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综合测试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总督的主要职责是()
A.负责殖民地的军事保障
B.负责殖民地的行政管理
C.负责殖民地的司法裁决
D.代表国王直接管理殖民地
2.近代以来,在南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些特色经济,如西非的咖啡、可可,中美洲古巴的蔗糖,南美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巴西的木材、橡胶等。
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劳动分工的形成
B.各地经济优势互补
C.欧美殖民主义掠夺的产物
D.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3.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
”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4.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强占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
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5.1550-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
其意图是()
A.为殖民扩张寻求宗教理论支持
B.将宗教改革思想传到美洲
C.把人文主义传播到美洲大陆
D.用传播宗教取代殖民掠夺
6.葡萄牙最早占据巴西,但1638年至1640年间,荷兰逐渐控制了巴西东北部的地区,并以累西腓为首府。
1648年,葡萄牙在对荷兰的战争中胜出后才扭转这个局势,荷兰当局其后将巴西交还给葡萄牙。
这体现出葡萄牙( )
A.重税政策导致衰落
B.封建落后拖垮国家
C.战争造成财政亏空
D.殖民扩张与殖民斗争
7.某班同学正在学习“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
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亚非拉的奋起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8.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亚洲的觉醒
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
D.美国的独立
9.15—16世纪,拉丁美洲人口出现锐减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的盛行
B.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C.战乱不断
D.工业革命的开展
10.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每年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约2 900千克,白银
30 700千克。
该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11.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人到达东方。
葡萄牙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发展种植园经济
B.开展黑奴贸易
C.海盗式掠夺
D.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12.“从哥伦比亚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再到秘鲁和玻利维亚,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2倍多,解放的领土是乔治·华盛顿所统辖领土的7倍。
”“他”是()
A.拿破仑
B.玻利瓦尔
C.提拉克
D.达·伽马
13.1876年,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在参观费城博览会时说,这里展出的新机器虽然多,但拉丁美洲每分钟发生的革命比他在这里看到的新机器还多。
这句话反映了()
A.拉丁美洲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压迫
B.独立后拉美各国君主专制引发革命斗争
C.拉美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D.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不重视生产技术革新
14.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但不久变成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大地产制的存在和扩大
B.英美的经济军事侵略
C.各国资本主义力量薄弱
D.各国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15.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16.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加强对埃及的侵略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
B.埃及国力衰弱
C.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
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
17.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立国道路又不尽相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荷兰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
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
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
然而在当时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
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
——摘编自邱妍《浅析海洋与荷兰崛起》材料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
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
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
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
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指出荷兰推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荷兰海外扩张的成果。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简析英、荷
两国崛起方式的异同。
(5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在公认造成这种(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灾难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
印第安人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美]布卢姆《美国的历程》材料二: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将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摘编自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1)材料一认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怎样?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
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
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摘编自[美]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种庞大的黑人奴隶交易市场,横渡大西洋,获利的白人在非洲海岸很多地方都创建了规模巨大的黑奴贩卖公司,黑人奴隶贩卖一时间成为一种正常的交易。
黑奴的贩卖,使得非洲大部分土地无人耕种,对非洲的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失了大量人口,使撒哈拉以南的经济陷入崩溃状态,扰乱了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非洲长期的经济文化的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
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纺车和手织机,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编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
印度的统治》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的。
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摘编自于民《非洲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依附性经济结构根源》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归纳材料二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督由国王任命,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
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故选D项。
2.C 解析:近代欧美列强对殖民地的掠夺使得材料中的这些地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劳动分工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这些地区的经济从属于西方国家,而非优势互补或区域经济合作,故B、D两项错误。
3.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印度被英国侵略殖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相比于土耳其、俄国等国家,英国带去的是更加先进的技术,有利于印度的近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手段与在非洲、拉美相比更加多样化,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故选A项。
5.A
6.D 解析:材料“葡萄牙最早占据巴西”“葡萄牙在对荷兰的战争中胜出后才扭转这个局势,荷兰当局其后将巴西交还给葡萄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对外殖民扩张以及与荷兰之间的殖民斗争,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葡萄牙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排除A、B、C三项。
7.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亚非拉人民掀起了独立的浪潮,捍卫民族和国家主权,故B项符合题意。
8.A 解析:根据题干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经过30多年的斗争,拉美许多国家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故A项正确。
9.B 解析: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拉美大量人口死亡,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人口锐减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原因,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
10.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此时控制拉丁美洲的是西班牙,故选C项。
1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故D项符合题意。
12.B 解析:根据材料“从哥伦比亚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再到秘鲁和玻利维亚,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可以判断“他”是玻利瓦尔,故选B项。
13.C 解析:材料“这里展出的新机器虽然多,但拉丁美洲每分钟发生的革命比他在这里看到的新机器还多”强调的是拉丁美洲正在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故C项正确。
1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拉丁美洲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薄弱,导致了保留有太多的封建因素,同时,因为列强的侵略,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项。
15.D 16.C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有利条件:开放的民族性格、先进的技术、宗教信仰自由(思想开放包容)、勇于制度创新、拥有商船和海军。
(5分)
成果:在非洲占有好望角;在亚洲占有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在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
(任举一例即可,2分)
(2)主要意义: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1分)
同: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进行了殖民扩张。
(2分)
异:荷兰以商业立国,英国以工业立国。
(2分)
18.答案:
(1)原因: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
实际情况:欧洲殖民者的大肆杀戮和奴役是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基本灭绝的根本原因。
原因:作者站在殖民者的立场上为殖民主义辩护。
(2)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
19.答案:
(1)原因: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动力:获得高额利润。
(2)影响: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
20.答案:(1)理解:英国的殖民侵略与扩张给印度等亚洲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将其纳入世界市场,刺激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了亚洲的觉醒,使其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
(2)特点:传统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业发展受到阻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
具有依附性。
影响:非洲人民掀起了反抗斗争;非洲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破坏了非洲地区经济发展;非洲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