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装设计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案例教学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法学院以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加以应用,后来案例教学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开始被运用于商业与企业管理领域,案例教学法的内容逐步完善,相关应用经验得以丰富,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学者采纳和接受,并列入了高校的改革计划。
我国对案例教学法推广得比较晚,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经验不足,故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许多教师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案例教学法在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较为少见。
针对服饰设计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市场更新快的特点,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统筹能力、专业研究创新能力。
服装设计案例教学就是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主导,组织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具体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实践、总结,从而实践具体的服装设计案例。
笔者在民族服装设计案例教学实践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学生和甲方的一致认可。
在适当的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服饰设计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教学目标一致
民族服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理解各类服饰设计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应用专业知识独立完成相关的民族服饰设计任务,通过确立主题、分析资料、选取素材、提炼素材、分析设计要点、确定款式图、筛选面料、制图、制作成品等流程,使学生掌握服装专题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饰中的精神内涵,使学生能够产生灵感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模拟真实的问题设计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案例教学的目标与服饰专题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
2.教学内容适用
民族服装设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服装专题设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学生需要把握的知识点较多。
而案例教学将众多的知识点融入具体创设的专题设计,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可以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与创作,为今后的实习与工作积累经验。
三、服装专题设计案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1.案例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对于民族服饰设计的研究主要以民族服饰的传
民族服装设计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
□马丽王艳晖
摘要:在民族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服装设计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
基于此,该文作者探索将案例教学运用于民族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教学民族服装设计案例教学
86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
承与创新为目标,主要让学生认知、感受、参与,以全面了解民族服饰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工艺美学特征。
在设计中,学生要站在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充分发挥自身服装设计潜能,以完成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案例教学的实施流程
(1)设计案例的选取
如何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服饰文化中选取相应的民族服饰案例进行设计与创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选取适当的案例。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能促使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中设计点的问题设置
问题的设置应围绕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设计思考,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知识。
在民族服饰设计的案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目标设计分组,把相应的学生分到各个组中。
教师根据各组收集的资料和学生对民族服装的分析设置具体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同解决问题。
如,在进行三江侗族服饰设计时,教师可以介绍侗族服饰的特征与地理分布,以及侗族人的生活习惯等,继而让学生归纳侗族服饰的特征并进行款式设计。
学生设计好之后,教师再进行内部细节的细化设计引导。
(3)案例讲解
案例讲解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设计思路、设计流程以及设计细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设计灵感,明确设计方向。
如,教师讲解《印象?刘三姐》剧照中人物的服饰时,可以先让学生站在导演和设计者的角度思考:剧照中人物的服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用到了哪些典型的民族服装设计元素;如何对这些元素进行二次设计与结合;在色彩上和配饰上是如何考虑和应用的;服装的廓形和细节采用了哪些手法。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从综合的角度二次启发学生。
因为是海报剧照宣传,服饰设计要简洁、明快,既要突出民族服饰的典型特征,又要和周围的景致协调,体现统一、和谐的民族服饰审美,让学生思考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这样提取设计元素时就会更加全面、周到。
(4)设计资料梳理与民族服装典型特征的提取
在学生全面搜集了民族服饰资料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设计主题与设计内涵分析现有的设计资料,提取民族服装的典型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梳理资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案例提案与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将提取的民族服装设计元素应用到案例设计中。
在此过程中,各组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做成草图,然后师生一起探讨,从面料、色彩、款式以及后续的工艺等方面整体思考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与审美表达。
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设计见解,给予对方适当的建议。
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几轮的讨论和筛选,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
(6)对设计案例的总结和反思
在这一阶段中,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以每组的设计案例目标为标准,对设计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先要求学生集体讨论每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设计难点和解决方法以及心得体会、取得的成绩等,并形成书面报告。
小组讨论后,由各组选派组员分享本组在每个设计案例中的成长和收获,以及今后需要学习和加强的方向。
最后教师针对每组的民族服饰设计案例做全面的总结。
对案例的总结和反思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今后的设计积累经验。
结语
在民族服饰设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一味地教授知识,学生不再单纯地接受知识,教师只是通过自己的见解和对案例的把握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方法解决案例中出现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民族服饰设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注:该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千亿元产业发展背景下‘民族服装服饰研究’课程地方特色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B083。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2]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3]段世娟.VB程序设计案例教学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3(1).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倪昌立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