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8/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5
谢谢欣赏!
2019/8/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6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 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 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 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
苏冷 联战 人时 对期 美苏 国联 人宣 说传 “画 你: 最 好 别 惹 我 !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 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 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 平静下来。
80年代
既有缓和又有紧 张,优势在美国
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转攻为守
美国采取强硬态 度,苏联全面收 缩,美国同意有 限缓和
肯尼迪 尼克松
里根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温故知新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
美 《 斯国 _国___家____。_联______合___华___国举_盛_行家__顿会_宣》议,言,保签证署全力彻底打垮法西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想一想
• 从二战时的盟友到冷战时的对手,西方国家 与苏联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180゜的大转弯 呢锁 3、政治颠覆
英国的铁腕首相
——丘吉尔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 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铁幕演说”——美苏冷战的信号
冷战的表现
• 政治方面 • 经济方面 • 军事方面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 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 世界中所占比重
工业生产量 2/3
外贸出口额 1/3
黄金储备 3/4
日 本 冲 绳美 军 基 地
•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 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 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 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 比拟。”
第一,复述。 课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往往非常专业和生硬,不好理解和记忆,我们听课时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知识说一说。有时用自己的话可能要啰嗦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赫鲁晓夫
思考: 赫鲁晓夫凭什么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初期美国据占优势
高潮:70年代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缓和:80年代相对缓和 结束:1991年苏联的解体
缓和方面的突出事件:
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四大国(苏、美、 英、法)对奥地利的占领;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 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 大国的事实。
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
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
由重重的围墙、隔离网、岗楼 、 巡逻带组成的柏林墙
美国U-2侦察机拍到的苏联运送导弹到古巴的照片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 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 的渗入。
——1947.3.杜鲁门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 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 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 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自1948年至 1951年,美国 用于马歇尔计 划的实际拨款
达120亿美元
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马歇尔计划?
美军拍摄到的古巴军事基地照片
军 备 竞 赛 , 昂 贵 的 游 戏
越战,永恒的创伤
战争一幕:暴尸街头 迷茫的美国大兵和纯朴的越南小女孩儿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阿富汗
苏联入侵阿富汗
小结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领导人 苏领导人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50年代中 期~60年代
初期
60年代中 期~70年代 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