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教育学中学类真题
2013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出版《教育心理大纲》,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进入()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2.教师感到自己已经站稳了脚跟,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问题上,说明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步入了()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3.形成问题表征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阶段的任务。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4.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以及灵活性的儿童处在皮亚杰所认为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试误学习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反应后获得满意的结果,则联结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联结会削弱,这是学习的()的基本涵义。
A.练习律B.效果律C.重复律D.准备律6.在加涅按学习结果所做的分类中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7.技能是通过()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学习B.记忆C.练习D.灵感8.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问题的知识称作()A.陈述性知识B.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理性知识9.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从迁移性质上说叫做()A.正迁移B.水平迁移C.负迁移D.垂直迁移10.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叫做()。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11.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A.外部动机B.近景动机C.内部动机D.远景动机12.对学习结果给出主观上的判断和解释,这是()。
A.教学分析B.测量C.测验D.教学评价13.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这称为()。
2008-201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中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2008-2013)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被称为()A、人文教育学派B、传统教育学派C、现代教育学派D、实验教育学派2、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这一思想的是()A、卢梭B、康德C、夸美纽斯D、洛克3、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A、杜威B、凯洛夫C、陶行知D、裴斯泰洛齐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三因素论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A、行为方式B、校风C、角色规范D、学风6、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7、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董仲舒B、王充C、司马迁D、郑玄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9、目前世界范转内,最普通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班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12、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3、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主张取消学校制度,走向()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教育网络D、学习化社会14、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15、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A、对教材的研究B、对教法的研究C、对学科的研究D、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17、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到结论,天赋的智力从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013年江苏省教育心理学(中学类)真题 答案详解

2013年江苏省教育资格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中学类)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P9 1.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且开启了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的是()A、维果斯基 B、布鲁纳C、廖世承D、桑代克P19 2.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正处于的水平,还有一个是儿童正在行成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我们称之为()A、关键期B、最近发展区C、不平衡D、差异性P14 3.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性差异,会加速和延缓,但是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体现了发展的()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P140 4.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是解决问题的()A、发现问题B、解决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P193 5.行为目标的三要素是()A、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B、确定目标、产生条件、行为准则C、具体目标、行为标准、确定目标D、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实现目标P51 6.提出了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一个理论是()A、认知理论B、联结理论C、完形顿悟说D、建构学习理论P153 7.通过学习所行成的、形象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标准状态和反应的倾向性是()A、品德B、态度C、创造力D、技能P236 8.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了,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即进入了()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P85 9.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是()A、操作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感性知识P218 10.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历程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标准参照D、常模参照P109 11.真实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和行为模式是()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P87 12.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P95 13.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A、定势B、功能固着C、食物直观D、变式P147 14.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A、低智商者一定没有创造力B、高智商的创造力一定低C、低创造者的智商一定低D、高创造者的智商一般P73 15.掌握了金这个字,从而学习鑫,是体现了()A、重组迁移B、负迁移C、具体迁移D、一般迁移P63 1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是()A、自我强化B、内部强化C、替代性强化D、负强化P15 17.心里自我的形成一般是在()中实现的。
2009-2013年江苏省教育心理学(中学类)真题_答案详解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在题目右下角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A.年龄差异 B 能力差异 C 个别差异 D 性别差异2.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A.不同步性 B 规律性 C 共同性 D 差异性3.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 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 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4.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A.支持作用 B 定向作用 C 阻碍作用 D 强化作用5.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接受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A.程序化阶段 B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 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自动化阶段7.根据学习者心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A.感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元认知知识8.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能,认知性和()A.序列性 B 针对性 C 方向性 D 实在性9.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A.组织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计划策略 D 调节策略10.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学会调适 B 寻求发展 C 适应环境 D 调节自我11.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A.策略成分 B 品德成分 C 意志成分 D 行为成分12.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A.服从 B 屈服 C 场依存性 D 从众13.提出掌握学习概念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阿尔波特 B 奥苏伯尔 C 布鲁姆 D 马斯洛14.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A.期望效应 B 皮格马利翁效应 C 放大效应 D 预期效应1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A.标准化成就测验 B 教师自编测验和问卷测验C.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 认知测验和能力测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教学环境_等五种因素。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3年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3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总题数:20,分数:20.00)1.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 )(分数:1.00)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解析:2._____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
( )(分数:1.00)A.教育现象B.教育规律C.教育问题√D.教育事实解析: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分数:1.00)A.德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解析:4.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孟禄√B.恩格斯C.勒图尔诺D.沛西·能解析:5.美国的学制类型是_____的。
( )(分数:1.00)A.分支学制B.单轨学制√C.多轨学制D.双轨学制解析:6.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的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 )(分数:1.00)A.家庭B.大众文化教育机构C.学校√D.社会解析:7.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 )(分数:1.00)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解析:8.儿童发展中的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 )(分数:1.00)A.养育论√B.教育决定论C.辐和论D.发展论解析:9.“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描述了_____时期的教师活动。
( )(分数:1.00)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10._____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 )(分数:1.00)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热爱教育事业D.尊重学生解析:11.在教育活动中涉及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是( )(分数:1.00)A.课程B.教育评价C.教学D.教育目的√解析:12.狭义的德育专指( )(分数:1.00)A.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C.法纪教育D.政治教育解析:13.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尝试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人是() (分数:1.00)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解析:14.被认为是课程论经典的书是( )(分数:1.00)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课程论》C.《教学目标分类学》D.《现代课程论》解析:15.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1.00)A.传授知识B.培养技能C.培养人√D.育德解析:16.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分数:1.00)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解析:17.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1.00)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D.指导班、团、队活动解析:18.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活动起源于20世纪初_____的“指导运动”。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
共10分)1.学校教育始于 (A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D)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C)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B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B)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B )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8.__________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B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D)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CDE)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型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
(AC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BCDE)A.洛克的“白板’’论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1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CE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15.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BCDE )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1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BCE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17.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__________等活动。
2013年江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4)-6645

2013年江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4)•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桑代克把这称为()A:准备律B:应用律C:失用率D:效果率参考答案:C见桑代克“失用律”定义。
2.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属于学校教育的第几个目标()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B学校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鼓励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第四个目标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3.先行组织者教学基础的提出者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参考答案:C奥苏伯尔是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4.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者事例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被称为()A:变式B:举例C:范例D:综合参考答案:A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
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5.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参考答案:A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6.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A:苛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参考答案:B7.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参考答案:C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布鲁姆。
8.()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过程的能力。
A:元认知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策略D:元认知知识参考答案:A9.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的理解知识的手段不包括()A:知识再现表象B:动作再现表象C:图像再现表象D:符号再现表象参考答案:A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动作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映像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B.维果茨基C.皮亚杰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成果评价模式1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1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1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15.()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2013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第一章2

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3.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5.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6.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7.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9.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0.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2.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持这一主张的英国哲学家是(洛克)。
13.战国时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和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4.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15.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等新特点。
1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013年江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4)-6641

2013年江苏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4)•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转化学习参考答案:A2.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A:感知B:表象C:概念D:命题参考答案:D3.“学生学会点头敬礼,学会课堂常规”属于加涅学习分类中的()A:连锁学习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C:信号学习D:言语联想学习参考答案: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是训练学生对某一刺激或刺激群作出明确的反应。
当学生对某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因而受到鼓励或认可时,这种联结会加强,也就是说学生获得了正确的反应习惯。
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布卢姆B:布鲁纳C:加涅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A早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后来的掌握学习理论是布卢姆主要的两大贡献。
5.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化生D:布鲁纳参考答案:A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为桑代克,后来又发展为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华生和斯金纳等人。
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参考答案:B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由此,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7.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 属于()A:信号学习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想学习参考答案:A信号学习是情绪反应习惯的获得,它能使学生对某种刺激或信号产生一般的扩散性的情绪反应。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1)(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5.最早提出并研究道尔顿制的教育家是()。
A.克伯屈B.柏克赫斯特C.道尔顿D.布鲁纳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强调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一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7.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练习法8.我国“校校通”工程提出争取在()年前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B.2015C.2008D.20059.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精神或观念文化B.物质环境文化C.建筑与设计文化D.自然生态文化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松散管理11.德育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德育的体谅模式。
江苏省教师证(中学)考试2002-2013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优秀】

江苏省教师证(中学)考试2002-2013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A.丸教法的研究B.时代的研究C.学科的研究D.学法的研究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 )。
九可操作性B.时代性C.创造性D.方向性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
A. 效度B.难度C.区分度D.信度10.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B.社会模仿模式C. 活动模式D.认知模式1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
A.心理疏导B.择业指导C.心理咨询D.交往指导12.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 )。
A.课程类型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模式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 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4.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
A.课的目标B.课的类型C.课的任务D.课的结构1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 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二、填空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每题中的横线上。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_______________ 和个别差异性。
17.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 创立的。
该模式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映(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道德教育应围绕社会学习展开。
2013年江苏教育学中学类真题

2013年江苏省教育资格考试真题教育学(中学类)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2.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人认知按照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的顺序发展,这表明个人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有人愿意获得它便能使学升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5.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示范者角色B、传道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朋友角色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A、民主平等关系B、授受关系C、相互促关系D、朋友关系7.了解所教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属于教师的()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职业素养D、教育专业素养8.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课程可分为()A、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9. 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课程内容B、课堂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评价10.影响学生学习的特点的因素有()A、基础因素,内部因素,环境因素B、基础因素,个人因素,外部因素C、心理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D、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11.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A、适应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生理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D、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12“.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要求教师教学必须遵循()A、直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3.一般来说,在一节课地构成中,最基本的教学环节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14.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工具,系统地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这一过程是()A、考试B、学业评价C、自我评价D、学业测量15.在教学策略中,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系统属于()A、结构化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6.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形式17.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选择题一)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选择题一)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C)A.民主平等关系B.授受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D.朋友关系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B)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3、“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们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C)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B)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5、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A.示范者角色B.传道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朋友角色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7、了解所教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属于教师的(B)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职业素养D.教育专业素养8、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D)A.适应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B.整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生理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D.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9、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课程可分为(B)A.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C.工具型课程,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要求教师必须遵循(C)A.直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2013年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 教育学(中学类)模拟试卷 6套

201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一、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C )2.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D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5.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C )6.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系统性B 能动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 B )7.“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A )8.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 C )9.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 人身自由权B 人格尊严权C 受教育权D 隐私权( C )10.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A.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C )1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6.1)A.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C)12.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 A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A )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D )1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知 B情 C意 D行( A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每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2013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第一章3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答: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3.简述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阅读下面文字,说出隐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的内涵。
“……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就足以使人在未来的一生中应付他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应该将人的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答:隐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1.狭义教育答:狭义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乾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013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第一章1

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C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3、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 B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4、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D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操教育5、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C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6、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C )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7、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A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8、教育的终身化是( C )的特点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9.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C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0.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11.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 C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1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 A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B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1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C )A.定义B.苏格拉底讽刺C.助产术D.提问。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选择题二)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选择题二)1、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D)A.课程内容B.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目标2、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D)A.基础因素、内部因素、环境因素B.基础因素、个人因素、外部因素C.心理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D.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3、一般来说,在一节课的构成中,最为基本的教学环节是(C)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4、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切当的工具,系统的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这一过程是(B)A.考试B.学业评价C.自我评价D.学业测量5、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A)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形式6、在教学策略中,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属于(A)A.结构化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7、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同一个教室,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是(A)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小组教学法D.班级授课制8、班级建设最重要的是规划班级建设的(D)A.目标B.内容C.方法D.队伍9、在世界教育史上,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D)A.夸美纽斯B.凯洛夫C.杜威D.艾拉斯莫斯10、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013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6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6)(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2.下列选项中,()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4.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论。
A.赞可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5.最早将“教育”一并说出的是战国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6.《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属于()的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巩固性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7.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这种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 D.独立练习9.下列哪些德育模式强调“学会关心”?()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10.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的前提下,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11.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12.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设有“二馆六学”,其中的“二馆”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江苏省教育资格考试真题
教育学(中学类)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的《大教学论》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廖世承
D、杜威
2.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政治经济
B、社会生产力
C、环境
D、科学技术
3.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有人愿意获得他,那么,他便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耐心作用
5.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这体现了教育的()
A、示范者的角色
B、传道者的角色
C、管理者的角色
D、研究者的角色
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
A、民主平等
B、授受关系
C、相互促进
D、权威关系
7.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C、人格体现
D、本能
8.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型课程,实践性课程
C、学科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社会为中心
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9.()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的最为关键的准则,他的特点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A、课程目标
B、课堂评价
C、课时
D、课程
10.影响学生学习的特点()
A、基础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B、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C、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基础因素
D、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自身因素
11.课程表的安排遵循了整体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和()
A、人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
12.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体现了什么原则()
A、巩固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直观原则
13.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始终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
A、讲授教材
B、巩固新教材
C、检查复习
D、组织教学
14.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目标
B、学业评价
C、教学评价
D、教学手段
15.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是()的特点
A、班级授课
B、道尔顿
C、分组教学
D、外部分组
16.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目的
C、德育要求
D、德育内容
17.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8. 忘记了()
19.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综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 班级建设最重要的规划者是教师,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是班级()
A、领导
B、目标
C、模式
D、凝聚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忘记了我出一个吧。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2.学不鬣等体现了()教学原则。
3.库姆斯等人的陈述费正规教育的概念、伊利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思潮的代表人物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有的()
5.人的力量是人的()和身体力量。
6.有的心理学家把()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
7.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8.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分别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
9.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条件是
()。
10.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3.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4.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四、论述题(共1题10分)
1.论述社会模仿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和道德教育。
五、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案例分析题目(共1题10分)
主要是说李明在上科学课的时候,总是不听而且还妨碍到别人听课,说说笑笑。
王老师知道之后就点名让李明回答问题,但是李明不仅全部都知道,而且连超出大纲范围的知识都可以对答如流。
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与学校领导商议,决定让李明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去图书馆去翻阅他所喜爱的知识。
王老师不断的鼓励李明,并帮助他一起开发课题,当李明遇到问题的时候,王老师耐心的解答。
不久之后,李明经过不懈努力发表了其论文。
问题是:针对这个案例,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了什么基本规律(基本特点)以及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
联系本案例来谈谈这一教学原则和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AABBA 6-10 CAAAA 11-15 BCDBA
16-20 AD()BB(18忘记了)
填空题:1.舒尔茨第二章2.循序渐进第七章 3.非制度化教育第一章第三页下面4.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第二章 5.精神力量第三章6.少年期第三章238页7.创新精神第四章8.操作性第六章9.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第五章10.京师同文馆第八章139页
简答题:1.书P3-4页 2.书P32 3.书P50-51 4.书P101
论述题:1.书P170
案例分析:参考121页的教学原则
115页:基本特点就是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