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学案鲁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第一课时旅游与旅游活动
【目标导航】
1.了解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的区别、联系,理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是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的原动力。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思维拓展】
现代旅游
1950年以后,旅游成为大众消费,成为世界上巨大的产业,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

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②社会生产的发展,使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成为可能;
③社会劳动生产生产率的提高,使休闲时间不断增加;
④现代交通工具发展,使旅游活动更为便捷。

⑵现代旅游的范畴
现代旅游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人们通过旅行到外地从事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购物娱乐、探亲访友、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奉、体育竞技、狩猎考察等活动,都可以纳入现代旅游的范畴。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旅游活动不是自古就有,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
B.古代旅游仅局限在个体需求,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
C.近代旅游也仅局限在个体需求
D.现代旅游是大众需求,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
2.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是( )
A.旅游者观光地旅行社
B.旅游者旅游资源导游
C.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D.旅游者观光地导游
3.旅游空间扩大的原因是( )
①由于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以前从未知晓的旅游点②现代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③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加④旧的旅游资源日益萎缩,新的旅游资源不断发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指()
A. 旅游活动已成为全体公民生存必需的消费行为
B. 旅游活动已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
C. 发达国家的出游率达90%以上
D. 发展中国家的出游率达50%以上
5.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旅游空间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6.下列活动最能体现旅游空间扩大化特征的是()
A.游桂林山水,看龙门石窟B.观北京故宫,看泰山日出
C.进行太空考察,去南极探险C.从天涯海角到夏威夷岛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

据此回答7~8题。

7.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 .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 旅游目的娱乐性
8.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二、综合题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旅游主体的化。

图中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
点:①旅游空间的化;②旅游方式和内容的性;③旅游目的的
性。

④旅游
增长化。

(2)图中的旅游人数有呈的变化特点,原因之一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尤其是等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投入运营,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3)图中旅游活动属于()
A.古代旅游 B.近代旅游 C.现代旅游 D.无法判断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你对“旅游活动”一词的理解。

(2)a相对于A,b相对于B向右相对平移,说明旅游需要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

(3)B、b与A、a曲线的形态差异,说明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旅游业及其构成与特点
【目标导航】
1.了解旅游业的含义及其构成。

2.理解旅游业的特点。

知识点一、旅游业及其构成
自主学习
1.旅游业:以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性行业。

2.旅行社:是从事业务的企业,主要业务有、接待旅游者、为
旅游者安排,代办出境、入境和
签证手续等,我国按经营范围可分为
旅行社、旅行社。

3.饭店业:为旅游者提供及其他服务的商业性服务企业,主要类型有商务型、型、型、旅馆等,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性接待企业,其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4.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典例感悟
例 1 下列关于旅行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行社为旅客的出游提供无偿服务
B.旅游活动由旅行社安排,可方便出游,但花费较多
C.旅行社是专门从事各种旅游业务的企业
D.旅游活动由旅行社安排,游客花费较省,但出游不便
解析:旅行社是从事各种旅游业务的企业,为旅游者的出游提供各种有偿服务。

旅游活动由旅行社统一安排,一方面给旅游者带来较大方便,另一方面旅行社与交通、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有协作关系,能够使旅游者的旅行费用降低。

少呢?
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经济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

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其总量并不增加(假定不考虑这些旅游消费对有关生产部门的刺激),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本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费,所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对旅游接待国经济来说,来访国际旅游者的消费构成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

此外,旅游接待国还可将其从中获得的旅游外汇净收入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因此,单就这一点而言,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作用并非完全相同。

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政府偏重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原因。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旅游一动百业兴”说明了旅游业有很强的()
A.服务性
B.涉外性
C.关联带动性
D.脆弱性
2.关于饭店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饭店业分工越来越明确,业务越来越单一
B.会议中心、旅游度假村、汽车旅馆等都不属于饭店业的范畴
C.我国饭店的星级划分中,六星级饭店的设施最豪华,服务质量最高
D.随着社会的发展,饭店已成为现代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综合性接待企业
3.下列关于旅游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②旅游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③
旅游交通的收入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景区内有娱乐性质的游船索道不属于旅游交通的范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的高中学生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王浩和李辉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一千的花费,又想让旅游社全包。

根据他们实际情况,请你替他们拿个主意回答4-6题。

4.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地是()
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
5.选择主要理由是()
A.交通条件B.旅游观光地C.身体状况D.旅游费用
6.这次旅游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参观学习B.娱乐消遣C.市场购物D.接受教育
读下面1978—2001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见,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增加明显的时间开始于()
A.20世纪7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初期
C.20世纪90年代初期D.21世纪初期
8.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
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人造景观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综合题
年代

数(万
人次)
收入
(亿美元)
从每
单位游客
取得收入
(美元)
1950 2530 21 83.0
1960 7210 68 94.6
1970 14570 179 112.8
1980 28600 925 323.4
1990 39000 1950 500.0
(1)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1950年后,世界旅游业大发展,其发展原因是。

(2)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有:;;;;。

10.读《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阅读国际旅游人次曲线,分析国际游客的变化趋势。

⑵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之间有何关联性?
⑶国民收入状况是决定旅游人次、出游距离、消费水平的基本条件之一。

据此判断发展中国家发展国际旅游业应优先发展何种类型的旅游业。

⑷该图反映了旅游业在当今世界正迅速发展。

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所以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基础。

该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二节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第一课时旅游与旅游活动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旅游及其发展
图表导读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主神庙,古希腊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目前两者的建筑艺术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景地。

合作探究
1.第一,社会条件。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这一切都促使着现代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第二,旅游者的条件。

在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即金钱、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

首先,要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在家庭或个人的总收入中,扣除全部税收及社会消费(如保险)以及生活之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之后,余下的部分足够旅游消费。

可见,经济条件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决定着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以及旅游时间长短和消费水平的高低。

其次,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必然导致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从而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时间上的条件。

再次,要有旅游的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旅游动机产生于旅游的需求,没有旅游的需求,就不会产生旅游动机,而没有旅游动机,就没有旅游的行动。

旅游动机的产生与旅游者,各地自然、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

变式训练
1.C
知识点二、旅游活动
图表导读
1.①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

②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旅游者就无法形成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条件;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是通过提供服务而联系主体的客体的纽带。

2.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个人条件、社会条件和交通、环境条件等。

合作探究
怎样确定哪些活动是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以空间活动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人类的社会活动很多,如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交通商贸活动、家庭休闲活动、日常休闲活动等,但唯有旅游活动以异地性为特征,具备异地性特征的为活动为旅游活动,否则就不是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娱乐性而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旅游活动是人们以审美、娱乐、社会交往为主要目的而离开常住地的活动,而人口迁移
(如长期移民、短期流动工人、难民等)、游牧活动、流浪活动等也具有异地性特征,但其活动目的不在于审美、娱乐、社会交往,故不属于旅游活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和旅游活动都是人们离开常住地的活动,但人口迁移常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改变,而旅游活动地理位置的改变是临时性的。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而区别于一般的生存活动。

变式训练
1.A 2.B 3.D
【自我评价】
1.B 2.C 3.C 4.B 5.D 6.C 7.B 8.D
9.(1)大众扩大多样休闲持续化 (2)逐年上升大型民航客机 (3)C 10.(1)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
(2)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需求是同型的,但又处于较高的层次(3)A曲线说明在
人类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人类的生活需要是生活中的最主要的需要B曲线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需要进入人类的需要系统,在发达社会,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
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第二课时旅游业及其构成与特点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旅游及其发展
图表导读
1.⑴国际游客逐年上升。

⑵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人次成正相关。

2.饭店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合作探究
1.通过旅行社进行旅游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方面旅游活动由旅行社统一安排,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旅行社因与交通、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有协作关系,能够使旅游者的旅行费用降低。

变式训练
1. D
知识点二、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合作探究
导致“黄金周”出行的游客减少的因素有很多:如:黄金周出游人太多,住宿、出行都很不方便,导致许多人不愿外出游玩,一些游客有意识地避开黄金周。

黄金周期间,一些景点票价上涨,食宿涨价,也制约了一部分人群的旅游消费欲望。

居民收入水平也是影响黄金周旅游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增长一直慢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

虽然百姓收入逐年提高,但由于近年房产、教育、医疗等都成为巨额支出,此涨彼消,日常消费支出相应减少。

比如,一些贷款买房的工薪阶层,面临着巨大还款压力,自然就减少了即期消费支出。

黄金周里的旅游服务质量,也是影响人们出游的一个因素。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休闲消费方式,通过旅游把假日经济的各种消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许多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日程,除了到景点观光,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强制的非自愿性的购物活动。

黄金周产生了交通、环境等诸方面压力,自然保护、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较难得到有效保证。

变式训练
B
【自我评价】
1.C 2.D 3.C 4.D 5.D 6.B 7.C 8.D
二、综合题
9.(1)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外出旅游欲望增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缩短” (2)综合性服务性涉外性关联带动性脆弱性
10.(1)国际游客逐年上升。

(2)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人次成正相关。

(3)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收入低具备旅游条件的人数少,因此利用发达国际旅游业的机会,
优先发展入境旅游业,以吸收更多的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4)该观点不正确。

从理论上讲,因为旅游业是综合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
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所以不能说经济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