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刘升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 学的研究
枣阳市刘升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前言
刘升镇初级中学是鄂西北的一个山区小镇,办
学条件差.在申报课题前还没有一间像样的实 验室,教师演示实验还能勉强应付,学生实验根 本无法开展. 随着课题的推进深入以及借均衡教育发展的 东风,我校化学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目前, 我校已建成两间标准的生化实验室。实验课 教学有了保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四)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节约能 源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学条件较差,资金严重 不足,为节约资金又不影响教学,我们在微型实验、 课外小实验(即2012年以前提到的家庭小实验)上 做了一些探究,我们曾经尝试过用青霉素瓶代替滴 瓶,用输液管代替导气管,用废钢笔或塑料眼药水 瓶代替胶头滴管,发动学生收集废旧干电池的锌筒 代替制氢气需要的锌粒。 在农村家家都会购买化肥农药等日化产品,我们安 排学生收集起外包装上的说明,在一起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调整思路,面对现实
头两年受办学条件制约,作为农村中学很落
后,但我们没有害怕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我 们通过调研,考查等方式查出阻碍农村中学 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因素。做过一些分析和 论证,也共同研讨,因地制宜地找到了一些 克服的办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
二、分工明确、任务具体,争先恐后
(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课题研究快速进行,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 确的分工。第一阶段《阻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的若干因素》由周治国同志负责牵头。第二阶段 《实验创新改革案例、论文》由刘信兵同志负责牵 头,第三阶段由谢秀静同志负责牵头。罗毅负责全 面组织、协调,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外出学习交 流,常规事务的安排督促及收集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二)统一思想,众志成城
我们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互相交流经验,
交换意见,彼此取长补短。并经常到其他兄 弟学校学习交流。大家长了见识,避免闭门 造车。提升我们个人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议统 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去伪存真,为课题 积累了许多真实有效的经验、方法。经过几 年的共同奋斗我们共完成了三十三篇论文, 十几篇经典优秀案例,十二个创新方案。
实验室建设前后对比
上级指导及学校研讨活动
一、夯实基础、充分准备、蓄势待发
(一)组织动员,严格要求
我校课题组七个成员中多数都是化学专业的
本科毕业水平,从事化学教学的经历都在10 年以上。 我们要求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滚瓜烂熟,尤其 是实验课,不管提到哪一个实验都能准确地 说出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教材的第几单元, 哪一个课题,甚至教材的第几面。
以往我们做电解水实验时按教材上的做法速
度太慢了,且效果不明显,麻烦,后来我们 一起研究讨论共同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多次 反复实验终于做出了新的水电解器,它既操 作简便、安全又能节约能源,且能方便地检 验出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谢老师也因此获得 了省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 此后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直使用我校自 制的水电解仪,效果特好。
(三)使惊险的实验变得更刺激更安 全
在做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教材中提到把
白磷放在有热水的烧杯中,最后向烧杯中通 入氧气,使它点燃,但由于气流的速度不便 控制,即使加了纸圈,也还好“乱跑”,后 来,我们尝试着把烧杯改为试管,结果得到 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既刺激又安全。做氢气 爆炸实验时,我们把纸筒改为固定在铁架台 上的去底塑料矿泉水瓶,能看清爆炸的全过 程,效果特明显,且爆炸声响特大,也很安 全。
三、结束语
课题目前面临结题,但结题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课题研究 中的一些成 功经验,已经形成了我们学校我化学课的常 规教学,并且我们还将在这些常规教学中不 断改进,查漏补缺,与时俱进,不停创新实 验,改进教学,使们刘升镇中的化学教学成 为鄂西北的一面旗帜,让经验的光芒持续永 久地大放异彩。
枣阳市刘升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谢谢大家!
三、齐头并进,协同作战,屡见成效
四年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有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协作攻关。 我们对教材中的五十三个实验十个课外小实 验中的部分实验因地制宜做了优化和改进。 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对书本上的一些实验 做了一些小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一)使慢的实验变快了
我们的一些成功案例像《质量守恒定律》
《生活中常见的盐》《燃烧和灭火》等案例 在全市中学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赢得了 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由于我们的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效果逐渐好 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改过去我校化学 中考成绩名次落后的面貌,在近年的中考中, 我校均能进入市前十强,连续三年被评为枣 阳市铜牌备课组。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鼓 舞了同志们的士气,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的好成绩。
谢老师自制的水电解器
(二)使模糊的实验更清晰
在《分子间有间隔》这一实验教材上的做法不仅速 度慢而且可见度太小,且用药品较多(有些浪费), 于是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用一根滴定管做缩小了口 径,现象更明显,再后来改用一个小试剂瓶,外加 一个带细玻璃管的单孔塞,并取用医用一次性注射 器,向其中注入水和酒精,效果更好,看起来更明 显。 做粉尘爆炸实验时,我们用废旧透明的塑料壶代替 纸筒。既惊险刺激又安全可靠,且能看见全过程。
四、努力耕耘,奋斗不止,结出累累 硕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近几年 来,我们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创新 实验获省一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还有在大比武中获奖的案例, 这既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又提升了我们学科组教师 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另一方面 在展开课题的研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经常外出学习, 上网查资料,队伍也得到了历练,实验教学效果得 到了空前的提高
枣阳市刘升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前言
刘升镇初级中学是鄂西北的一个山区小镇,办
学条件差.在申报课题前还没有一间像样的实 验室,教师演示实验还能勉强应付,学生实验根 本无法开展. 随着课题的推进深入以及借均衡教育发展的 东风,我校化学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目前, 我校已建成两间标准的生化实验室。实验课 教学有了保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四)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节约能 源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学条件较差,资金严重 不足,为节约资金又不影响教学,我们在微型实验、 课外小实验(即2012年以前提到的家庭小实验)上 做了一些探究,我们曾经尝试过用青霉素瓶代替滴 瓶,用输液管代替导气管,用废钢笔或塑料眼药水 瓶代替胶头滴管,发动学生收集废旧干电池的锌筒 代替制氢气需要的锌粒。 在农村家家都会购买化肥农药等日化产品,我们安 排学生收集起外包装上的说明,在一起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调整思路,面对现实
头两年受办学条件制约,作为农村中学很落
后,但我们没有害怕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我 们通过调研,考查等方式查出阻碍农村中学 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因素。做过一些分析和 论证,也共同研讨,因地制宜地找到了一些 克服的办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
二、分工明确、任务具体,争先恐后
(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课题研究快速进行,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 确的分工。第一阶段《阻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的若干因素》由周治国同志负责牵头。第二阶段 《实验创新改革案例、论文》由刘信兵同志负责牵 头,第三阶段由谢秀静同志负责牵头。罗毅负责全 面组织、协调,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外出学习交 流,常规事务的安排督促及收集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二)统一思想,众志成城
我们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互相交流经验,
交换意见,彼此取长补短。并经常到其他兄 弟学校学习交流。大家长了见识,避免闭门 造车。提升我们个人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议统 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去伪存真,为课题 积累了许多真实有效的经验、方法。经过几 年的共同奋斗我们共完成了三十三篇论文, 十几篇经典优秀案例,十二个创新方案。
实验室建设前后对比
上级指导及学校研讨活动
一、夯实基础、充分准备、蓄势待发
(一)组织动员,严格要求
我校课题组七个成员中多数都是化学专业的
本科毕业水平,从事化学教学的经历都在10 年以上。 我们要求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滚瓜烂熟,尤其 是实验课,不管提到哪一个实验都能准确地 说出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教材的第几单元, 哪一个课题,甚至教材的第几面。
以往我们做电解水实验时按教材上的做法速
度太慢了,且效果不明显,麻烦,后来我们 一起研究讨论共同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多次 反复实验终于做出了新的水电解器,它既操 作简便、安全又能节约能源,且能方便地检 验出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谢老师也因此获得 了省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 此后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直使用我校自 制的水电解仪,效果特好。
(三)使惊险的实验变得更刺激更安 全
在做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教材中提到把
白磷放在有热水的烧杯中,最后向烧杯中通 入氧气,使它点燃,但由于气流的速度不便 控制,即使加了纸圈,也还好“乱跑”,后 来,我们尝试着把烧杯改为试管,结果得到 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既刺激又安全。做氢气 爆炸实验时,我们把纸筒改为固定在铁架台 上的去底塑料矿泉水瓶,能看清爆炸的全过 程,效果特明显,且爆炸声响特大,也很安 全。
三、结束语
课题目前面临结题,但结题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课题研究 中的一些成 功经验,已经形成了我们学校我化学课的常 规教学,并且我们还将在这些常规教学中不 断改进,查漏补缺,与时俱进,不停创新实 验,改进教学,使们刘升镇中的化学教学成 为鄂西北的一面旗帜,让经验的光芒持续永 久地大放异彩。
枣阳市刘升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谢谢大家!
三、齐头并进,协同作战,屡见成效
四年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有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协作攻关。 我们对教材中的五十三个实验十个课外小实 验中的部分实验因地制宜做了优化和改进。 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对书本上的一些实验 做了一些小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一)使慢的实验变快了
我们的一些成功案例像《质量守恒定律》
《生活中常见的盐》《燃烧和灭火》等案例 在全市中学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赢得了 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由于我们的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效果逐渐好 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改过去我校化学 中考成绩名次落后的面貌,在近年的中考中, 我校均能进入市前十强,连续三年被评为枣 阳市铜牌备课组。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鼓 舞了同志们的士气,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的好成绩。
谢老师自制的水电解器
(二)使模糊的实验更清晰
在《分子间有间隔》这一实验教材上的做法不仅速 度慢而且可见度太小,且用药品较多(有些浪费), 于是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用一根滴定管做缩小了口 径,现象更明显,再后来改用一个小试剂瓶,外加 一个带细玻璃管的单孔塞,并取用医用一次性注射 器,向其中注入水和酒精,效果更好,看起来更明 显。 做粉尘爆炸实验时,我们用废旧透明的塑料壶代替 纸筒。既惊险刺激又安全可靠,且能看见全过程。
四、努力耕耘,奋斗不止,结出累累 硕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近几年 来,我们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创新 实验获省一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还有在大比武中获奖的案例, 这既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又提升了我们学科组教师 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另一方面 在展开课题的研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经常外出学习, 上网查资料,队伍也得到了历练,实验教学效果得 到了空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