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培训及考证 12.7 考点七 装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7 考点七装配体
在【装配体】中,我们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组装,即通过零件之间的【配合】,将零件或子装配体组合在一起,相当于在SOLIDWORKS中模拟零件的安装。
在【装配体】中,可以观察零件的运动情况。
通过各种检测工具,我们可以对装配体中的零件进行优化。
图12.7.1 装配体
方法一:点击【新建】,创建装配体。
图12.7.2 创建装配体
方法二:点击【从零件/装配体制作装配体】
图12.7.3 创建装配体12.7.1 插入零部件
图12.7.1.1 插入零部件
图12.7.1.2 插入零部件
注意:装配体的第一个零部件是固定的;建议放置第一个零件时,直接点击,即是把零件原点与装配体原点对齐放置。
12.7.2 移动/固定零部件
移动与旋转
1. 鼠标操作
左键——移动零部件右键——旋转零部件滚轮——放大缩小装配体
2. 装配体【工具栏】→【移动零部件】
图12.7.2.1 移动零部件
图12.7.2.2 设置参数
固定与浮动
固定的零部件不能在装配体中进行移动及旋转操作。
浮动的零部件则可以自由移动、旋转。
12.7.3 配合
拖放到装配体中的零件是完全自由的,可以任意移动和旋转。
通过【配合】可以定义零件的位置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配合关系包括:
1. 标准配合;
2. 高级配合;
3. 机械配合。
图12.7.3.1 配合
标准配合包括:
【重合】、【平行】、【垂直】、【相切】、【同轴心】、【锁定】、【距离】、【角度】。
图12.7.3.1 标准配合
图12.7.3.3 配合效果
12.7.4 利用草图/基准面添加配合
案例教学:万向节模型
图12.7.4.1 万向节模型
步骤一:新建装配体文件,如图所示插入配置零件【12.7.4.1.SLDPRT】——【12.7.4.9.SLDPRT】。
图12.7.4.2 插入零部件
图12.7.4.3 零部件
步骤二:定位基准体,将【12.7.4.1.SLDPRT】的三个基准面对应装配文件的三个基准面添加重合关系。
图12.7.4.4 定位基准体
图12.7.4.5 添加配合
步骤三:配合,将【12.7.4.2.SLDPRT】、【12.7.4.3.SLDPRT】、【12.7.4.4.SLDPRT】装配在一起添加配合关系。
图12.7.4.6 配合
【12.7.4.6.SLDPRT】添加配合关系。
图12.7.4.7 配合
图12.7.4.8 配合
图12.7.4.9 配合效果
添加配合关系。
图12.7.4.10 配合
步骤六:点击插入零部件,选择零件【12.7.4.9.SLDPRT】,在下方配置一栏选择【Short】,插入短轴,选中【短轴】按住【CTRL键】同时拖动零部件可以复制该零部件。
配合,将步骤五装配好的零件和【12.7.4.7.SLDPRT】、【12.7.4.9.SLDPRT(短轴)】添加配合关系。
图12.7.4.11 插入零部件
图12.7.4.12 配合
步骤七:配合,将步骤六装配好的零部件和【12.7.4.1.SLDPRT】添加配合关系,完成装配。
图12.7.4.13 重合-完成装配
案例练习:
1. 要求:新建装配体文件,插入配置零件【1
2.7.4.10.SLDPRT】——【12.7.4.12.SLDPRT】。
根据所给工程图,为零件添加正确的配合。
图12.7.4.14 工程图
2. 要求:新建装配体文件,插入配置零件【12.7.4.1
3.SLDPRT】——【12.7.
4.18.SLDPRT】。
根据所给视图,为零件添加正确的配合。
图12.7.4.15 零件
图12.7.4.16 装配细节
12.7.5 设计分析与优化
【干涉检查】可以检查装配体中的零件相互间是否存在干涉。
图12.7.5.1 干涉检查
图12.7.5.2 设置参数
【间隙验证】验证零部件间的间隙。
图12.7.5.3 间隙验证
图12.7.5.4 设置参数
【碰撞检测】可以检查装配体在运作过程中零部件是否有碰撞。
图12.7.5.6 碰撞检测
【零件优化】为了防止两零件的碰撞,为零件添加圆角。
图12.7.5.7 零件优化
例:利用【碰撞检测】功能测量该装配体的极限角度。
要求:打开配置文件【12.7.4.3.SLDASM】测量两极限位置【A】、【B】的值。
图12.7.5.8 测量
图12.7.5.9 测量A、B角度
图12.7.5.10 装配模型
12.7.6 替换零部件
替换零部件可以将两个具有相似特征的零件进行替换。
要求:将图中零件【12.7.4.22.SLDPRT】替换成零件【12.7.4.23.SLDPRT】。
图12.7.6.1 替换零部件
图12.7.6.2 替换效果
12.7.7 爆炸视图
创建爆炸视图的方法:
1.选择需要移动的零部件;
2.设定方向和距离数值或直接拖动箭头移动所选零部件。
图12.7.7.1 爆炸视图
图12.7.7.2 爆炸效果
图12.7.7.3 爆炸参数爆炸视图的每一步移动最好按照拆装步骤分解!
图12.7.7.4 爆炸效果
12.7.8 爆炸直线草图
爆炸直线草图直观地显示了零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顺序。
图12.7.8.1 爆炸直线草图
图12.7.8.2 步路线布置
图12.7.8.3 步路线图
12.7.9 解除爆炸
在爆炸视图中右键点开快捷菜单,点击解除爆炸,便可反回正常视图。
图12.7.9.1 解除爆炸
12.7.10 动画爆炸
1. 在配置树中找到【爆炸视图】,右键点击【爆炸视图】出现快捷菜单,选择【动画爆炸】即可播放。
图12.7.10.1 动画爆炸
解除爆炸状态下亦可播放【动画爆炸】。
图12.7.10.2 动画控制器
2.点击图形区域左下角处的【运动算例1】进入动画编辑。
图12.7.10.3 运动算例
图12.7.10.4 运动算例控制器
3. 点击【动画向导】,选择【爆炸】,设定好参数即可生成爆炸动画。
图12.7.10.5 动画向导
12.7.11 考点总结
●创建装配体
如果已经打开零件,新建装配体时可直接导入;
第一个导入的零件将会是固定状态。
●添加零件间的配合
注意选择正确的点、线、面进行配合,不同实体间的配合得到的效果不通。
●装配体与子装配体的关系
在装配体中创建子装配体;子装配体的刚性/柔性设置;
●学会检验装配体是否存在问题,对零件进行优化
【间隙验证】、【干涉检查】、【碰撞检测】。
●创建爆炸视图,绘制爆炸直线草图绘制装配体的爆炸图
制作爆炸视图时,注意爆炸的顺序,以便制作爆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