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联考试
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
③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⑥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⑤⑥
B.②④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B
略
2. 把500 mL 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放出CO2,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mol/L B.(2b- a) mol/L C.(5b-)mol/L D.(l0b - 5a) mol/L
参考答案:
D
略
3. 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C.溶液中c(OH-)= mol·L-1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4. 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
是()
参考答案:
B
略
5.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Al3+、NH4+、Cl﹣、S2﹣
B、由水电离得到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 1 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AlO2﹣、Cl﹣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参考答案:
B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硫离子与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B.由水电离得到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四种离子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能够共存;
C.偏铝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D.铁离子发生水解,溶液不可能为中性.
【解答】解:A.Al3+、S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得到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Mg2+、Cu2+、SO42﹣、NO3﹣之间不反应,在酸性溶液中都不与氢离子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AlO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Fe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显示酸性,不可能为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6.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锈蚀。
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③铁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
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
⑤铁与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
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FeCl2和Fe(OH)3。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参考答案:
B
略
7.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 1/2O2(g)=CO(g);△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 + OH-(aq)=H2O(1);△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D.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参考答案:
AC
略
8. 将足量通入NaOH和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体积(V)的关系如图,图中AB段表示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①===②===CO32-
+H2O ③===④===⑤===
A、②⑤
B、⑤④
C、④②
D、④①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A.H2(g)+O2(g)═H2O(g)△H1 B.C(s)+O2(g)═CO(g)△H2
C.S(s)+O2(g)═SO2(g)△H3 D.H2S(g)+O2(g)═S(s)+H2O(l)△H4
参考答案:
C
考点:燃烧热.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能量.
解答:解:A.生成气态水不是最稳定状态,应为液态水,故A错误;
B.应生成CO2,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
C.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C正确;
D.不是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S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特征
10. 如图装置中,在U形管底部盛有CCl4,分别在U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b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 b
B. 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 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
D. 生铁丝中的碳在a、b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参考答案:
D
生铁和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都能构成原电池,左边试管中,生铁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A.生铁发生析氢腐蚀的速率比吸氧腐蚀的速率大,故A正确;B.a处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b处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所以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B正确;C.a处发生吸氧腐蚀,b处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a处气体压强减小,b处气体压强增大,导致溶液从b处向a处移动,所以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故C正确;D.生铁中的碳在a、b两处都作正极,故D错误。
11. 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已知,则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C. 已知,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贝(J H2 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0.1 mol·L-1FeCl3溶液中大量存在Fe2+、NH4+、SCN-、SO42-
C.0.1 mol·L-1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参考答案:
C
解析:A. Al3+与S2-能发生双水解促进得到氢氧化铝和硫化氢气体,故不能共存;
B. Fe3+、Fe2+都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故不能共存;C.0.1 mol·L-1NH4HCO3溶液中:
K+、Na+、NO3-、Cl-,离子之间不反应,故可以共存;D.Fe3+在中性溶液中完全以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故不能共存。
1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B.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
C.纯净盐酸为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为混合物
D.烧碱、纯碱都属于碱,油脂、甘油都属于酯
参考答案:
A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项错误;盐酸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纯碱属于盐,甘油不属于酯,而属于醇类,D项错误。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
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54.5% B.40% C.36% D.33.3%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方程式相加的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CO的质量;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
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
H2的质量.
CO、H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和,据此计算.
【解答】解: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方程式相加的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CO的质量,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
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
H2的质量,
CO、H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和,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6.5g﹣7.5g=9g,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100%=54.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判断过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加实质为氢气与一氧化碳的质量事实解题关键.
15. 工业上可用CO2生产甲醇,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
图9实线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
B.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该反应△H<0
C.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缩小至1L,重新
达平衡时则:2 mol·L-1<c(CH3OH) <8/3 mol·L-1
参考答案:
A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他们认为X不一定是Fe,因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且也能被磁铁吸引。
为探究X的组成,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定性检验
(1)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X的成分中是否一定不含Fe3O4?____(填“是”或“否”)。
(2)实验①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Ⅱ.定量测定
(3)操作Z是。
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下列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数据,得出3.44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否
(2)Fe3O4 + 8H+ === Fe2+ + 2Fe3+ + 4H2O;
Fe + 2H+ === Fe2+ + H2↑; 2Fe3+ + Fe === 3Fe2+
(3)过滤,洗涤;坩埚、泥三角。
(4)n(Fe3O4)= 0.0100 mol n(Fe)= 0.0200 mol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溴代物B,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无机产物略):
其中K物质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已知:①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RCH=CHOH→RCH2CHO;
② —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与I中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是。
(2)上述变化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填反应编号)。
(3)写出结构简式,G:,M:。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反应①:
,
ⅱK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ⅲ高聚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
(5)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I.含有苯环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Ⅲ.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1mol NaOH反应
参考答案:
(1)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1分);(2)①⑥(2分)(3)G:CH3COOCH=CH2 M:(各2分)(4)反应① :
ⅰ +3NaOH CH3COONa++NaBr+ H2O
ⅱ+NaOH→+ H2O
ⅲ(各2分)
(5)5种(2分)
18. (16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化合物Ⅲ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______mol O2。
(2)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写出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并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化合物Ⅱ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1 mol 化合物Ⅱ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化合物Ⅱ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Ⅱ难溶于水
D.化合物Ⅱ分子间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结构为
(4)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VI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VI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
(5)和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10H10O2 11.5 (2)HOCH2CH2COOH
HOCH2CH2COOH CH2=CHCOOH+H2O (写分子式不给分)
(3)BC (漏选给一半分,错选不给分)
(4)OHCCH2 CH2CHO
(5)取代反应(每空2分)
19. (15分)有机物E与铜(Ⅱ)的配合物是一种可发光的发光材料,在发光器材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生C的反应类型有。
(2)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共有种。
①分子中含有吡啶环()且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②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四种峰;
③吡啶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
(3)C生成D的过程中有一种温室气体生成,则D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5)结合题给信息,以和为原料合成西佛碱N-苯基苯甲亚胺(),请你拟出合成路线:。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