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音乐教案新部编本下1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坝镇上坝小学




授课年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人:邵玉萍
2014年— 2015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
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试用。

1、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

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音乐。

教学目标
二、教学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1、感受与鉴赏知道常见的中国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

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

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2、音乐表现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

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3、音乐创造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

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4、音乐与相关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
2、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
3、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9名,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

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 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备学生。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3、唱歌《爱的人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学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
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感恩的心》。

二、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
3、随录音机学唱歌谱。

4、学唱第一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感恩的心》
1. 导入新课
(1)你是怎样感恩的?
(2)轻声播放《感恩的心》的音乐。

2. 聆听《感恩的心》
3. 朗读《感恩的心》的歌词。

4. 跟唱《感恩的心》
5. 齐唱《感恩的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四、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随录音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

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

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二、欣赏歌曲。

(10分钟)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歌曲《感恩的心》
2、齐唱《感恩的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合唱《欢乐颂》。

1、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2、复听。

三、欣赏器乐演奏。

1、欣赏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欣赏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欣赏二部合奏。

4、欣赏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

四、小结。

(5分钟)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欢乐颂》,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

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你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一、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二、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动作要简单易学、富有节奏感。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三、小结。

我们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环球采风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卡普里岛》
欣赏《羊肠小道》《桑托尼》
音乐活动《环球之旅》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能分辨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通过音乐要素联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分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初步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4、能知道一些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知识。

5、能用学生已有的世界音乐知识,组织《环球之旅》的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1、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启发学生组织好《环球之旅》的音乐创造活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体会歌曲《卡普里岛》热情、奔放的情绪。

2、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3、感受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的现代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
图片、音像资料
时数: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歌曲
你们知道意大利吗?能说一说你对意大利的了解吗?
你们知道有哪些意大利歌曲吗?《我的太阳》等。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演唱的《我的太阳》,感受一下意大利歌曲的魅力。

欣赏《我的太阳》。

二、学唱《卡普里岛》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意大利的民歌《卡普里岛》(教师出示卡普里岛的图片或录像)。

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阳光明媚,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是个优美的旅游胜地。

这首歌就像卡普里岛一样充满了阳光,热情、明朗。

现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遍,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1、欣赏歌曲并回答
2、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1)请同学们试一试。

(2)练习(个别学生视唱,教师纠正)。

(3)完整地演唱第一乐段,然后唱歌词。

(4)演唱。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歌曲《卡普里岛》
2、齐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合唱《羊肠小道》。

1、欣赏歌曲。

2、复听
三、初步学会了歌曲《卡普里岛》,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独唱。

1、独唱。

2、视唱第二乐段。

3、演唱。

四、介绍意大利的音乐文化
意大利是欧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意大利的文化非常丰富。

在建筑方面有壮观的古罗马圆形竞技场的遗迹和比萨斜塔,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地心引力的实验,从而使比萨斜塔更为著名;在文学方面有文学家但丁的《神曲》;在绘画方面有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音乐方面,有歌剧大师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多》,其中《图兰多》就运用了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生:演唱《卡普里岛》。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欣赏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
1、初听乐曲
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2、复听乐曲
他们是怎样表现那些形象的。

3、完整地欣赏全曲
(1)完整地欣赏全曲,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想?
(2)聆听音乐并回答。

二、欣赏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1、欣赏《桑托尼》,听一听,这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1)欣赏并回答。

(2)我们欣赏了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受。

三、师生总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三、学唱歌曲
师:墨西哥之旅正式开始了,由于旅途漫长,非常枯燥,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放松一下(放乐曲《拉库卡拉查》)
2、观看碟片,了解墨西哥的风情
3、帮助学生学唱《拉库卡拉查》
(1)引入歌曲
(2)听教师范唱,做口型模唱,自学难点
(3)跟范唱学,找出不太会的地方,师生共同参与学习
(4)录音轻声唱
4、学生自主处理歌曲
(1)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
师:刚才我们从歌曲中领略到:墨西哥是个怎样的民族?现在,请你们自己来想想办法!用什么样的声音、感情、表情才能把墨西哥人的性格和舞曲的风格展现出来!
(2)小组排练
(3)小组展示
(4)有感情地演唱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圣托里尼》
1、初听乐曲
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2、复听乐曲
他们是怎样表现那些形象的。

3、完整地欣赏全曲
(1)完整地欣赏全曲,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想?
(2)聆听音乐并回答。

三、学习墨西哥民间舞蹈动作。

1、观看碟片。

2、学学墨西哥的典型动作
3、学学简单的集体舞
四、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一、谈话引入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不管你走到哪里,总会听到许多优美的音乐,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音乐。

我们用《火车咔咔咔》的曲调填写了《环球之旅》的歌词。

现在,请我们的小歌手来教大家唱《环球之旅》。

二、全体学生演唱《环球之旅》:“坐上火车环球跑,看世界多美妙。

听欢乐的歌声,在五洲四海飘。


1、介绍日本和澳大利亚,演唱《红蜻蜒》和《剪羊毛》。

(1)日本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象征性的标志?
(2)澳大利亚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标志性的建筑?
澳大利亚的民歌有《剪羊毛》《和玛蒂达跳舞》等。

(3)演唱《红蜻蜓》和《剪羊毛》。

2、介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

(1)出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图片。

问:谁知道这两个图是哪国的什么建筑?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高320米,它的独特在于铁塔全部是由露空的结构构成的,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因为它的设计师是居斯塔夫?埃菲尔,所以这铁塔的名字就叫埃菲尔铁塔。

(2)法国的音乐在世界上流传很广,特别是有一首全世界都传唱的革命歌曲,谁知道是什么歌曲?
这首《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是一名喜爱音乐的士兵创作的,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

法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杰出的作品,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比才的《卡门》等。

(3)演唱《在阿翁大桥上》。

3、介绍的是俄罗斯莫斯科的教堂和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出示两组图片)
这个教堂是俄罗斯莫斯科中心红场南面的教堂,它是由大小9座塔楼组成的教堂,很有特色,它的圆顶像“洋葱头”似的,在所有的教堂中独具一格,已成为标志性建筑。

许多音乐作品都和教堂有关,如亨德尔的《弥撒曲》、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等。

4、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什么叫水城呢?
那是因为威尼斯城四周环海,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

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像从水中钻出似的,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一种叫贡都拉的小船。

由于威尼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重要的港口位置被称为“亚得里亚海明珠”。

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热情奔放。

如《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
《桑塔露琪亚》《卡普里岛》等。

许多音乐家都来过意大利,并留下了杰出的音乐作品,如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柏辽兹的《哈罗尔得在意大利》等。

现在我们为大家演唱一首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

三、演唱《卡普里岛》。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八音盒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

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一学
1、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1) 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2) 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

适宜于演奏各种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3) 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

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4) 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

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5) 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

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

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

以男女对舞为主。

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学唱歌曲
⑴模唱
⑵跟唱
⑶突破难点附点八分音符
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录音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⑸学唱歌词①朗读歌词②学生轻声跟唱
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听《霍拉舞曲》
1、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3、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06年。

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

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二、欣赏《喷泉》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继续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模唱
(2)跟唱
(3)学习齐唱部分学生依视频完整地练唱旋律
(4)学唱歌词①朗读歌词②学生轻声跟唱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喷泉》。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一、歌曲导入
二、听《康沃尔的早晨》
1、初步聆听,感受
《康沃尔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交流
3、介绍《康沃尔的早晨》
如今的康沃尔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当年却是地老天荒的蛮夷之地。

劳伦斯夫妇选择了大西洋岸边沼地上的一个小村落住了下来,自己种菜,勉强糊口。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劳伦斯的审美情趣:铺天盖地的紫红色石楠花丛与碧蓝的海水和浅绿的逶迤山影组成了粗犷妖艳的康沃尔景观,劳伦斯从这幅自然美景中获得了安慰和写作灵感。

他说他感到了康沃尔的某种魔力:这寂静的荒野,拍岸的狂涛,原始的处女地,让人想到伊甸园。

所以劳伦斯说,他在康沃尔有一种通灵的感觉。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3、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3、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4、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听音乐选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