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
◎游览
【登楼赋】〔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
〕
※王仲宣〔《魏志》曰:王粲,字仲宣,山阳人。
献帝西迁,粲从至长安。
以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
后太祖辟为右丞相掾。
魏国建,为侍中,卒。
〕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冯衍《显志赋》曰:伏朱楼而四望,采三秀之华英。
《孙卿子》曰:多暇日者,其出入远也。
贾逵《国语注》曰:暇,闲也。
暇或为假。
《楚辞》曰:迁逡次而勿驱,聊假日以消时。
边让《章华台赋》曰:冀弥日以销忧。
《汉书·东方朔》曰:销忧者莫若酒。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说文》曰:屋宇边,谓楼之宇也。
《西京赋》曰:虽斯宇之既坦。
李尤《高安馆铭》曰:增台显敞,禁室静幽。
《苍颉篇》曰:敞,高显也。
《尔雅》曰:仇,匹也。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挟,犹带也。
《山海经》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注于睢。
《汉书·地理志》曰:汉中房陵东山,沮水所出,至郢入江。
睢与沮同。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杜预《左氏传注》曰:陆,道也。
孟康《汉书注》曰:沃,灌溉也。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尔雅》曰:弥,终也。
谓终极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江陵县西有陶朱公家。
其碑云是越之范蠡,而终於陶。
《尔雅》曰:郊外曰牧。
《荆州图记》曰:当阳东南七十里有楚昭王墓,登楼则见,所谓昭丘。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春秋文耀钩》曰:春致其时,华实乃荣。
《说文》曰:畴,耕治之田也。
贾逵《国语注》曰:一井为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楚辞》曰:虽信美而无礼。
《北征赋》曰:曾不得乎少留。
《说文》曰:曾,谓辞之舒也。
〕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纷浊,喻代乱也。
《楚辞》曰:吸精粹而吐纷浊。
孔安国《尚书传》曰:十二年曰纪。
《毛诗》曰:以迄于今。
毛苌曰:迄,至也。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韩诗》曰:眷眷怀顾。
《毛诗》曰:岂不怀归。
毛苌曰:怀,思也。
杜预《左氏传注》曰:任,当也。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言感北风逾增乡思也。
《小雅》曰:凭,依也。
《汉书》曰:天子自轩槛上隤铜丸。
韦昭曰:轩槛,殿上栏轩上板也。
《风赋》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楚辞》曰:目极千里伤春心。
《汉书》临沮县,荆山在东北也。
《尔雅》曰:山小而高曰岑。
〕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逶迤,长貌也。
《尔雅》曰:迥,远也。
《韩诗》曰:江之漾矣,不可方思。
薛君曰:漾,长也。
《毛诗》曰:济有深涉。
《尔雅》曰:济,渡也。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楚辞》曰:忽临睨夫旧乡。
汉中山王胜曰:不知涕泣之横集。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左氏传》曰:孔丘卒,公诔之曰:尼父,无自律。
《论语》子在陈曰,归欤归欤。
〕锺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左氏传》曰: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使税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
使与之琴,操南音。
公曰: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史记》曰:陈轸適楚,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昔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
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
今仕楚执珪,富贵矣,亦思越不?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
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且楚声。
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
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者哉?〕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穷,谓锺仪。
达,谓庄舄。
《论语》子曰:小人怀土。
孔安国曰:怀,思也。
《吕氏春秋》曰:道德於此,穷达一也。
〕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尚书》云: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左氏传》郑子驷曰:周诗有之,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杜
预曰:逸诗也。
《尔雅》曰:极,至也。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贾逵《国语注》曰:觊,望也。
冀与觊同。
《尚书》曰:王道正直。
孔安国曰:王道平直也。
高衢,谓大道也。
薛君《韩诗章句》曰:骋,驰也。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论语》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郑玄曰:我非匏瓜,焉能系而不食者?冀往仕而得禄。
《周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侧。
郑玄曰:谓已浚渫也,犹臣脩正其身以事君也。
张璠曰:可为侧然,伤道未行也,然不食以被任用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毛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楚辞》曰:步徙倚而遥思。
杜预《左氏传注》曰:匿,藏也。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楚辞》曰: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通俗文》曰:暗色曰黲。
惨与黲古字通。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楚辞》曰:狂顾南行。
王逸曰:狂,犹遽也。
《大戴礼·夏小正》曰:鸣也者,相命也。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原野阒无农人,但有征夫而已。
《周易》曰:窥其户,阒其无人。
《埤苍》曰:阒,静也。
《毛诗》曰:駪駪征夫。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广雅》曰:感,伤也。
《毛诗》曰:劳心忉忉。
毛苌曰:忧劳也。
又曰:劳心怛怛。
毛苌曰:怛怛,犹忉怛也。
〕循堦除而下降兮,气交愤於胸臆〔司马彪《上林赋注》曰:除,楼阶也。
杜预《左氏传注》曰:交,戾也。
王逸《楚辞注》曰:愤,懑也。
《说文》曰:臆,胸也。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方言》曰:参,分也。
《韩子》曰:卫灵公泊濮水,夜分,而闻有鼓瑟者。
《毛诗》曰:耿耿不寐。
《易》曰:初九,盘桓,利居贞。
《广雅》曰:盘桓,不进也。
《毛诗》曰:展转反侧。
〕
【游天台山赋(并序)】
支遁《天台山铭序》曰:余览《内经山记》云:剡县东南有天台山。
※孙兴公〔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孙绰,字兴公,太原人也。
为章安令,稍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寻转廷尉卿,卒。
于时才笔之士,绰为其冠。
〕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广雅》曰:秀,异也。
〕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方丈、蓬莱,皆海中名山也。
《尔雅》曰:高平曰陆。
谢灵运《山居赋注》曰:天台、四明相接连。
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名山略记》曰:天台山,即是定光寺诸佛所降葛仙公山也。
〕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毛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东京赋》曰:备致嘉祥。
〕穷山海之环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埤苍》曰:瑰玮,珍琦也。
〕所以不列於五岳,阙载於常典者,〔《尔雅》曰:太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常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常典,五经之流也。
〕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冥奥者,冥冥深奥也。
幽迥,遐远也。
〕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岭。
〔重溟,谓海也。
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
〕始经魑魅之途,卒践无人之境。
〔杜预《左氏传注》曰:魑,山神。
魅,怪物。
《庄子》曰:其道幽远而无人。
〕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刘兆《穀梁注》曰:举,尽也。
《楚辞》曰:举世皆然将谁告。
孔安国《尚书传》曰:精意以享谓之禋。
〕故事绝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广雅》曰:绝,灭也。
篇,即常典也。
《广雅》曰:标,书也。
《奇纪》,即《内经·山记》。
〕
然图像之兴,岂虚也哉!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列仙传》曰:赤松子好食松实,绝穀。
孔安国《尚书传》曰:米食曰粒。
《列仙传》赞曰:吞水须,茹芝茎,断食休粮,以除穀气。
《广雅》曰:茹,食也。
《楚辞》曰:原轻举而远游。
〕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言非寄情遐远,搜访幽冥,笃信善道,通神感化者,何肯存之也。
〕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俯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
〔《庄子》老聃谓崔臞曰:其疾也
哉,俯仰之间,再抚四海之外也。
王弼《周易注》曰:若辞也。
臞音劬。
〕方解缨络,永托兹岭。
〔方,犹将也。
缨络,以喻世网也。
《说文》曰:婴,绕也。
缨与婴通。
郭璞《山海经注》曰:络,绕也。
〕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归田赋》曰:挥翰墨以奋藻。
〕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太虚,谓天也。
自然,谓道也。
无阂,谓无名。
妙有,谓一也。
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
《管子》曰:虚而无形谓之道。
《鵩鸟赋》曰:寥廓忽荒。
《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
锺会曰:莫知所出,故曰自然。
王弼曰:自然,无义之言,穷极之辞也。
又曰:妙者,极之微也。
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
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
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阮籍通老子论曰:道者自然。
《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也。
〕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
〔《老子》曰:三生万物。
锺会曰:散而为万物也。
融,犹销也。
班固《终南山赋》曰:流泽遂而成水,停积结而为山。
〕嗟台岳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
〔《广雅》曰:挺,出也。
《鲁灵光殿赋序》曰:岂非神明依凭支持者也。
〕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
〔天台越境,故云牛宿也。
《汉书》曰:越地,牵牛之分野。
〕结根弥於华岱,直指高於九疑。
〔结,犹固也。
《南都赋》曰:结根竦本,华岱九疑,皆山名也。
刘瓛《周易义》曰:弥,广也。
〕应配天於唐典,齐峻极於周诗。
〔配,犹对也。
《左氏传》周史谓陈侯曰:姜,太岳之后也。
山岳则配天。
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故曰唐典也。
〕
邈彼绝域,幽邃窈窕。
〔王逸《楚辞注》曰:邈,远也。
绝,远也。
《鲁灵光殿赋》曰:璇室<女便>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
王逸曰:邃,深也。
〕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绝而莫晓。
〔近智,犹小智也。
《尔雅》曰:之,往也。
言近智守所见而不之,假有之者,
以其路断绝,莫之能晓也。
《方言》曰:晓,知也。
〕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
马融《论语注》曰:哂,笑也。
《庄子》北海若谓河伯曰: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
司马彪曰:厚信其所见之时也。
《方言》曰:矫,飞也。
〕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刘向列女传曰:名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彰。
二奇,赤城瀑布也。
贾逵《国语注》曰:兆,形也。
〕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
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
色皆赤,状似云霞。
悬溜千仞,谓之瀑布。
飞流洒散,冬夏不竭。
天台山图曰:赤城山,天台之南门也。
瀑布山,天台之西南峰,水从南岩悬注,望之如曳布。
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
《战国策》曰:举标甚高。
界道,谓为道疆界也。
《法华经》曰:黄金为绳,以界八道。
〕
睹灵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
仍羽人於丹丘,寻不死之福庭。
〔《楚辞》曰: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曰:因就众仙於明光也。
丹丘,昼夜常明。
《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
〕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於层城?〔薛君《韩诗章句》曰:羡,愿也。
《淮南子》曰:掘昆仑墟以下,地中有层城,九重是也。
〕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老子》曰:域,中有四大。
《汉书·音义》曰:畅,通也。
老子曰:虽有荣观,宴处超然。
〕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
〔《七启》曰:余好毛褐,未暇此服也。
金策,锡杖也。
铃铃,策声。
〕披荒榛之蒙茏,陟峭崿之峥嵘。
〔高诱《淮南子注》曰:丛木曰榛。
《孙子》曰:草树蒙茏。
《文字集略》曰:崿,崖也。
《字林》曰:峥嵘,山高貌。
〕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
〔顾恺之《启蒙记注》曰:之天台山、次经油溪。
谢灵运《山居赋》曰:凌石桥之莓苔,越楢溪之萦纡。
《注》曰:所居往来,要经石桥。
过楢溪,人迹不复过此。
落,邪行也。
五界,五县之界。
孔灵符《会稽记》曰:此山旧名五县之馀地。
五县,馀姚、鄞、句章、剡、始宁。
服虔《汉书注》曰:鄞音银。
〕跨穹隆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
〔穹
隆,长曲貌。
《西京赋》曰:阁道穹隆。
悬磴,石桥也。
顾恺之《启蒙记》曰:天台山石桥,路迳不盈尺,长数十步,步至滑,下临绝冥之涧。
冥,幽深也。
〕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莓苔,即石桥之苔也。
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异苑》曰:天台山石有莓苔之险。
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上有石桥悬度,有石屏风横绝桥上,边有过迳,绕容数人。
仲长子《昌言》曰:斧帐翠屏之不坐。
莓,音梅。
〕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
〔顾恺之《启蒙记注》曰:济石桥者,搏岩壁,援女萝葛藟之茎。
《毛诗》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毛苌曰:木下曲曰樛。
《尔雅》曰:女萝,兔丝。
贾逵《国语注》曰:援,引也。
〕虽一冒於垂堂,乃永存乎长生。
〔汉爰盎谏上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老子》曰:长生久视之道。
东方朔《十洲记》曰:桂英流丹服之长生。
〕必契诚於幽昧,履重崄而逾平。
〔幽昧,谓道也。
锺会《老子注》曰:幽冥晦昧,故称为玄。
〕
既克隮於九折,路威夷而脩通。
〔言其道崄,曲折有九也。
杜笃《首阳山赋》曰:九折萎嶵而多艰。
韩诗曰:道威夷者也。
〕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
〔《列子》曰:晏平仲问养生於管夷吾曰:恣目之所欲视,恣意之所欲行。
寥朗,谓心虚目明也。
《说文》曰:寥,虚空也。
毛苌《诗传》曰:朗,明也。
《列子》曰:子华之容,缓步阔视。
《尚书》曰:从容以和。
〕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楚辞》曰:春草生兮萋萋。
杜笃《首阳山赋》曰: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嗈々。
〔裔裔,飞貌也。
《尔雅》曰:嗈々,和也,谓声之和也。
〕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於心胸。
〔灵溪,溪名也。
《广雅》曰:濯,洗也。
贾逵《国语注》曰:疏,除也。
〕荡遗尘於旋流,发五盖之游蒙。
〔因一濯而假言也。
六尘虚假,而能不住,故曰荡。
虽遣而未能尽,故曰遗。
《中论》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高诱《淮南子注》曰:旋流,深渊也。
身意皆净而能不离,故曰发。
五盖非真,而蔽己善行,故曰游。
《大智度论》曰:五盖,贪欲、瞋恚、睡眠、调戏、疑悔。
《礼记》曰:昭然发蒙。
五盖或为神表。
〕追羲农之绝轨,蹑二老之玄踪。
〔羲、农,伏羲、神农也。
《广雅》曰:轨,迹也。
又曰:蹑,履也。
二老,老子、老莱子也。
《史记》曰:老子者,楚苦县人,名耳,字聃,姓李氏。
见周之襄,乃遂去。
西至关,关令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乃著上下二篇,言道德之意。
又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脩道而养寿也。
刘向《别录》曰:老莱子,古之寿者。
〕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
〔《毛诗》曰:陟降廷止。
毛苌曰:陟降上下。
《左氏传》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尔雅》曰:迄,至也。
《十洲记》曰:沧浪海岛中有石室,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人。
〕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
朱阙玲珑於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
〔顾恺之《启蒙记注》曰:天台山,列双阙於青霄中,上有琼楼、瑶林、醴泉,仙物毕具。
《十洲记》曰:承渊山,金台玉楼,流精之阙,琼华之室,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也。
晋灼《汉书注》曰:玲珑,明见貌。
〕彤云斐舋以翼棂,皦日炯晃於绮疏。
〔斐舋,文貌。
翼,犹承也。
櫺,窗间子也。
《毛诗》曰:有如皦日。
炯晃,光明也。
李尤《东观铭》曰:房闼内布,绮疏外陈。
薛综《西京赋注》曰:疏,刻穿之也。
然刻为绮文,谓之绮疏也。
〕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山海经》曰:桂林八树,在贲隅东。
郭璞曰: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贲隅音番禺。
神农《本草经》曰:桂叶冬夏常青不枯。
又曰:赤芝一名丹芝,黄芝一名金芝,白芝一名玉芝,黑芝一名玄芝,紫芝一名木芝。
冯衍《显志赋》曰:食五芝之茂英。
〕惠风伫芳於阳林,醴泉涌溜於阴渠。
〔边让《章华台赋》曰:惠风春施。
宁,犹积也。
伫与宁同。
毛苌《诗传》曰:山南曰阳。
郑玄《周礼注》曰:阳林,生於山南。
《史记》曰:昆仑山上有醴泉。
《白虎通》曰:醴泉者,美泉,状如醴。
阴渠,山北之渠。
〕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淮南子》曰:建木在广都,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山海经》曰:神人之丘有建木,百仞无枝。
又曰:崐崘之墟,北有珠树、文玉树、玗琪
树。
璀璨,珠垂貌。
〕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
〔《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
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人於山上见之。
告我家:於七月七日,待我於缑氏山头。
果乘白鹤驻山头。
毛苌《诗传》曰:控,引也。
《史记》楚庄王曰:有鸟不蜚,蜚乃冲天。
《百法论》曰:并及八辈应真僧。
然应真,谓罗汉也。
大智度论曰:菩萨常应二时,头陀常用锡杖经传佛像。
〕骋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
〔言众仙既登正道,故能骋其神变。
出於众有,而入无为也。
《淮南子》曰:出於无有,入於无为。
〕
於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
〔王逸《楚辞注》曰:闲,静也。
〕害马已去,世事都捐。
〔《庄子》曰: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適遇牧马童子,黄帝曰: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但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郭璞曰:马以过分为害。
《归田赋》曰:与世事乎长辞。
〕投刃皆虚,目牛无全。
〔《庄子》曰:庖丁为文惠君屠牛,文惠君曰:善哉技。
庖丁对曰:臣好者道,进乎技矣。
臣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今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也。
〕凝思幽岩,朗咏长川。
〔《广雅》曰:凝,止也。
朗,犹清彻也。
〕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
〔《楚辞》曰:吾令羲和弭节兮。
王逸曰:羲和,日御也。
午,日中。
徐爰《射雉赋注》曰:褰,开也。
〕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法华经》曰:击大法鼓。
又曰:烧众名香。
〕肆觐天宗,爰集通仙。
〔天宗,谓老君也。
通仙,谓众仙也。
其通,犹通侯也。
《尚书》曰:肆觐群后。
孔安国曰:肆,遂也。
〕挹以玄玉之膏,嗽以华池之泉,〔毛苌《诗传》曰:挹,斟也。
《山海经》曰:密山是生玄玉,玉膏之所出。
郭璞曰:言玉膏中又出黑玉。
《史记》曰:昆仑,其上有华池。
〕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
〔象外,谓道也。
《周易》曰:象者像也。
荀粲《列传》粲答兄俣云: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乎象外者也。
象外之意,故蕴而不出矣。
无生,谓释典也。
维摩诘曰:是天女所愿具足,得无生忍。
〕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
〔言道释二典,皆以无为宗。
今悟有为非而遣之,遣之而不尽,觉无为是而涉之,涉之
而有间,言皆滞於有也。
《说文》曰:悟,觉也。
《小雅》曰:间,隙也。
〕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
〔言有既滞有,故释典泯色空以合其迹,道教忽於有而得於玄。
郭象《庄子注》曰:泯,平泯也。
又曰:本末内外,畅然俱得,泯然无迹。
《维摩经·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
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
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性自空,於其中通而达者,为入不二法门,有,谓有形也。
王弼《老子注》曰:凡有皆始於无。
又曰: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然王以凡有皆以无为本,无以有为功,将欲寤无,必资於有,故曰即有而得玄也。
王弼又曰:玄,冥嘿无有也。
〕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於三幡。
〔释,谓解说令散也。
二名,即有名物始,无名物母也。
言二名虽异,释之令同出於道也。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王弼曰:两者谓始与母也,同出於玄也。
异名,所施不同也,在首则谓之始,终则谓之母也。
训畅令尽也。
三幡:色,一也。
色空,二也。
观,三也。
言三幡虽殊,消令为一,同归於无也。
却敬舆与谢庆绪书论三幡义曰:近论三幡,诸人犹多欲,既观色空,别更观识,同在一有,而重假二观,於理为长,然敬舆之意以色空及观为三幡。
识空及观,亦为三幡。
〕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夫言从道生,道因言畅,道之因言,理归空一,故终日语乐,等乎不言。
《庄子》曰: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也。
又曰:言无言,终身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於自然。
〔妙悟玄宗,则荡然都遣,不知己之是己,不见物之为物,故浑齐万像以冥观,兀然同体於自然。
《孝经钩命决》曰:地以舒形,万象咸载。
冥,昧也。
言不显视也。
兀,无知之貌也。
自然,已见上文。
〕
【芜城赋(四言)】
〔集云:登广陵故城。
《汉书》曰:广陵国,高帝十一年属吴,景帝更名江都,武帝更名广陵。
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焉。
〕
※鲍明远〔沈约《宋书》:鲍昭,字明远,文辞赡逸。
世祖时,昭为中书舍人。
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
昭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昭才尽,实不然也。
临海王子瑱为荆州,昭为前军掌书记之任。
子瑱败,为乱兵所杀。
〕
沵迆平原,〔沵,相连渐平之貌也。
《广雅》曰:迆,斜也。
平原,即广陵也。
〕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南驰北走,言所通者远也。
《汉书》有苍梧郡。
谢承《后汉书》曰:陈茂常渡涨海。
如淳《汉书注》曰:走,音奏,趋也。
崔豹《古今注》曰: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
《汉书》有雁门郡。
〕柂以漕渠,轴以昆岗。
〔《广雅》曰:柂,引也。
漕渠,邗沟也。
《左氏传》曰:吴城邗沟,通江淮。
杜预曰:通粮道。
《说文》曰:漕,水转毂也。
又曰:轴,持轮也。
昆岗,广陵之镇平也。
类车轴之持轮。
《河图括地象》曰:昆岗之山,横为地轴。
柂或为阹,轴或为袖。
〕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南临江曰重,滨带江南曰複。
《苍颉篇》曰:隩,藏也。
《洛阳记》曰:铜驼二枚,在四会道头。
《尔雅》曰: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卫〕,人驾肩;〔全盛,谓汉时也。
《史记》苏秦说齐王曰: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说文》曰:轊,车轴端。
杜预《左氏传注》曰:驾,陵也。
谓相迫切也。
〕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郑玄《周礼注》曰:廛,民居区域之称。
《说文》曰:闬,闾也。
《方言》曰:扑,尽也。
郭璞曰:今种物皆生,云扑地出也。
〕孳货盐田,铲利铜山。
〔《声类》曰:孳,蕃也。
孳滋古字通也。
《海赋》曰:陆死盐田。
《苍颉篇》曰:铲,削平也。
《史记》曰:吴有豫章郡铜山,吴王濞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才力雄富,士马精妍。
〔班固传赞曰:材力有馀,士马强盛。
范晔《后汉书》曰:王元说隗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声类》曰:奓,侈字也。
轶,过也。
佚与轶通。
《西都赋》曰:览秦制,跨周法。
〕划崇墉,刳浚洫,图脩世以休命。
〔《字林》曰:隹刀曰划。
刳,谓除消其土也。
《周易》曰:刳木为舟。
薛综《西京赋注》:墉,谓城。
洫,池也。
《左氏传》
北宫文子曰:其有国家,令问长世。
《尚书》曰:俟天休命。
《春秋元命苞》曰:命者,天之命也。
〕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幹烽橹之勤,〔郭璞:《三苍解诂》曰:板,筑墙上下板。
筑,杵头铁沓也。
郑玄《周礼注》曰:雉,长三丈,高一丈。
杜预《左氏传注》曰:堞,女墙也。
殷,盛也。
《淮南子》曰:大构架,兴宫室,鸡栖井幹。
许慎曰:皆屋构饬也。
郭璞《上林赋注》曰:橹,望楼也。
〕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苍颉篇》曰:格,量度也。
五岳,已见《天台赋》。
南北曰袤。
三坟,未详,或曰:《毛诗》曰,遵彼汝坟。
又曰:铺敦淮坟。
《尔雅》曰:坟,莫大於河坟。
此盖三坟。
〕崒若断岸,矗似长云。
〔崒,高峻也。
矗,齐平也。
〕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坏以飞文。
〔《三辅黄图》曰: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广雅》曰:冲,突也。
《字书》曰:糊,黏也。
毛苌《诗传》曰:赪,赤也。
《七启》曰:耀飞文。
〕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
〔《说文》曰:扃,外闭之关也。
凡文士之言基扃,泛论城阙,犹车称轸,舟谓之舻耳,非独指扃也。
固护,言牢固也。
〕出入三代,五百馀载,竟瓜剖而豆分。
〔王逸《广陵郡图经》曰:郡城,吴王濞所筑。
然自汉迄于晋末,故云出入三代五百馀载也。
《汉书》贾谊上疏曰:高帝瓜分天下,王功臣也。
〕
泽葵依井,荒葛骨途。
〔王逸《楚辞注》曰:风萍水葵,生於池中。
骨,犹绾也。
〕坛罗虺蜮,阶斗麏鼯。
〔王逸《楚辞注》曰:坛,堂也。
《毛诗》曰:为鬼为蜮。
毛苌曰:蜮,短狐也。
《公羊传》曰:有麇而角。
刘兆曰:麇,獐也。
麏与麇音义同。
鼯,鼯鼠也。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说文》曰:魅,老物精也。
《楚辞·九歌》有祭山鬼。
《汉书》曰:苏武掘野鼠草实而食之。
魏明帝《长歌行》曰:久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
〕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左氏传》曰:豺狼所嗥也。
〕饥鹰厉吻,寒鸱吓雏。
〔厉,摩也。
郑玄《周礼注》曰:吻,口边也。
郑玄《毛诗笺》曰:口拒人曰吓。
郭璞《尔雅注》曰:雏,生而能自食者,谓鸟子也。
〕伏虣藏虎,乳血餮肤。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