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夯实基础方能厚积薄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夯实
基础方能厚积薄发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似"育好一片林"。

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

如何上好总复课,提高复质量,最大的限度地取得复效果?
一提到总复,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试卷如片片雪花,直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让学生一听到总复就害怕。

本次总复我的想法是:
1、做好复计划
复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复效率,应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制定计划和编写复资料。

例如编写资料:明确编写的目的和要求;再把拼音、字、词、句、阅读、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等细致归纳编写;这样,提高了资料的质量,实现了复的目的和计划。

2、如何展开基础复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筑成稳固雄伟的大厦。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因此,语文复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拼音、字、词、
句、段、篇的系统复,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

我觉得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1)、领悟规律、教给方法
基础知识涉及的很多知识是有归律可寻的,在复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练来领悟这些规律,用这些规律来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拼音中较难辨别的平、翘舌的辨析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我们知道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以同一个翘舌音为声旁的一类形声字多数都念翘舌,例如以翘舌声母“正”字为生旁的形生字“征” 、“整”“证”等字都念翘舌。

反之都念平舌。

前后鼻韵的形声字也有同样的归律。

我们复时可有意识安排一些声旁相同的形声字要求学生填写声母、韵母,让学生去发现声母、韵母的相同之处,让学生悟出辨析这些音节的方法、规律,记住能类推的平、翘舌,前后鼻韵发音的代表字,以增强辨析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从而减轻复负担。

查字典的复也应立足掌握规律。

如复部首查字法时,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全包围结构的字都应有所涉及,使学生在查字典的练中掌握确定各种结构汉字部首的规律。

如左右是部首取左不取右,上下是部首取上不取下,内外是部首取外不取内。

形声字取形不取声。

领悟了研究这些知识的规律、掌握了研究这些知识的方法,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

(2)、提供语境,用中巩固
基础知识中的许多知识靠死记硬背是难以掌握的。

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应用中举行巩固。

要应用就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

例如多音字,它分歧的读音是由具体的语境决定的,传统的复方法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给多音字组词,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做了多少遍,仍旧是一做还错,因此我们在复时应给学生提供应用多音字的具体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掌握这些知识,他们一定掌握得更牢固。

如:为复“好”字读音而设计的一道题:有一幅奇怪的对联:好念书,不好念书;好念书,不好念书。

上联的意义是:少年时,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念书条件好,可惜却不知道念书的重要,不喜爱念书。

下联的意义是:年老了,知道念书的重要,喜爱念书了,但力不从心,不能好好念书了。

请根据对联的意义,依次给四个好字注音。

把“好”字放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让学生辨析,既起到了巩固读音的作用,又通过具体的言语环境揭示了好字的读音规律。

学生自然掌握得更牢固。

也许大家担心用这种方法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其实在复中我们完全可以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为多音字提供语境。

再如将对话酿成转述句,学生往往觉得不易掌握。

其实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学生不会将对话转述给他人,学生之所以在生活中会转述,那是因为生活中有具体的语境。


此在复这一知识时我们也应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通过具体的言语环境揭示将对话酿成转述句的规律,以利于学生掌握。

(3)、发挥主体,自主复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应注重培养学生自立研究的意识和惯。

平时讲授,教师们都意识到发挥主体性对于研究的重要。

但在复中往往简单忽略这一点,还存在不放心不放手的情况。

其实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复的范围和要求,给学生一些自立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纳分歧的复方法举行复,并增强同桌、小组的交流和检查,增强复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学会研究,全面进步。

如对生字、形近字的复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从生字表或作业中找出自己掌握得不牢固的,易写错、读错的生字举行辨析。

对于标点标记要重点复冒号、引号、破折号、书名号、省略号、顿号与分号的用法,可采用让学生从同桌的作中纠正错误标点的方法,还可采用规定题型让学生出试卷的方法举行基础知识的综合复。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立复,这样,既做到有的放矢,又可进步效率,还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复。

(4)、注重积累,丰富形式
积累优美词句是研究语文、运用语文的基础,是语文研究的目标之一,因此新课标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的复自然是毕业复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语文复常常采用题海战术,题太多,XXX简单让学生感到怠倦、厌倦。

因此我们应该丰富复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

复词语积累时我们除了组词还可采用“词语接龙”“扩词吉尼斯”等形式。

复诗文的积累可组织“诗文背诵、默写对抗赛”。

还可设置根据范围写词语,写诗文的“点歌台”游戏以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言语举行归类。

例如要求学生写出所知道的描写春景的诗句。

再如写出表示向下看,向远处看,向周围看的词语。

通过这些操演帮助学生将所积累的零星的言语举行归类,使孩子们在需要应用时能从脑海中迅速提取。

复中我们还可设计“巧借诗句”的游戏,如这样一道题: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黄河的雄伟气魄。

你也能借用昔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风景吗?赞美泰山、长江、西湖。

这样的操演既检查了积累,又促使学生将所积累的言语拿来应用,使积累言语的目的得到落实。

生动有趣的形式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特性,既使他们乐于接受,又使他们的积累意识悄然增强。

复指导中,教师不需要把其一种知识单独的从各类知识中星散出来,应注意把知识点融合贯通,以培养学生灵动应用知
识的能力。

就比如可把“联系关系词”和“造句”相结合起来复,以加深互相之间的理解;把积累应用、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复,可以把积累到的名言、警句、诗句恰当地应用到作文中。

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以增强作文的灵气。

3、以课本为本展开复
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据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

我们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熟悉对第三学段学生的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总复的指南,不拔高或降低要求;同时紧紧扣住课本这一重要研究资源,以此作为总复的依据,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好系统、完整的复计划。

对于课文后有要求背诵的文章及操演中的诵读与积累,都要求学生背,并落实到笔头上。

抓好课内的重点句子理解,要求学生能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联系实践,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复时代,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如果能改变原封不动的讲授模式,注意复方法的新颖性,往往能激励学生主动主动地复。

我常用的方法有:在复阶段,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研究的功效,在班级中建立“一帮一”互助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一次分析,寻找出自己研究存在的“毛病”,
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师徒结对”。

这一过程实践也是学生主动研究的过程,有助于进步复效率,更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复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

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

4、练的设计
在复中,要改变多做题、少思考甚至只做题不思考的做法,引导学生在练中思考,做到同化和顺应。

通过对知识的归类练,让知识同化;对教学薄弱环节要强化练,或改变学生的思维惯式,做好知识的顺应。

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有侧重点、有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地搞题海战术是不能凑效的,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要想取得理想的复效果,就必须有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在复中做到,因材施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高一些,对力不从心的同学多一些辅导和督促;摸清症结,对症下药。

例如,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的一些通病,如“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容易犯改变了原意的毛病:我们要善待朋友,孝敬老人。

有的同学就会误改为:难道我们要善待朋友,孝敬老人吗?改后意思恰好相反。

又如有的学生对比喻
句判断不准确,常把似是而非的句子(他像他爸爸)误判为是比喻句等。

对于这些容易出现的毛病我们教师就要及早预防,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良好惯.
新课标指出语文讲授应容身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研究发展奠定基础。

总复是语文讲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这样的使命。

因此,基础知识复的着眼点毫不是仅仅为了考试。

无论采用哪种复方式,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惯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