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左手的掌纹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散文家也不妨发展重工业。

散文的“重工业”相对于小品文的“轻工 业”而言,是指散文创作所应追求的驰骋 的空间,即“大品”,包括突破篇幅限制、 扩大格局、加强感性、取法其他文类和艺 术、锤炼语言技巧、讲求众体兼备等。
(2)、所谓白话文不应该止于白 话,而也是一种“文”。

“文”指生动活泼、具有表现力的文学化语 言,它与通俗自然”的白话‘一起,构成 胡适所说的“国语的文学”所赖的载体。 是一种多元性的、富有弹性的语言。
4、你觉得了解这些信息对读者阅读 全书将会有什么帮助?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 对全书所勾画的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 程有宏观的、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关于 “金陵子弟江湖客”的叙述,清晰地标明 了作者的故土记忆、文化濡染,是全书的 提要。 2、了解全书的选文特点和文集的命名原因, 使读者易于把握全书的艺术价值,方便快 捷地领略全书的艺术风貌。
6、根据上下文语境,简要解释下 列句子中红字的意思。



(1)、散文家也不妨发展重工业。 (2)、所谓白话文不应该止于白话,而也是 一种“文”。 (3)、至少对我而言,最有效的文体应该使 用最多元、最有弹性的语言。 (4)、纵观我所致力的四大文类---诗、文、 评、译,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1、这篇《自序》,介绍了作者的 哪些背景信息?


1、出生于南京 2、南京曾是作者的养育地 3、作者一生浪迹天涯 4、作者是广义的江苏人 5、作者深情眷恋锦绣江南 6、首次在故乡出版作品 7、散文作品晚于诗歌创作,,对散文有独到见解 8、一生致力于诗、文、评、译四大文类,创作丰富
《左手的掌纹》序
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了解文意,锁定关键句 2、结合课后习题,锁定答案所在的区 域

阅读与探讨



1、这篇《自序》,介绍了作者的哪些背景 信息? 2、全书选文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取名为“左手的掌纹”? 4、你觉得了解这些信息对读者阅读全书将 会有什么帮助? 5、余光中写散文起步不久,就认为“散文 需要革命了”。从这篇序文看,他所说的 散文革命主要包括哪些主张?你是如何评 价他的观点的?
2、全书选文有什么特点?
1、篇幅长短不一 2、文体不拘一格 3、有较强的代表性 4、各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

3、为什么取名为“左手的掌纹”?

《左手的掌纹》是余光中先生的一本散文 集,在他看来,自己是“右手写诗,左手 写散文”,取此名,从作者角度说,正是 要把自己的左手——散文部分亮出来给读 者看;从编者的角度看,能更好地体现余 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艺术才华。同时文 集整体勾勒了这位活跃在当代世界华文之 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 的 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左》所展示的 掌纹与指印,正是作者一生的峰回路转、 心事纵横。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5、余光中写散文起步不久,就认为“散文需要 革命了”。从这篇序文看,他所说的散文革命 主要包括哪些主张?你是如何评价他的观点的密度、弹性与质 料”,强调散文可以成为“重工业”,提倡“大品” 散文。这一观念引导下的具体主张包括:在表达方式 上,应兼擅叙事与写景,使作品既能“蹑虚”,又能 “落实”,从而出虚入实、虚实相生;在篇幅上,应 突破五四以来的小品文限制,既可短道数百言,也可 长至数千言乃至逾万言;在格局与气势上,突破橄榄、 清茶式的固有散文模式,扩大格局、加强感性,并且 取法于其他的文类和艺术;语言技巧上应追求中文在 句法、文法、章法、节奏以及修辞方面的多元的弹性; 在文体上,主张众体兼备,力求做到白以为常,文以 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
(3)、至少对我而言,最有效的文体应 该使用最多元、最有弹性的语言。

这里指散文语言的变化多姿,即白话、文 言、俚语及适度西化的有机融合
(4)、纵观我所致力的四大文类---诗、 文、评、译,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用以指不拘于泥那种僵死的规范,强调各 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说明文集中的散文 诗兴不浅,而评论文章文情颇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