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区域特征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在填图单上填图。
板书设计: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一、位置范围:
位置:横断山脉以东,昆—阿—祁以南,喜山以北。
范围:主要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
2、气候
3、主要河湖:(三江源、黄河、雅鲁藏布江、清海湖)
三、高寒农牧业:
1、高牧业及主要畜种
2、高寒种植业:自然条件:水热较好
b、最高的高原湖群:青海湖、我国最大湖(最大咸水湖)
过渡:青藏高原高寒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呢?
三、高寒农牧业:
1、畜牧业:各种草场广、主要生产方式、主要牧区西藏、青海牧区、优良畜种:藏绵羊、藏山羊、牦牛——高原之舟。
2、高寒种植业:分析①分布条件:海拨较低的河谷地带(水热较好)。②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3)概况:面积25%;人口1%;
(4)过渡:了解了本区的位置范围,现在我们接着学习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先看视频《攀蹬者》片段,这里有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说明本区的海拔高,地势高耸,气温低。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高寒(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课题: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第一节: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地形类型和主要地理事物名称,并能填图、描述本区地形特征。3、说出本区自然环境特征。4、运用资料、联系实际了解本区高寒农牧业,及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读图、识图、填图、分析归纳、
课件展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内容)
1、位置范围概况2、自然环境3、人文经济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活动一):读图描述
1、指导学生读图P82,图9-1-1,完成教材P83读图题。
2、学生描述本区位置、范围。
3、教师小结:
(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以南。
梳理知识结构,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壮丽山河,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了解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因地制宜发展观。
教学重点:1、本区位置、范围;2、本区自然环境及特征;3、高寒农牧业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青藏地区的风光图片,播放李娜的《青藏高原》歌曲。老师描述:这里地势高耸、雪山连绵;这里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有宏伟的布达拉宫;这里有独特的藏族文化……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地区,去了解这里的区域特征。
二、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1、地形地势:(活动二)指导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本区海拨和主要地形区、山脉世界最高。
(1)地势:青藏高原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世界高最高原“青藏高原边缘”
(2)主要山脉:A、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8844.43米,中尼交界。
分布:藏布江谷地、水谷地。
六、作业布置
B、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地
C、唐古拉山脉:长江源地
D、冈底斯山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内陆盆地
(4)看图说出本区地形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藏地高原红)
特点: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拉萨——日光城。
巩固知识:默看课本83页,在课本上勾画出答案,完成下列填空题。
(活动三):说一说,议一议
①比较拉萨和成都7月平均气温,说说两地温差原因。
②☆提导学生识图、填图、说出主要河湖名称,议议本区为什么会成为江河原地。
3、主要河湖:a.本区海拔高,气温低,多雪山、冰川地,成为江河源地(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泾江)
3、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4、阅读课本85页,完成以下问题,并且在课本上标注答案
四、生产、生活方式:
(活动四):资料展示,入乡随俗——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
1、介绍同学们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青藏地区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图片资料
2、指导学生完成p86活动3、谈收获
五、课堂小结:1、填图巩固、2、巩固练习
a.学生上黑板填图。
板书设计: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一、位置范围:
位置:横断山脉以东,昆—阿—祁以南,喜山以北。
范围:主要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
2、气候
3、主要河湖:(三江源、黄河、雅鲁藏布江、清海湖)
三、高寒农牧业:
1、高牧业及主要畜种
2、高寒种植业:自然条件:水热较好
b、最高的高原湖群:青海湖、我国最大湖(最大咸水湖)
过渡:青藏高原高寒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呢?
三、高寒农牧业:
1、畜牧业:各种草场广、主要生产方式、主要牧区西藏、青海牧区、优良畜种:藏绵羊、藏山羊、牦牛——高原之舟。
2、高寒种植业:分析①分布条件:海拨较低的河谷地带(水热较好)。②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3)概况:面积25%;人口1%;
(4)过渡:了解了本区的位置范围,现在我们接着学习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先看视频《攀蹬者》片段,这里有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说明本区的海拔高,地势高耸,气温低。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高寒(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课题: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第一节: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地形类型和主要地理事物名称,并能填图、描述本区地形特征。3、说出本区自然环境特征。4、运用资料、联系实际了解本区高寒农牧业,及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读图、识图、填图、分析归纳、
课件展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内容)
1、位置范围概况2、自然环境3、人文经济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活动一):读图描述
1、指导学生读图P82,图9-1-1,完成教材P83读图题。
2、学生描述本区位置、范围。
3、教师小结:
(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以南。
梳理知识结构,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壮丽山河,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了解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因地制宜发展观。
教学重点:1、本区位置、范围;2、本区自然环境及特征;3、高寒农牧业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青藏地区的风光图片,播放李娜的《青藏高原》歌曲。老师描述:这里地势高耸、雪山连绵;这里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有宏伟的布达拉宫;这里有独特的藏族文化……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地区,去了解这里的区域特征。
二、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1、地形地势:(活动二)指导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本区海拨和主要地形区、山脉世界最高。
(1)地势:青藏高原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世界高最高原“青藏高原边缘”
(2)主要山脉:A、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8844.43米,中尼交界。
分布:藏布江谷地、水谷地。
六、作业布置
B、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地
C、唐古拉山脉:长江源地
D、冈底斯山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内陆盆地
(4)看图说出本区地形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藏地高原红)
特点: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拉萨——日光城。
巩固知识:默看课本83页,在课本上勾画出答案,完成下列填空题。
(活动三):说一说,议一议
①比较拉萨和成都7月平均气温,说说两地温差原因。
②☆提导学生识图、填图、说出主要河湖名称,议议本区为什么会成为江河原地。
3、主要河湖:a.本区海拔高,气温低,多雪山、冰川地,成为江河源地(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泾江)
3、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4、阅读课本85页,完成以下问题,并且在课本上标注答案
四、生产、生活方式:
(活动四):资料展示,入乡随俗——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
1、介绍同学们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青藏地区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图片资料
2、指导学生完成p86活动3、谈收获
五、课堂小结:1、填图巩固、2、巩固练习
a.学生上黑板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