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作文之欣赏书法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书法的作文
【篇一: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我在一年级开始练书法,姐姐也是练书法的,我们常常同窗共学,
写完了相互欣赏,我越来越爱毛笔书法,但是毛笔也不是那么好写的,各种的写法常常使我很难掌握。
我最早知道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听说是“天下第一行书”,我也想要写出个“天下第一”。
老师对王羲之十分崇敬,他的班
名就是叫“兰亭书法培训”。
我跟老师说了这个,老师大笑,说我是
做白日梦。
直到后来,我慢慢长大,我才知道兰亭序为什么那么出名,也打消了什么“天下第一”的想法。
我发现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心情有改变
字跟着改变。
而且,看书法作品有一种神奇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
的作品,会让人感到不自觉地沉迷、陶醉,就如一首美妙的音乐般,然人有着奇幻的沉醉感。
而我最喜欢的是楷书。
它的特点是,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婉雅秀逸,妙不可言。
特别是颜真卿的字,简直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
书法之中的奇妙感觉,也许,只有你自己去试或才能陶醉其中??
【篇二:书法欣赏】
采
蜜
角
【篇三: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信息时代、现代化办公,书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书法是我们中
华传统的民族艺术,,书法是我们中华数千年的文化遗产,我们不
仅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发扬光大。
书法欣赏不仅需要多看多写多临名人名帖,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基础
知识储备,包括汉字的起源、书法表现形式、书体的类型以及书法
的三要素等知识。
汉字的起源为书法开辟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汉字
没有产生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用各种记
事方法,如用结绳、契刻来记事,但是,结绳、契刻只能解决一些
数字问题,由于结绳、契刻的不足,后来逐渐有了图画、符号来帮
助记忆表达思想,最后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
文字,到殷商时期,文字趋于成熟,即甲骨文。
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因为这个时
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既是象
形字又是会意字,如:甲骨文字“男”:左为“田”,右为“力”。
“力”
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
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
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日”就是个圆圆的太阳,“月”就是弯弯的月亮,“水”向条小溪,“牛”特别突出了两个犄角,关于会意字,“明”意为“日”和“月”带来的光明。
“旦”意为太阳出地平线而升起。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这就形成了金文,(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金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
与甲骨文相比金
文填实的写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
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
直接的造字方法。
可是,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
愈多,好像鲤、鲢、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别,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
区分这些字。
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
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
声字。
关于形声字,如:“爸”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还
有茅、简、空、材、闻、盆等很多很多。
除了象形字,会意字和形
声字以外,古代还有指示、转注、借代等造字法,如:指示的刃、本、末、亦、夫;转注的蛇、间,把原来的字增加意符或修改意符
变成另外一个字;假借的难,与本义无关音同而借字,莫字与本义
有联系转义而借字等等。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
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
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缺点是字体繁复,书写不方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
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
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
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
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
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
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
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
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
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因它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又进一部
发展成为今草。
到了唐朝,文人层出不穷,又有了抒发情怀,寄情
于笔端而表现的狂草。
草书就来源于章草。
随后柔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
开始盛行。
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直,有撇,捺
和硬钩,更便于书写。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就是由楷书演变而来的。
宋代,由于印刷技术的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
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字。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
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
字体,后世成为宋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
艺术特征。
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
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
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中国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更替,书写工具的变换,
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甲骨文、金文、汉简书法、毛笔书法、
硬笔书法。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你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所在。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笔法、结构、
章法。
笔法:书法的用笔,主要包括笔法、笔力、笔势、笔意等艺术技巧。
①笔法,指用笔的方法。
用笔的方法有:起笔、收笔、圆笔、方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提按、转折等。
②笔力,指笔画的内在
力量。
无论是刚健或柔软的笔画线条,在用笔中要表现出有一种内
在的力量感,是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③笔势,指
用笔时所形成的气势。
笔势有笔断而气势不断,点画形状虽各不相同,
但其势则浑然一体。
④笔意,即笔画线条所表现的感情、意趣等。
这种意趣往往是作者的感情在书法中的流露和表现。
结构: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笔画如何组合才能美观,产生结构的艺术技巧。
结构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
书法的结构往往
就文字的结构规律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做合适的艺术安排。
这些艺术
规律有疏密、虚实、欹侧(倾斜)、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
书法的结构是根据这些规律和技巧表现文字的形式美,给观者以丰
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无穷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章法有大小之别。
小章法即一字之内的点画关系如何布置,
或几字之间怎样安排。
大章法既是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