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础共识和理论范式述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础共识和理论范式述评
张立国
【期刊名称】《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年(卷),期】2024(9)1
【摘要】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兴盛于20世纪70-80年代,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
制度主义呈鼎足之势,共同构成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谱系的支柱。
它脱胎于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经历了政治科学的实证研究和行为主义运动的洗礼,
受博弈论等经济和社会理论的影响,坚持将个体视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单位,将制度视
作一种可供选择的人为设计方案和最优对策。
在长期遭遇诸多批评和挑战的过程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逐渐形成与其他制度主义范式的融合趋势,呈现为一种具有成长
态势的理论和相对开放的研究范式。
但就理论和实践的解释力而言,理性选择制度
主义还需要回答制度本身是什么等根本问题,才能进一步彰显制度及其理论的价值。
【总页数】9页(P34-42)
【作者】张立国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相关文献】
1.对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另一种理性主义解释——国际制度中的"自为其事"权力理论述评
2.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词典理论研究范式——《当代词典范式演进的后现代主义精神》述评
3.当代西方政治科学最新进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
4.监察委员会进一步制度化建设研究——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
5.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词典理论研究范式——《当代词典范式演进的后现代主义精神》述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