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方新佩
来源:《艺术评鉴》2023年第24期
作者简介:方新佩(198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成果之一,项目名称:活态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的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XSP21YBC038。
【摘要】江永女书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专家学者对女书文字及书法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女书音乐方面的研究较少,江永女书音乐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其遗存现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新时代、新技术、新理念,探索女书音乐保护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又神秘的奇葩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
【关键词】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4-0051-06
江永女书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
江永女书音乐是女书在吟诵或吟唱时产生的,大多数文字是被阅读的,而女书这种奇特的文字是采用吟诵和吟唱的方式来表达,女书音乐也就由此产生,它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演唱技巧,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少,江永女书音乐的观众数量和传承人数逐渐减少,很多人认为女书只是一种流传于妇女之间的文字,与音乐没有关系,说明多数人对于江永女书的了解是极为不足的。
对于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一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据调查发现,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人主要集中于老一代的女书艺人中,目前在为数不多的女书传承人中,能够吟诵和吟唱女书的传承人凤毛麟角,人们能够在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里看到的有传承人胡美月老人,较为年轻的女书传承人胡欣,每年暑假,他们也为年轻一代的女书爱好者进行女书写作培训,为女书的当代传承作出贡献。
而对于女书音乐演唱,大家学习热情较低。
此外,江永女书音乐的文献和资料较为匮乏,对于其历史和发展过程的记录和研究不足,这也给江永女书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例如,应该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文化价值宣传,提高其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地位。
同时,应该加强江永女书音乐的非遗保护工作,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和传承。
此外,还可以探索江永女书音乐的现代表现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种传统艺术形式。
一、江永女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一)江永女书音乐的历史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位于湘南山区,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
这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孕育了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关于女书的起源,流传有两个民间传说。
一个讲述了胡玉秀,一个年轻姑娘来自上江圩荆田村。
她拥有出色的品德与才华,在被皇帝看中后成为皇妃。
在进宫之前,為了能够与家人交流感情,她创造了一种类似蚂蚁的文字,即后来的女书。
另一个故事关于九斤姑娘,她出生于桐口村,重达九斤。
年幼时,以她精湛的女红技艺和动人的歌声受到周围姑娘的喜爱。
为了促进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九斤姑娘创造女字,使姐妹们能够更方便地写信、编歌、表达情感。
据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庆福教授《女书文化研究》一书中介绍:“20世纪50年代,江永县上江圩葛潭村女书老人胡慈珠创作的一首《蚊形字歌》(又称《女书之歌》)。
”女书可以说是被传承人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就像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诗经》,以演唱的方式呈现。
江永女书音乐的有关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民国二十年七月和济印刷公司刊印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上册“花山条”。
江永女书音乐在江永县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传。
由于女书创作者为女性,因此江永女书音乐常出现于各种女性活动中。
女性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拿着扇面、巾帕、纸面吟诵自己的情感,将女书音乐融入她们的生活中。
此外,在许多民俗活动和节日中,江永女性也会唱江永女书来调节气氛,例如在婚嫁仪式和七夕节等民俗活动中。
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长辈传授给晚辈演唱,这种传承方式相对单一。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建设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人们纷纷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导致对女书音乐的关注逐渐减少。
虽然有少数专家致力于女书文字研究,但对女书音乐的传播却鲜有人关注。
因此,江永女书音乐至今濒临失传的危险。
(二)江永女书音乐的现状
目前,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受到其他娱乐方式的冲击,江永女书音乐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
其次,由于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娱乐方式,因此,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人数也逐渐减少。
最后,江永女书音乐的市场需求不足,很难得到支持和资助,这也影响了江永女书音乐的发展。
尽管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江永女书,但对于江永女书音乐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传承和保护方面仍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首先,江永女书音乐的资料保护工作还需加强。
目前存世的江永女书音乐作品数量有限,且多数已经残缺或缺失。
对于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保护和修复,避免进一步破坏和流失。
同时,应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后续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资料基础。
其次,在传承方面,江永女书音乐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当前,对于江永女书音乐的研究和传承主要依靠一些专业学者和文化爱好者自发开展,且学校和社区等公共场所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的教育和推广。
因此,应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普及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和爱好者,推动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传播不强也是江永女书音乐的现状问题。
由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地域性和民间性质,长期以来其在文化市场上的认知度和传播度都相对较低。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江永女书音乐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江永女书音乐,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如通过网络平台、音乐节等方式推广江永女书音乐,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此外,还需要加强江永女书音乐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和创新,推出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感的作品,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分析
(一)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并不乐观。
据了解,目前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人数已经非常有限,而且传承人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18)》的数据,截至2018年,江永女书音乐传承人数仅有2人,已经进入“濒危”状态。
此外,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物资也十分有限。
根据湖南省文化厅编写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卷)》记载,江永县戏剧博物馆是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的主要场所之一,但是其展品也十分有限。
博物馆内的展品主要包括江永女书音乐演唱服装、梳妆饰品、唱本等少量物品。
而关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录音、录像等遗存资料则更加稀缺。
目前能够找到的江永女书音乐相关资料主要来自文献记载和口述传承。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的原因分析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江永女书音乐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就面临着很大困难。
江永女书音乐的演唱技巧独特,传承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传承人年龄较大,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娱乐方式的
出现,江永女书音乐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市场需求也随之下降。
最后,江永女书音乐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支持,很难得到资助和保护。
综上所述,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资料保护、传承现状、社会认知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对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保护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资料主要分布于当地的文化机构和私人收藏中。
但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珍贵的资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保存。
江永女书音乐的发源地相对较小,文化机构和保护机构的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女书音乐乐谱的收集和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收集、整理和保护江永女书音乐的相关资料。
同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收藏资料的监管,防止其非法流失或毁损。
此外,还应当增强公众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江永女书音乐的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保护合力。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江永女书音乐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2.传承现状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现状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缺乏时间和兴趣去学习和传承江永女书音乐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新潮的娱乐形式,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
其次,传承过程中的师徒制度逐渐式微,导致传统技艺的传承受阻。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和家庭结构变迁,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受到影响,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学徒或传人,使得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的官方政策也缺乏对江永女书音乐传承的重视和支持,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
在文化保护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江永女书音乐等传统文化藝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因此,为了有效传承和保护江永女书音乐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包括政府、文化机构、传统艺术团体,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应当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传统艺术普及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建立健全的传承机制,保护好每一位传承者的传统技艺,确保江永女书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3.社会认知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社会认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传承和保护工作。
许多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现象源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发源地相对偏远,使得其在社会上的曝光度较低。
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人对于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认知程度也较为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首先,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展览,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江永女书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调动人们的兴趣。
其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开展线上宣传,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接触江永女书音乐。
最后,还可以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研究和推广,通过出版专业书籍、录制纪录片等方式,深入挖掘其艺术内涵和历史渊源,从而引导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江永女书音乐。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逐步提高社会对江永女书音乐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为其传承和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文化传播方面
笔者选取女书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5首民歌,针对江永县女书村村民对女书音乐的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数据表明,18—35岁的青年人对女书民歌作品的掌握数量太少;年龄越大的村民掌握女书民歌作品的数量越多。
因此,女书音乐文化在发源地江永县女书村的传承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娱乐文化的多元化,“女书”音乐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受到很大冲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女书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多彩的风格、亲切朴实的情感表达和美好的生活追求,极具感染力。
笔者通过对永州市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湖南科技学院学生进行调查,所选学生按照音乐、文科、理工科三类进行抽查,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5个班,每个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共抽取90名学生进行女书音乐的感兴趣程度调查,从反馈数据来看,48%的音乐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学习感兴趣。
文学类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感兴趣的较少,而理工类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女书民歌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传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最后,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传播不强也是江永女书音乐的现状问题。
由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地域性和民间性质,长期以来其在文化市场上的认知度和传播度都相对较低。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江永女书音乐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江永女书音乐,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如通过网络平台、音乐节等方式推广江永女书音乐,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此外,还需要加强江永女书音乐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和创新,推出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感的作品,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分析
(一)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并不乐观。
据了解,目前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人数已经非常有限,而且传承人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18)》的数据,截至2018年,江永女书音乐传承人数仅有2人,已经进入“濒危”状态。
此外,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物资也十分有限。
根据湖南省文化厅编写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卷)》记载,江永县戏剧博物馆是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的主要场所之一,但是其展品也十分有限。
博物馆内的展品主要包括江永女书音乐演唱服装、梳妆饰品、唱本等少量物品。
而关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录音、录像等遗存资料则更加稀缺。
目前能够找到的江永女书音乐相关资料主要来自文献记载和口述传承。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的原因分析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江永女书音乐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就面临着很大困难。
江永女书音乐的演唱技巧独特,传承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传承人年龄较大,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出现,江永女书音乐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市场需求也随之下降。
最后,江永女书音乐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支持,很难得到资助和保护。
综上所述,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资料保护、传承现状、社会认知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对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保护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资料主要分布于当地的文化机构和私人收藏中。
但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珍贵的资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保存。
江永女书音乐的发源地相对较小,文化机构和保护机构的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女书音乐乐谱的收集和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收集、整理和保护江永女书音乐的相关资料。
同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收藏资料的监管,防止其非法流失或毁损。
此外,还应当增强公众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江永女书音乐的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保护合力。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江永女书音乐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2.传承现状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现状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缺乏时间和兴趣去学习和传承江永女书音乐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新潮的娱乐形式,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
其次,传承过程中的师徒制度逐渐式微,导致传统技艺的传承受阻。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和家庭结构变迁,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受到影响,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学徒或传人,使得
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的官方政策也缺乏对江永女书音乐传承的重视和支持,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
在文化保护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江永女书音乐等传统文化艺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因此,为了有效传承和保护江永女书音乐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包括政府、文化机构、传统艺术团体,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应当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传统艺术普及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建立健全的传承机制,保護好每一位传承者的传统技艺,确保江永女书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3.社会认知方面
江永女书音乐的社会认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传承和保护工作。
许多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现象源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发源地相对偏远,使得其在社会上的曝光度较低。
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人对于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认知程度也较为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首先,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展览,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江永女书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调动人们的兴趣。
其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开展线上宣传,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接触江永女书音乐。
最后,还可以加强对江永女书音乐的研究和推广,通过出版专业书籍、录制纪录片等方式,深入挖掘其艺术内涵和历史渊源,从而引导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江永女书音乐。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逐步提高社会对江永女书音乐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为其传承和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文化传播方面
笔者选取女书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5首民歌,针对江永县女书村村民对女书音乐的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数据表明,18—35岁的青年人对女书民歌作品的掌握数量太少;年龄越大的村民掌握女书民歌作品的数量越多。
因此,女书音乐文化在发源地江永县女书村的传承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娱乐文化的多元化,“女书”音乐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受到很大冲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女书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多彩的风格、亲切朴实的情感表达和美好的生活追求,极具感染力。
笔者通过对永州市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湖南科技学院学生进行调查,所选学生按照音乐、文科、理工科三类进行抽查,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5个班,每个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共抽取90名学生进行女书音乐的感兴趣程度调查,从反馈数据来看,48%的音乐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学习感兴趣。
文学类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感兴趣的较少,而理工类
专业学生对女书民歌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女书民歌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传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最后,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传播不强也是江永女书音乐的现状问题。
由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地域性和民间性质,长期以来其在文化市场上的认知度和传播度都相对较低。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江永女书音乐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江永女书音乐,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如通过网络平台、音乐节等方式推广江永女书音乐,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此外,还需要加强江永女书音乐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和创新,推出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感的作品,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调查分析
(一)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并不乐观。
据了解,目前江永女书音乐的传承人数已经非常有限,而且传承人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18)》的数据,截至2018年,江永女书音乐传承人数仅有2人,已经进入“濒危”状态。
此外,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物资也十分有限。
根据湖南省文化厅编写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卷)》记载,江永县戏剧博物馆是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的主要场所之一,但是其展品也十分有限。
博物馆内的展品主要包括江永女书音乐演唱服装、梳妆饰品、唱本等少量物品。
而关于江永女书音乐的录音、录像等遗存资料则更加稀缺。
目前能够找到的江永女书音乐相关资料主要来自文献记载和口述传承。
(二)江永女书音乐遗存现状的原因分析
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江永女書音乐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就面临着很大困难。
江永女书音乐的演唱技巧独特,传承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传承人年龄较大,缺乏年轻传承人的接替。
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出现,江永女书音乐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市场需求也随之下降。
最后,江永女书音乐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支持,很难得到资助和保护。
综上所述,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资料保护、传承现状、社会认知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对江永女书音乐的遗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保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