ) (500mL) 品名 硫酸 化学式 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 98
密度 1.84g/cm 3
质量分数 98%
38题图
2011年河北省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1-5 BBCBD 6-10 CACDC 11-15 DACBB 16-20 ACACC 21-22 DD
二、23.相互 改变 减小 电磁波 24.瓶内的气体压强发生了什么变化 瓶内的气体压强大小与气体的温度有什么关系(瓶盖打不开与外界大气压有关吗等等) 包上毛巾再拧(将瓶子在开水中泡一会儿,再拧等等) 25.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都属于汽化现象, 都需要吸收热量。

26.(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电磁感应 (2)①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②导线的长度 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27.(1)C 4H 10 吸收 (2)CO 2和H 2O
28.(1)2Na+2H 2O=2NaOH+H 2↑ (2)煤油把氧气(空气)隔绝 (3)ρ水>ρ钠>ρ煤油 储存在煤油中 29.(1)CuO C+2CuO====2Cu+CO 2↑ (2)NaOH 2NaOH+CuSO 4 =Na 2SO 4+Cu (OH )2↓(其他答案也可) 30.(1)铁 (2)用磁铁吸引 (3)AD 31.(1)t 1℃时,a 、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75 (3)D
三、32.串联的灯泡其中一个损坏,另一个灯泡就不能发光,而灯泡并联时不会相互影响(串联的用电器实际电压太小不能正常工作) 33.(1)
距灯泡的距离 (2)灯泡的功率 书本同一位置被照亮的程度 (3)
灯罩会增大灯光亮度 34.A 动滑轮可省一半力 ①在铁架台上用细
线和滑轮组成一个动滑轮来提小乌龟;②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子自由端竖直
向上提,保持静止或匀速拉动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2F (或B 阿基米
德原理 ①用量杯盛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 1②用细线吊起小乌龟,使其完全浸没水中,稳定后,记下示数V 2。

F 浮=ρ水(V 2-V 1) 或A 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 ①用量杯盛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 1;②用细线吊起小乌龟,使其完全浸没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提起细线另一端,稳定后,记下量杯的示数V 2;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F+ρ水g (V 2-V 1))
35.(1)电热毯电阻 (2)BCEG (3)答案如图(只用R 0,不用滑动变阻器得1分)(4)R x =U 1R 0/U 2 36.(1)氢气 氯气 (2)向电解后剩余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电解后剩余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3)2NaCl+2H 2O===2NaOH+H 2↑+Cl 2↑ 37.(1)D 或F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答案合理即可) (2)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就有水
四、38.(1)920 (2)40 (3)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高温
通电
32题图 开 关 灯泡 插座 火线
零线 35题图
Zn+H2SO4=ZnSO4+H2↑
65 2
13g x 65:2=13g:x x=0.4g 答:可制得氢气0.4g。

39.解:(1)电水壶中水的质量为m=ρV=1×103kg/m3×1.8×10-3m3=1.8kg (2)烧水消耗的电能为W=80/3200×3.6×106J=9×104J 电水壶烧水对的实际功率P=W/t=9×104J/50S=1800W(3)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t0)=4.2×103J/(kg.℃)×1.8kg×(35℃-25℃)=7.56×104J电水壶加热的效率为η=Q/W=7.56×104J/9×104J=84%
(4)实际功率小于与额定功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40.解:(1)汽车最大重力为:G总=F=PS=7×105Pa×0.05×10m2=3.5×105N
汽车最大质量为m总=G总/g=3.5×105N/10N/kg=3.5×104kg=35t 汽车的最大载重量为m载=m总-m自
=35t-10t=25t
(2)汽车发动机做的功为:W=Fs=0.02m总g s=0.02×3.5×105N×46000m=3.22×108J
发动机的效率η= W/Q= W/qm油 m油=W/qη=3.22×108J/(4.6×107J/kg×35%)=20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