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试卷.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字友展历程
1、哥白尼日心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
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
成
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
转变过程。
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
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3、牛顿在临终时留下的遗言中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的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材料中牛顿拾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是指()
①惯性定律②加速度定律③作用和反作用定律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马克者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
此时英国的“双元革命”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其二是
A、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5、有人说“牛顿是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
”下列关于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①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③牛顿力学的创立推动了启蒙运动
④ 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013 -江苏)“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一一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7、之所以说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相对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②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③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
个新高度④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人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不合时宜,渐渐渐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
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
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其中涉及的学说当指
A.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9、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鸦片故争前的中国衣村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英国赫伯特嘶宾塞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B.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C.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11>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在说到名人的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西门子发电机
C.爱迪生电灯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2、1760年,英国5~1 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 2%,初步实现城市化。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
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①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面图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情景作了很好的比较。
下列关于这两种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恬静的农耕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B.两种文明的生产动力相同
C.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演进
D.工业文明进一步加深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程度
14、“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15、“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 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o 1950年左右,煤炭大约占总能源的一半,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提升至30%。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
”造成石油和煤炭比例发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石油开采与加工工业的发展
C、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16、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
B.1905年,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17、近代以来,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都①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②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③ 促进了新城市的兴起与发展④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阅读下列《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 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 %1 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低 %1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1 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变成上述科学成果诞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科学成 黜研究 奇.4
(B ) 生产时 械(C) B-A 年差 C-B 年 差 C-
A 年差 1 蒸汽1687 1711 1776 24 65 89
2 电话 1820 1876 1881 56 5 61
3 貌机 1831 1海 1889 57 1 58
4 计醐
1936 1946 1946 10 0 10 5 1194? 1951 1953 4 2 6 6 1958 1960 1961 2 1 3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下图时,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
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相当多的劳动力从直接生产中排挤出来,为服 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④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讲弗
英国* 行业就业人 数占总就业 人数的比例
排名 1860 年
1870 年
1890 年
1900 年
1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大不列颠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大不列颠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20、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 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1、 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章纲目》 17世纪 岫略天文望远溪、哈维血液循环学 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往霞客《徐
n 客游
记〉 宋应里《天工开
18至19世圮中
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班感应康理细 胞学说、分子一原子结构a
也天国 际于悝原XF iytjy 天国 PHI 商歹11十篁月
194
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重蛆DNA 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 美国 晶体管间世 1977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81 美国 第TR 航天飞机升空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
天 1997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MA 分子
(1)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简要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
展的原因。
(4分)
(2)有人认为“瓦特和法拉第是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如何理解这种说法?(4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统治者上层对外来技术态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6分)
(4)材料四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从上述 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 1 )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
题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