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音乐与手风琴交融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疆音乐与手风琴交融之美
发表时间:2018-07-23T18:16:20.1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作者:张译丹
[导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族音乐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疆音乐,以它热情洋溢、赋予动感、独具特色的姿态在各类民歌之中独树一帜。

该论文中,笔者将手风琴的激情昂扬融入新疆音乐的独特韵味中,对新疆音乐与手风琴的交融之美进行总结、探索,以期能激发读者更多的创新意识。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族音乐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疆音乐,以它热情洋溢、赋予动感、独具特色的姿态在各类民歌之中独树一帜。

该论文中,笔者将手风琴的激情昂扬融入新疆音乐的独特韵味中,对新疆音乐与手风琴的交融之美进行总结、探索,以期能激发读者更多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疆音乐、手风琴、作品演奏、民族音乐
1.新疆音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随着诗句,我们的思绪仿佛重新回到古代西域——那个壮志豪气、美轮美奂的时代。

大多数人眼中的西域,荒凉中带着些神秘,向往中带着些恐惧……就在这样一个被认为荒凉的地方,出现了对中原音乐产生深远影响的乐曲。

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无物可比。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

他们能歌善舞,故新疆有“歌舞之乡”之称。

新疆音乐,是对新疆各地区音乐的一个统称。

这类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结构对称,大多采用七声调式(也有五声调式),常用一些特殊变音:如b7、#1、#2、#4等,使旋律独特而富有变化。

由于节奏律动较快,同时极富舞蹈性与歌唱性。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负盛名。

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主要存在三种音乐调式体系:欧洲音乐、中国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在三种音乐的相互作用下,新疆音乐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2.手风琴历史发展简述
2.1手风琴的起源
手风琴是一件“大众化”的乐器,它构造精密,便于携带。

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多种音色,能够模拟长笛、单簧管、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音色。

它将抒情优美与澎湃激昂融为一体,一人演奏,就可达到小型乐队的效果。

它的这些优越性,为它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人们文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手风琴属于“自由簧气鸣乐器”,从发声原理上,它的前生可追溯到中国古老乐器“笙”。

“中国笙……于18世纪传入俄国,是引起欧洲发明使用自由簧片乐器(包括手风琴、(簧)风琴及口琴)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风琴就是利用自由簧的发声原理,一步步发展、完善而来。

1822年布什曼将口吹的“奥拉琴”加上按钮与手压风箱,将其命名为“汉多林”;1829年维也纳人德米安进一步改进这一乐器,增加了伴奏和弦键钮,将其命名为“手风琴”;1834年,德米安和他的两个儿子制造了更为完善的手风琴;1850年,维也纳音乐家弗兰兹·沃特研制出第一台键钮式半音阶手风琴;1855年,巴黎的布森发明了钢琴式手风琴……早期的手风琴体积很小,表现力有限。

在随后的发展中经不断完善,从而制造出了调性宽泛、表现力丰富的手风琴。

2.2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
手风琴在中国出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公元5~7世纪的隋唐时代,中国已与西域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

在中国,新式音乐的教育首先得从20世纪的“学堂乐歌”开始说起。

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洋音乐理论和相关乐器也逐渐传入中国,如:风琴、小提琴、手风琴、钢琴等。

手风琴在这一时期也为我国音乐做出了一定贡献。

然而,当时的手风琴“构造简陋”,一向被人们所忽视。

随着手风琴的传入,一些手风琴的教科书也被翻译为中文,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与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手风琴在中国逐渐成熟起来。

建国之初,政府给予音乐文化一定的重视,为包括手风琴在内的相关中国音乐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手风琴得到进一步发展与重视。

纵观历史,改革开放为新时期手风琴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局面。

3.新疆音乐与手风琴交融之美
3.1新疆音乐在手风琴中的技巧性运用
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创作技巧和音乐风格涌入中国,使我国作曲家在创作上有了更多的借鉴。

正是在这种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下,诞生一系列具有浓郁新疆音乐风格特点的手风琴作品。

该类作品的特点在于:1、在旋律上采用大众熟悉的新疆民歌、民间乐曲为素材创作而成,或者从其他器乐类作品中改编而来;2.在旋律上,利用新疆民族音乐起伏、对比大等特点,常用四五度跳进、增二度等音程;3.在音色、演奏、技术上模仿新疆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如在手风琴键盘上用轮指来模仿热瓦普的演奏技巧,利用变音器来模仿其他乐器等;4.利用少数民族音乐节奏型,如广泛使用6/8、7/8等节拍和切分音,有变化的贯穿于一首作品始终,表现出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3.2以三首为例探手风琴与新疆音乐的结合之美
《玛依拉》。

玛依拉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由杨文涛改编为手风琴独奏曲。

该曲曲式结构为具有强烈变奏技法的双重三段式。

其节奏为欢快的3/4拍子,有引子、尾声,主题始终贯穿全曲,表现了哈萨克姑娘在舞会上载歌载舞的热情场面。

该歌曲用贝斯的跳跃表现出姑娘活泼开朗的个性、用键盘旋律刻画出姑娘甜美的歌声,两者结合,完美的再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期间,既体现出新疆音乐欢快明朗的旋律、节奏与民族风情,又体现出手风琴独特的音色与“颗粒”感,两者完美交融,使人在听觉上耳目一新。

《帕米尔的春天》。

该曲是一首具有浓郁塔吉克族风格的作品,曲中大量运用塔吉克族特色音调与7/8拍子,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热情洋溢的节日欢庆场面。

该曲为复三部曲式,有一个安静且引人遐想的引子。

首部和中部都是二段体曲式结构,有链接,最后回归主题,令人意犹未尽。

该曲中也有大量跳音、断音、颤风箱、抖风箱等,使音乐极富跳跃感与歌唱性,将民族音乐在手风琴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者你中有我,听之,彼此交相辉映,仿佛在述说一场春日盛大的娱乐宴会。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该曲改编自哈萨克族民歌,旋律优美动听,仿佛一位哈萨克族男子在向他心爱的姑娘唱出自己的心声。

该曲改编之后运用大量轮指表现该歌曲的活泼跳跃与激动浪漫,右手的的节奏型也模仿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冬不拉,使这首具有游牧特色的哈萨克民歌变得更为有趣可感。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还原歌曲本色,还在其中添加了琶音、扫弦、颤音和刮奏等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演奏技法。

参考文献
[1]王翰,《凉州词》选自唐诗三百首.
[2]《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

转引自孟文涛《中国的笙与西洋的簧乐器》,《中国音乐》,1983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张译丹(1993年—),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