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的勘察和地基处理浅析6-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1≤3㎡,布置2个钻孔;基础面积>3㎡≤5㎡,布置3个钻孔;基础面积>5㎡,布置5个钻孔 。

钻孔深度的确定:勘察孔的深度应大于或等于三倍预估基础宽度(桩径)。圈孔深度应达到主孔所 见溶洞底板岩层以下3—5米的深度。


(3)施工阶段的勘察要点:
勘察手段:现场验槽,钎探、补钻,建立岩溶模型等。 岩溶地基特点决定了详勘阶段不能完全的查明岩溶特征,要针对地基基础施 工中揭示的岩溶现象进行工作,结合上部结构进行最后的把关处理。 岩溶发育微弱的场地和地基,钎探是最直接的手段; 岩溶发育中等到强烈的场地和地基,进行补钻孔等施工阶段的勘察。 1)某高架桥工程:有一个孔桩,施工深度15米左右,地质人员已经验完底, 且钢筋笼已经放下,商混车已经到现场准备浇灌,偶然听到施工人员 讲,桩壁有一个0.20米的洞,工程负责人亲自下到桩底检查,发现桩孔中有 冷风吹出,判断桩端下面有溶洞,不同意浇灌。暂先将钢筋笼吊起,用导 管往桩壁洞中灌混凝土,两车砼灌进洞内不见踪影,扩开0.20米的洞后, 发现桩底、桩的四周是一个大溶洞,险些发生大事故。 主要工程负责人、单位技术老总,要亲自经常性检查的工地现场,解决实际 问题,对地基情况不明,不能轻易处理。


六、岩溶地基的处理
1、岩溶的危害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溶洞(土洞)发育,地下水丰 富,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 选型和施工质量及安全。溶蚀岩 石的强度大大降低,基础费用加大。 岩溶对建筑物的危害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岩溶塌陷,影响建筑场地的选址和整体安全; 2)洞隙发育,使地基基础全部或部分悬空,导致地基基 础的处理困难。 3)岩溶孔洞和岩溶空洞、裂隙发育,导致岩体强度被破 坏,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基岩面起伏高差大,地基均匀性 差,建筑物开裂、变形。 4)岩溶水的流通将产生侵蚀作用,形成土洞等,影响建 筑物的使用安全。
四、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选择





岩溶地基从土基到岩基,它给不同类型、不同安全等级的建(构)筑物,提供了多种可选 择的地基持力层与基础形式。 均匀性粘土地基以及溶孔、溶隙地基,一般建筑物,各种地基基 础方案均易施工,费用 低,不需作地基处理,但需排除土层中发育土洞的可能性。 不均匀粘土地基与溶洞地基,在确定地基基础方案时,须考虑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一般 均需加以适当的地基基础处理。 岩溶地基一般采用条形基础、独(桩基)础及条一桩联合基础,不宜采用预制桩基。 常见的地基基础组合有以下几种类型, I、独(桩)基+溶蚀裂隙:在基槽底有面积小于1/3的的楔型溶沟、溶隙,且以竖向发育 为主,该地基易处理,费用小,对基础与施工无较大的不良影响。 2、独(桩)基+竖向溶沟:在基槽中部、或者一侧,有宽度、深度均较大的竖向溶沟, 对基础的稳定性影响大,处理难度受溶沟宽度与深度及基槽断面积内所占比例决定,可视 具体情况作作地基与基础两部分处理。 3、独(桩)基 +单向石芽:特别是陡倾斜、软硬相间、有软弱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岩层,需要 验算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一般凿掉石芽一定深度处理。 4、独(桩)基 +溶蚀斜面:一般采用放阶处理,但当基础底断面内高差较大时,需结合 实际情况具体处理。 5、条基+起伏型石芽地基,因地基不均匀,故需进行处理。一般采用褥垫层或换填处 理。但荷载大时,可以以石芽作支墩或清除溶沟中粘土填混凝土作条形基础。 对于单向与突变形石芽地基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清除、回填、放阶、桩抬等综措施:
岩溶地基的处理,应该根据地基的类型和建筑物特征,按岩溶发育程度来考虑,且 要考虑岩溶的发展性、地下水流的腐蚀性等因素。 溶孔地基:一般根据溶孔的发育多寡及充填物情况,降低岩体承载力处理。 溶隙和溶洞地基:处理措施和方法有跨越、避让、支撑、揭穿等。 1)跨越: 当溶洞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物松软,基础处理工程困难、耗资巨大,或者溶洞虽 小但水流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梁跨、板跨、改变基础位置等形式跨 越岩溶地段,关键是可靠支撑点。 A、失败的跨越 某市政道路:发现一个岩溶管道天窗,平面尺寸约1.2×1.00m,竖向呈“S”形,直 达岩溶管道,人可以上下,施工人员未同设计勘察单位协商,仅用一块石块盖住天 窗 口,就在上面回填路基碎石等15.00m左右,在道路即将竣工通车,该路段突然发 生塌陷,陷坑直经达25.00m,塌陷坑底见有岩溶管道流水,随后道路人行道上电信 检查井盖板塌进坑底岩溶管道中,堵塞流水,造成上游岩溶洼地积水快迅升高3.00 米左右,洼地中住房,数百人转移。有关人员到现场,督促施工单位尽快疏通堵塞 的岩溶通道,在施救方案未充分考虑 的情况下,日夜施工,3天后将电信盖板从岩 溶管道中吊出,一瞬间,如同水库闸门开启,洼地积水沿岩溶管道直泻而下,将位 于出口处的氧气厂淹没,一个“跨越处理”造成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处理:大开挖塌陷段,设置钢筋混凝土箱涵接通岩溶管道,再回填路基。 B、成功的跨越:湘雅园高层区处理:
贵州岩溶地基的勘察和处理方法
一、前言: 二、场地和地基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 三、岩溶地区的地基类型 四、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选择 五、岩溶地区的勘察 六、岩溶地基的处理 七、需要解决问题 八、结束语

一、前言
我国的可溶岩分布很广,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三 分之一,其中以云南、广西、贵州分布最广。 见下照片 4《中国岩溶分布区》: 贵州省的可溶岩分布较广,约有70%的面积是可溶岩,从震旦系到三迭 系地层都有。可溶岩在岩溶作用下,形成了贵州特有的岩溶地貌,有岩 溶公园省之称。 岩溶现象:它具有利一面,能够形成自然景点,广西桂林的山水、云南 的石林、贵州的织金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见下照片5-6、织金洞和金阳石林照片。 岩溶的存在,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地面塌陷,地基失 稳,基础下沉,房屋开裂等。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建筑场地的使用和安 全,见下照片7-9 下面就贵州岩溶地基的勘察及处理方法,做一下交流。

三、岩溶地区的地基类型:






岩溶地基是指以可溶岩为地基持力层,且在影响范围内存在岩溶现象,对场地和地基 稳定有影响的地基。 岩溶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地质现象,对于建筑物建设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在可溶 岩地区修建建筑物时。应考虑岩溶的危害,评价其影响程度,才能决定合适的建筑物 结构形式和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地基一般从地表往下由粘土(地基)+石芽(地基)+溶蚀(地基)构 成,各地基单元一般特点如下。(见下插图一) 1、粘土地基:以粘土为持力层,在整个基槽中或受力层范围内无基岩出露, 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与粘土层厚度等能特征,地基不需作变形处理时为均匀粘土地 基,否则为不均匀粘土地基。多分别在盆地中心、宽大溶蚀洼地中。 2、石芽地基:场地中石芽与粘土交替分布,基槽中基岩时有出露,但出露比例变化 很大。根据石芽分布组合形态又分为单向型、突变型与起伏型三个亚地基单元。 (1)单向型石芽地基:在基础范围内,石芽岩面在整体趋势上向一个方向抬升或下 降。这类地基多分布在斜坡坡脚和岩溶洼地中。金麦小区7+8组团。 (2)突变型石芽地基:在场地和地基中,极不均匀地分布有孤立高耸的石芽或窄而 深的 裂隙状溶洞、溶槽,这类地基多分布在坡顶、分水岭与溶蚀槽谷中。 (3)起伏型石芽地基:地基中石芽较为有序的起伏分布。 见附录石芽地基照片
溶洞人家(织金县城)
溶洞塌陷-房屋开裂(冒沙)
地表塌陷房屋开裂(冒沙)
溶洞塌陷造成房屋垮塌(冒沙)
二、岩溶场地和地基发育程度划分
发育程度:可划分三类: 1)岩溶微弱发育;相当于三级(简单)场地和地基,岩 溶一般沿一个方向发育,竖向为主;基岩面相对高差小 于2.0米,钻孔见洞隙率小于10%或者线岩溶率小于5%。 2)岩溶中等发育;相当于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和地 基,岩溶沿二个方向发育,溶洞隙一般有充填;基岩面 相对高差2.0-5.0米,钻孔见洞隙率10%-30%,线岩溶率 小于5-20% 。 3)岩溶强烈发育;相当于一级(复杂)场地和地基,地 表见较多岩溶塌陷、落水洞、泉眼,岩溶沿三个方向发 育,洞穴充填;基岩面相对高差大于5.0米,有暗河、岩 溶管道、竖向溶洞等,溶洞隙一般无充填,钻孔见洞隙 率大于30%或者线岩溶率大于20%。
五、岩溶地区的勘察





岩溶地基勘察主要查明各种岩溶形态的规模、密度及分布规律,岩石 顶部土体的厚度、地下水的循环交替规律等,对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和 地基的稳定性作出确切的评价。 针对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遵循由面到点,由疏到密的原则,多种手 段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划分为:一是规划与选址的初勘阶段;二是 设计施工图的详细阶段;三是地基基础施工中的补充施工阶段。 要查明各个地基单元。单一的钻探点勘探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岩溶地 基。由此,常致勘察剖面与实际地质情况产生偏差,很多问题留到施 工勘察中去解决,或在施工中边开挖边揭露边处理,使得岩溶地基勘 察的后期服务工作量较大,勘察工超前指导性差。故靠单一的钻探手 段是不行的,必须综合考虑其它勘测手段,如物探与钻探的结合等来 解决。 物探方法:主要有高密度多极电法勘探、地质雷达、浅层地震、高精 度磁法、声波透视(CT)、重力勘探等。必须注意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 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对比判译。 如地质雷达,一般扫描深度达100米,划分精度可达I厘米,它的探测 过程是连续扫描,对地形态反映非常完整,在解译评价过程中只需极 少量技术钻孔即完成整个地基勘察,对不均匀、不连续的岩溶地基勘 察非常有力。
岩溶地区的地基模型




3、溶蚀地基:根据岩石溶蚀程度不同,可以分三个地基单元。 (1)溶孔地基:岩体中溶蚀孔洞直径小于0.50m,溶孔是一种经常 被忽略的岩溶现象。溶孔常在岩石中密集出现,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岩 溶。其形态多为针眼、豆状和蜂窝状,多数无充填。溶孔带来的工程 地质问题,主要是大幅度降低岩体承载力,按发育程度分为强、中、 弱三个亚地基单元。 (2)溶隙地基:是岩溶地基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地基单元。它在地 基受力范围内其溶蚀形态为溶隙、溶沟、溶槽,溶隙宽度一般小,竖 向深度较大,延长较远,按发育程度分强、中、弱三个亚地基单元。 (3)溶洞地基:在地基应力作用范围内发育有长、宽,高三维几何尺 寸皆大于或等于0.50米的溶蚀空间,它可以是全充填、半充填或无充 填的洞穴。按发育程度分强、中、弱三个亚地基单元。 划分指标:强烈:大于30%;中等:10-30%;弱:小于10%。 见附录溶孔地基、溶隙地基、溶洞地基照片




(2)详勘阶段的勘察要点
勘察手段:工程钻探为主,结合岩体波速、跨孔声波测试,以及钻孔摄像、CT成像等物探方法。 由于工程的单体位置及工程性质已经确定, “有的放矢”的布置勘察工作。研究地下岩溶形态为 重点,要针对工程特征,查明每个具体基础部位地基的情况,供设计人员使用,地基稳定性成为重 点。 钻孔布置: 岩溶微发育场地:拟建物安全等级二级及其以下,单独基础按隔一柱、二柱一孔布置勘探孔,条形 基础沿承重墙基础轴线隔一个开间或6-12m布孔。 岩溶中等发育场地:按一柱一孔布置勘探孔。遇溶洞是否圈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不圈孔:① 规范中所规定的不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溶洞类型; ②顶板岩石完整,其 厚度等于或大于三倍预估基础宽度或三倍预估桩径,且完整岩石大于5.0m,③ 溶洞顶板岩层厚度 不满足要求,需要进一步加深孔深。
岩溶强烈发育场地:钻孔布置按预估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面积≥1㎡,布置一个钻孔;基础面积

中国岩溶分布图
贵州织金洞照片(石笋、石花)


照片4
溶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目前已勘察洞内长度达 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洞最宽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 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最高的达70米,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


2、岩溶地区的勘察阶段
(1)规划和初勘阶段的勘察要点 勘察手段:地面工程地质调查为主,少量物探、钻探。 对岩溶的发展阶段、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对场 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 新城新区、坝址 、桥隧、大型厂矿及小区等工程,应该有工程地质专 业知识的人员参与规划选址工作,调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可溶岩石的分布,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特征。划分建筑适宜区和不 适宜区,重点应以地表和地下岩溶形态为重点,避开地面塌陷、落水 洞,地下岩溶管道,地下暗河等大型岩溶强烈发育地带。 某个组团:建设规划方案等已经批准,单体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偶然 机会知道该工作,建设调整总体方案,避开场地的稳定性差、岩溶强 烈发育地段。见15组团总图。 勘察工作量应该选择可能受岩溶影响的地段布置,如可溶岩与非可溶 岩都接触带、断裂构造带、岩溶水富集及排泄带,串珠状落水洞和地 下暗河的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