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4.中国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历程中()
①逐渐理性化、思辩化②逐渐神化③影响逐渐国际化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D.①②③都不正确
25.“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
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6.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B.都实行分权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D.都具有民主性
27.《西夏文佛经》这一文物最早印刷的时间可推溯到()
A.隋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28.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29.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①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②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④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D.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30.在1919年的俄国,一位城市居民用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

请判断这种现象是真是假?其依据是什么?()A.假的,余粮收集制,农民没有剩余粮食
B.真的,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自由贸易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农民出售了自己的剩余粮食
31.有人把百日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辫”。

这句话是将()A.发辫与机器生产相联系
B.发辫与社会风俗相联系
C.发辫与满汉矛盾相联系
D.发辫与国家政治相联系
32.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前任主席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
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格林斯潘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加强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
33.“冠冕堂皇”是对人们最起码的礼仪要求。

这里的“冠”属于服饰中的()A.头衣B.体衣C.足衣D.佩饰
34.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宁夏古建筑的开发利用。

你认为完成此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法有:()
①依据活动主题,分工协作搜集有关资料
②组织师生考察宁夏现存的古塔、寺庙等
③对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④组织师生讨论、交流,展示各种资料
⑤以老师讲授为主,以课堂为实践阵地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5.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
41.(37分)不同时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概括,反映着当代学者对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不断深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往,很多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现代化理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

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
方面,就中国近代而言,现代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三大问题,即①政治现代化,即政治民主化,包括民主独立;②经济现代化;③社会生活现代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回答中国近代史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4分)它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4分)
(2)如果按照材料一的观点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至少列出3件)(9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任选中华民国成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件重要事件进行评价。

(11分)
(4)材料二的观点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新观点。

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9分)42.选考题(15分)(本大题共A、B两大题,每题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

回答超过一道者阅卷时只批改前一道。

请务必在答题卡中标明所选作题目的题号。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

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

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

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5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10分)
B.【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中美关系时,郑重指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2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巨大好处。

1972年发表《上海公报》时,两国贸易额几乎为零,美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允许美国公民回国时可带回
100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

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说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

(10分)
(2)尽管中美双方还存在着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都有许多友好合作的表现,试举例说明,并指出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是什么?(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