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总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一生物 上册期中总复习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1.1.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 。(例如:植物的根能 吸收水和无机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 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捕食) 2、生物能进行 。(例如:鱼用鳃,蚯 蚓用体壁,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植物也进行呼 吸) 3、生物能 。(例如: 人出汗、排尿、呼出气体;树叶的落叶均可带 走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 。 (例 如: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5、生物能 和 。 6、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 的。 7、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实验中,测量地点是: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草 地、茂密的灌丛。测量方法是: 在每个地点测量三次,算出平均 值,作为本次测量的数值。其中 实验变量是 ;对照组 是
1.1.4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 使 镜 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 的光圈对 准通光孔,转动 ,使光线射入 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白亮 的圆形视野。
4.成熟植物的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 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叫 。(特点:细胞小,细胞壁 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 裂能力。例如:根尖分生区、茎尖分生区、 茎的形成层)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 2.1.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藻类、苔藓、 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苔藓、蕨类不能产 生种子只能用孢子繁殖,称为 ;种子植 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的包被分为 和 ,被子植物根据子叶的数量又可分为 植物和 植物。)
1.1.2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生物圈向上可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 深入 千米左右的深处.包 括 、 和 。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的生存都需要 、 、 和 ,还有 和 。
1.1.3.实验探究: (1)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 了这种条件 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 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必须设置 。实验中 实验对象不能太少或应该重复实验并求平均值,避 免实验中出现偶然性,减少 。)
3.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和 。 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 。 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含有 , 能进行 ,提供 供细胞利用。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 心是 。
2.2.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和 2、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 增多; 细 胞生长的结果:细胞 增大 3.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① 先由一个 分成两个,②随后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 有一个细胞核。最后,③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 新的 ,④植物细胞还形成新 的 。
2.1.2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区别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是:种子植物绝大多数能够结出 ,并且由 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 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 种子的生 命力比只有一个细胞结构的孢子 。
3、果实由 和 构成,如果种子裸 露在外面无果皮包裹则为 ;种子外面有果 皮包被的称之为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 皮可以保护种子,果实常有一些适于种子传播的特 点。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4、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树;杉树,柏树,苏 铁,银杏
3.观察,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此时眼镜一定要 看着 );两眼睁开, 一只眼向物镜内看,逆时针转 动 ,使镜筒缓缓 上升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再 略微转动 ,使物 象更加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 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 野越小(即看到的细胞少), 视野越暗(进入的光线少); 5.调节光线:用遮光器(其 中有大光圈、小光圈)和反光 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 调暗---光圈、 面 镜; 调亮---光圈、 面镜
1.2.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 官: 、 、 ; 生殖器 官: 、 、 。
2.植物的四大组 织: 、 、 、 分生组织——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包括茎、叶脉、根尖成熟 区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水分、无机 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含叶绿体 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结构的基本结构有: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控制物质进出), , (遗传信息库)。 有的细胞,细胞质里有 ,液泡 内的液体称之为 ,其中溶解着 多种物质(如糖分,色素)。在植物体 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2.2观察动物细胞
2.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 (淡水中或 海洋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结构: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呈单 细胞或多细胞; 作用: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可做鱼 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2.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苔藓植物生活在 的陆地环境 中。 结构: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有 的分化, 根非常简单称为 ,茎和叶中没有 组织。 作用: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 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因此,苔藓植物可以作为 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 2.1.2.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部分是同过叶的 散失的。 叶片是由 (有气孔)、 (有叶绿体、能进 行光合作用)和 (有导管和筛管等输导组织)三部 分组成的。在叶的表皮,特别是下表皮,有许多由半月形的 围成的空腔--。 (2)气孔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也 是受保卫细胞控制的(保卫细胞 时,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 时,气孔闭合)。 (3)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
1.2.1观察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 (1)我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 察的材料一定要 。 (2)种类: ——用从生物体 上切取的薄片制成。(例如:叶片横切 面的临时切片) ——用液体的生物 材料经涂抹制成。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 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人口腔上皮细 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动词:擦(洁净的纱 布)、滴(清水)、取(洋葱鳞片叶内 表皮)、盖、染(稀碘液)、吸。 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标本 中产生 ,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 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 染色时,把一滴 滴在盖玻片的 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 进出 细胞核:贮存遗传信 息 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 有 、 、 ; 细胞质中还有相同的能量转换器--不同点:植物细胞均有 、有的 还有 和 ,动物细胞没 有。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让 进入细胞,把 挡在细胞外面, 同时,还能把 排到细胞 外。
4.细胞分裂时, 的变化最 明显。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 分裂初期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 中, 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 两份,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是 的。
1.2.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植物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 的 ,在 、 上 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 做 。(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 组织) 3.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 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 做 。
其意义在于:对于植物体自身:能带 动 的吸收和向上运 输,还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对于生物圈:能够提高大气 , 增加降水。
1.2.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 可以分为四 种: 、 、 、 。①皮肤上皮能保护 体表和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他们 属于 ,该组织由 上皮细胞 构成,具有 功能。②肌 肉属于 组织,该组织由 肌细胞构成,具有 的功能。 ③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 组织,具有 等功能。④而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 构成,能够 。
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 一种组织为主,形成 。 6、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 。 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 环系统 、 泌尿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 生殖系统 、 运动系统 。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 (小到大): →组织→ → (动物体特有的结 构层次)→动物体和人体 8、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生活在森林或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结构:蕨类植物植株比苔藓植物 ,有真 正的 ,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 的 。 蕨类的叶子的背面边缘常有一些褐色的隆起,里面 含有大量的 ,这是一种 细胞, 细胞成熟后落到温暖湿润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作用:① 蕨的嫩叶可以 ②卷柏、贯众 等可供 ③满江红可作为 ④作为当今主要能源物质的 是古代的蕨类植 物的一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1.1.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 。(例如:植物的根能 吸收水和无机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 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捕食) 2、生物能进行 。(例如:鱼用鳃,蚯 蚓用体壁,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植物也进行呼 吸) 3、生物能 。(例如: 人出汗、排尿、呼出气体;树叶的落叶均可带 走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 。 (例 如: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5、生物能 和 。 6、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 的。 7、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实验中,测量地点是: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草 地、茂密的灌丛。测量方法是: 在每个地点测量三次,算出平均 值,作为本次测量的数值。其中 实验变量是 ;对照组 是
1.1.4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 使 镜 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 的光圈对 准通光孔,转动 ,使光线射入 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白亮 的圆形视野。
4.成熟植物的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 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叫 。(特点:细胞小,细胞壁 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 裂能力。例如:根尖分生区、茎尖分生区、 茎的形成层)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 2.1.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藻类、苔藓、 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苔藓、蕨类不能产 生种子只能用孢子繁殖,称为 ;种子植 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的包被分为 和 ,被子植物根据子叶的数量又可分为 植物和 植物。)
1.1.2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生物圈向上可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 深入 千米左右的深处.包 括 、 和 。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的生存都需要 、 、 和 ,还有 和 。
1.1.3.实验探究: (1)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 了这种条件 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 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必须设置 。实验中 实验对象不能太少或应该重复实验并求平均值,避 免实验中出现偶然性,减少 。)
3.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和 。 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 。 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含有 , 能进行 ,提供 供细胞利用。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 心是 。
2.2.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和 2、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 增多; 细 胞生长的结果:细胞 增大 3.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① 先由一个 分成两个,②随后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 有一个细胞核。最后,③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 新的 ,④植物细胞还形成新 的 。
2.1.2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区别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是:种子植物绝大多数能够结出 ,并且由 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 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 种子的生 命力比只有一个细胞结构的孢子 。
3、果实由 和 构成,如果种子裸 露在外面无果皮包裹则为 ;种子外面有果 皮包被的称之为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 皮可以保护种子,果实常有一些适于种子传播的特 点。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4、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树;杉树,柏树,苏 铁,银杏
3.观察,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此时眼镜一定要 看着 );两眼睁开, 一只眼向物镜内看,逆时针转 动 ,使镜筒缓缓 上升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再 略微转动 ,使物 象更加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 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 野越小(即看到的细胞少), 视野越暗(进入的光线少); 5.调节光线:用遮光器(其 中有大光圈、小光圈)和反光 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 调暗---光圈、 面 镜; 调亮---光圈、 面镜
1.2.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 官: 、 、 ; 生殖器 官: 、 、 。
2.植物的四大组 织: 、 、 、 分生组织——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包括茎、叶脉、根尖成熟 区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水分、无机 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含叶绿体 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结构的基本结构有: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控制物质进出), , (遗传信息库)。 有的细胞,细胞质里有 ,液泡 内的液体称之为 ,其中溶解着 多种物质(如糖分,色素)。在植物体 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2.2观察动物细胞
2.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 (淡水中或 海洋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结构: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呈单 细胞或多细胞; 作用: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可做鱼 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2.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苔藓植物生活在 的陆地环境 中。 结构: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有 的分化, 根非常简单称为 ,茎和叶中没有 组织。 作用: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 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因此,苔藓植物可以作为 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 2.1.2.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部分是同过叶的 散失的。 叶片是由 (有气孔)、 (有叶绿体、能进 行光合作用)和 (有导管和筛管等输导组织)三部 分组成的。在叶的表皮,特别是下表皮,有许多由半月形的 围成的空腔--。 (2)气孔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也 是受保卫细胞控制的(保卫细胞 时,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 时,气孔闭合)。 (3)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
1.2.1观察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 (1)我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 察的材料一定要 。 (2)种类: ——用从生物体 上切取的薄片制成。(例如:叶片横切 面的临时切片) ——用液体的生物 材料经涂抹制成。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 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人口腔上皮细 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动词:擦(洁净的纱 布)、滴(清水)、取(洋葱鳞片叶内 表皮)、盖、染(稀碘液)、吸。 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标本 中产生 ,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 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 染色时,把一滴 滴在盖玻片的 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 进出 细胞核:贮存遗传信 息 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 有 、 、 ; 细胞质中还有相同的能量转换器--不同点:植物细胞均有 、有的 还有 和 ,动物细胞没 有。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让 进入细胞,把 挡在细胞外面, 同时,还能把 排到细胞 外。
4.细胞分裂时, 的变化最 明显。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 分裂初期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 中, 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 两份,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是 的。
1.2.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植物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 的 ,在 、 上 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 做 。(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 组织) 3.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 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 做 。
其意义在于:对于植物体自身:能带 动 的吸收和向上运 输,还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对于生物圈:能够提高大气 , 增加降水。
1.2.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 可以分为四 种: 、 、 、 。①皮肤上皮能保护 体表和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他们 属于 ,该组织由 上皮细胞 构成,具有 功能。②肌 肉属于 组织,该组织由 肌细胞构成,具有 的功能。 ③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 组织,具有 等功能。④而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 构成,能够 。
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 一种组织为主,形成 。 6、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 。 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 环系统 、 泌尿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 生殖系统 、 运动系统 。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 (小到大): →组织→ → (动物体特有的结 构层次)→动物体和人体 8、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生活在森林或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结构:蕨类植物植株比苔藓植物 ,有真 正的 ,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 的 。 蕨类的叶子的背面边缘常有一些褐色的隆起,里面 含有大量的 ,这是一种 细胞, 细胞成熟后落到温暖湿润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作用:① 蕨的嫩叶可以 ②卷柏、贯众 等可供 ③满江红可作为 ④作为当今主要能源物质的 是古代的蕨类植 物的一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