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嘉禾一中高二月第一次周考(语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嘉禾一中10-11学年高二11月第一次周考
语文
温馨提示:好成绩缘于好习惯!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鼙.鼓(pí)布衾.(jīn )玉扃.(jiōng )迤俪
..而去(yǐlǐ)
B.钗擘.(bò)修葺.(qì)兰橑.(liáo)踯躅
..不前(zhízhú)
C.聒.噪(guō)联袂.(mèi)坼.裂(chè)未雨绸缪
..(chóumóu)
D.雨霰.(sàn)扁.舟(piān)军饷.(xiǎng)渌.水荡漾(lù)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蒙敝歆羡倒溯竭泽而鱼
B.岑寂振撼坍弛飘瞥难留
C.园寂慰籍琐屑磨肩接踵
D.嶙峋掮客料峭以儆效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竞选总统的演讲中,奥巴马以幽默的语言,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思想赢得了选民热烈的掌声,
其言辞真如空谷足音
....,令人耳目一新。

B.广州市教育局近日组织了一次中学生“学会感恩”演讲比赛,参赛的选手们个个广开言路
....,酣畅淋漓地发挥自己的口才。

C.对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执意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许多知名学者已经发表了精彩的评论,现在鄙人还想
再补充一些愚见,权当抛砖引玉
....好了。

D.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主席台上黄忠老师激情满怀地宣布本校篮球赛即将拉开帷幕,同学们欢呼雀跃,
我也情不自禁地随声附和
....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5月7日的新华社电讯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焕文认为,北京沙尘的源头是国外一些地区冬春季翻耕后裸露休闲的农田。

B.其实,对于孩子的睡眠问题,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社会的呼声看,早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C.每年一到“小升初”的关键时候,众多家长便使出浑身解数,为让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而四处奔忙,演化成愈演愈烈的择校风。

D.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使RNA(核糖核酸)干扰能有效在患者体内的相应部位进行。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

___________。

火箭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

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
了云层。

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②④⑥⑧B.②③⑥⑦C.①③⑤⑧D.①④⑤⑦
二、文言诗文阅读(6—11题为B层次班选做题;12—18题为A层次班选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不幸)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慰问)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觉)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官授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而.母立于兹
B.臣以.供养无主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其制稍异于.前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凄楚的笔调写自己苦难身世以及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境况,为下文上表陈情,愿乞终养作了必要的铺垫。

B.第三段援引朝庭“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感谢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

C.全文以“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

D.文章多用四字句和骈偶句,读起来一起呵成,有助于强化文章的抒情色彩,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

9.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杂诗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10.这首诗是边塞诗吗?为什么?
11.“一夕秋风白发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杨烈妇传
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①陷忭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

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

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②、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时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史。

建中三年,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建中四年叛唐。

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

兵败后,被部将毒死。

②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俘累.其男女累:抓捕
B.侃率之以乘.城乘:凭借
C.率其徒将超.城而下超:越过
D.与古人不殊.也殊:不同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力不足,死焉.,职也贼气吞焉.
B.仓廪皆其.积也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C.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物过盛而.当杀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叛军连下两州,又兵临项城,县令李侃先是“不知所为”,继而又“伤而归”,在妻子杨氏的鼓励下,终于坚定了抗敌之志。

B.在叛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杨氏挺身而出,帮助县令丈夫谋划抗敌对策,激励差吏和百姓抗敌守城,终于取得了项城自卫战的胜利。

C.杨氏向丈夫和差吏、百姓细陈守与不守的利害得失,又让丈夫登城喊话瓦解敌军,关键时刻充分展示了她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D.作者鞭挞了那些平时占城聚财、武装驰骋,关键时刻却“弃其城而走”的守御之臣们,借孔子“仁者必有勇”的名言热情赞扬了杨氏。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⑵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7—18题。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①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注】①游丝:蛛丝。

17.联系全词,简析上阕开头两句表现情感的手法。

18.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思想的市场,就像股票市场一样,总是过火。

某种思想风行起来后,先是得到合理的发扬,接着就过了头,支持者拜倒在“非理性的繁荣”之下,然后就是破灭。

起源于1979年至1980年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30年后,目前正在衰落。

看一看格林斯潘去年出版的《动荡的年代》,你就知道思想环境的变化有多快。

格林斯潘在1987午至2006年期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盛赞金融市场的魔力,斥责呼吁加强监管的人愚蠢。

格林斯潘曾被视为大师,地位无比尊贵,以至于麦凯恩去年提议由格林斯潘领导一个税务改革委员会。

但眼下格林斯潘的声誉正在下滑,而麦凯恩则摇身一变,充当起监管的拥护者。

当思想牛市崩盘时,就会发生这种思想倒戈。

当前的金融危机可溯源到里根——撒切尔时代的三种核心思想: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

近30年来,这三种思想都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增进了繁荣和自由。

但这些思想走过头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一场灾难。

次级抵押贷款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它助长了无力供房者的购房梦想。

2005年4月,格林斯潘称赞次级抵押贷款帮助更多人拥有了住房,称之为“市场反应的代表,推动了我们国家整个历史上金融服
务业的发表”。

作为里根——撒切尔改革的奇袭部队,投资银行家被容许拿他们的银行在这个新市场上押宝,因为监管者和政治家坚定地认为,市场具有神秘的自我调节机能。

其他具有里根——撒切尔时代特征的思想,包括私有化和促进民主等,同样经历了过火阶段。

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最初提出私有化的想法时,被嘲笑为不切实际的梦想。

但英国在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形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

而英国铁路私有化的失败,又产生了反冲作用。

同样,在保守主义时代开始时,海外战争在西方被视为过时的东西。

但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改变了这种情形。

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成功的军事干预行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波斯尼亚、科索沃、塞拉利昂),使英美领导人对于动用武力变得更加随意,过于随意。

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引起的恐怖情绪,将意味着思想的钟摆未来将摆向相反的方向。

促进民主的思想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周期。

苏维埃帝国解体被视为右翼普遍主义(这种主义认为所有人都渴望民主自由的市场制度)的终极证明。

民主全球化的拥护者变得更加自信。

在上世纪80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的政策,到2003年已变异为用武力向中东输出民主的政策。

一种成功的思想再次从合理走到过头,并再次产生了反冲。

大胆的思想投资者现在应该保持警惕。

不久之后,放松监管和促进民主之类的思想又将被看好。

(取材于2009年1月12日《参考消息》)19.对文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源于1979年至1980年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

B.核心思想是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

C.推祟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反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D.政策上对内实行私有化,对外通过动用武力实行民主输入。

20.下列不属于“思想的钟摆将朝相反方向摆动”依据的一项是()
A.曾推动过社会繁荣和自由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30年后,目前正在衰落。

B.英国在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使倡导私有化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

C.被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激励着肆意扩张的海外战争,正受到来自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引起的恐怖情绪的困扰。

D.上世纪80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促进民主的政策,在2003年变异为用武力向中东输出民主的政策后,再次产生了反冲。

2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A.麦凯恩由支持放松监管到充当监管的拥护者,正是某种思想走过了头从而走向反面的一个具体表现。

B.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思想都经历了开始时的被嘲笑,风行起来后的发扬、过火直到破灭的过程。

C.目前世界上加强监管和遏制民主之类的思想正处上风,相信不久之后,放松监管和促进民主之类的思
想又将被看好。

D.每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并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走向相反的方向。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

一方阳光
⑴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

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

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

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

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⑵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

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

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

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⑶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

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

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

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⑷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

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

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⑸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

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

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

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⑹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⑺她的脚是冻伤的。

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

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

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⑻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

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

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

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

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⑼“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

”我站起来,推她的肩。

母亲
低头含笑
..,摇摇头。

⑽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

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

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⑾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⑿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⒀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

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

梦中的我躺在母
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

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

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⒁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

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

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

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⒂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

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⒃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

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⒄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

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

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⒅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⒆母亲放开手凝视
..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22.①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②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
23.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1)含笑:
(2)凝视:
24.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
25.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

26.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默写题
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山,“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在《蜀道难》中写山,“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用胸中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

(3) ,但愿长醉不复醒。

,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九、应用题(任选一题)
28.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中发生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现场记者的身份,为下面的一段描述性文字配上一段评论性解说词。

要求:注意感情色彩,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50字左右。

4月7日奥运圣火巴黎站的传递,金晶负责的是第三棒。

在本站传递中,作为第三棒火炬手的中国残疾人击剑运动员金晶在下车等待交接时,一个身材魁梧的“藏独”分子伺机扑到金晶身上,试图抢走她手中的火炬。

但任凭干扰者拉扯她的胳膊,她依旧牢牢地抱住火炬。

完成了圣火传递任务。

轮椅上,她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握拳对着街道旁围观的人群高喊了“中国,加油!”
29.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五、写作题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女人在大山上徒步旅行。

她在小溪里捡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石。

第二天,她遇到了一个迷路的旅行者,他非常饥饿。

于是她就打开自己的书包,与他分享自己的食物。

饥饿的旅行者发现了女人的宝石,然后问她能不能把宝石给自己。

女人二话没说就给了他。

于是,这个旅行者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离开了。

他知道这块石头价值连城,有了它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但是几天后他又回来了,他找到了女人把宝石还给了她。

“我已经想过了,”他说,“我知道这块石头有多么宝贵,但我还是把它还给你,因为你已经给了我比宝石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与人分享的美好品德。


阅读以上材料,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A项“衾.”读qīn ;B项“橑.”读lǎo;D项“霰.”读xiàn)
2、C (A项敝—蔽,鱼—渔;B项振—震;C项园—圆,籍—藉,磨—摩;D项全对。


3、C
4、A(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对于”。

C项中“演化成愈演愈烈的择校风”语义重复累赘,应改为“择校风愈演愈烈”。

D项“有效”的语序不当。

)
5、D【试题解析】从强调发射环境(上文的“凌晨”)考虑,第1处先①,从突出气势是与下文衔接考虑,第2处选④;第3处选⑤,与句①的句式一致,第4处选⑦,既有事理顺序,句意也给人以回味。

6.C 7.B 8.B
9.①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②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明白知晓的,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10、在那荒寒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阴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莽莽苍苍的背景上,暮色苍茫,角声哀怨,已使他生愁;加之秋风又起,这就更添其愁,“暮角声”与“旅人情”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情”因角声而越发凄苦,“声”因客情而益见悲凉。

可见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诗,并不是边塞诗。

11、“一夕秋风白发生”则是用白发生长之速来状愁情之重。

诗人用夸张手法,不直言思乡和愁情,却把思乡的愁情显示得更为浓重。

12.B。

乘,登上。

13.C。

表目的连词。

焉,于之;之。

其,他们的;自己的。

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承接。

14. A。

“李希烈叛军连下两州”有误。

15.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16. ⑴用重赏的办法来使百姓成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或:用优厚的奖赏来激励敢于牺牲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令:使,让。

⑵虽然这样,但是任期满后就要离职而去,不像县衙差吏和百姓那样。

非若……然:不像……那样。

附《杨烈妇传》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到达项城县。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抓捕这里的男女百姓,到陈州去会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才好。

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令,叛军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尽了你应尽的职责。

假如您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能守住项城,县城就会被叛军占领,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了叛军的储蓄,府库里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物,百姓都成了他们的战士了,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叛军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用重赏的办法来使百姓成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把县衙差吏和百姓召集到县府庭院里。

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这样,但是任期满后就要离职而去,不像县衙差吏和百姓那样。

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军的俘虏呢?”大家都流泪答了,答应一起死守县城。

于是杨氏巡行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敌人的,奖给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给他万钱。

”募集到数百人,李侃率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煮饭给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分配公平。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喊话说:“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会全力守城战死。

即使得到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威风,不如赶快离开,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