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x u e z h o n g z h i
水稻是农民种植的大宗作物,近年来栽培面积在逐年加大,其产量高低直接决定农民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

多年来,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水稻二化螟、褐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在不断蔓延,其发生面积大、危害面广,已成为很多地方影响水稻持续增产的一大障碍。

为此,必须帮助种植户采取有利措施加以解决,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成。

1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

病菌从叶片水孔侵入,先从叶尖、叶缘或叶脉出现白色条状病斑,发病部与其健全处交界明显,绿白分明。

在发病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颗粒,称之为“菌脓”。

菌脓干后如同鱼籽状,病菌带入大田,侵入秧苗,水稻在三叶期较为抗病。

水稻分蘖以后,孕穗、抽穗时期,最容易感病与发病。

二化螟在每年发生2代,个别年份发生3代,但第3代出现时,杂交稻已扬花灌浆,只能取食杂草。

1代螟蛾高峰期5月13~17日,卵孵盛期5月18~23日,卵孵化高峰期5月底至6月3日。

第2代螟蛾产卵始盛期为7月15~18日,卵孵化盛期7月20~23日,卵孵化高峰期7月25~28日。

在卵孵化高峰前1~2d施药为最佳期。

1代螟蛾产卵盛孵期正值水稻分蘖盛期。

6月上中旬出现大片枯鞘与枯心死苗现象,此时施药效果不理想。

因为1代幼虫已钻入茎秆内部危害,往往造成1代重,2代危害更重的趋势。

各种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是秧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苗稻瘟、苗期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稻蓟马等;二是分蘖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稻纹枯病、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等;三是拔节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四是抽穗至灌浆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主要有白叶枯病、稻曲病、三化螟3代、褐稻飞虱等。

2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
在水肥管理上,农谚有云,寸水活棵,湿润灌溉,适时烤田,严防深灌和串灌。

移栽活棵后要进行轻烤田,1个月后重烤田,则白叶枯病发病轻,一般病指为9.5。

未烤田长期深入灌溉的田块则发病重,病指为20.85。

同时,推广以基肥为主,增施土杂肥,多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以达到肥足而无过多剩余的目的,控制水稻过分旺长,压低病指。

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一定要把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放在首位,生物防治有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化防农药的抗性等特点。

稻田主要天敌种群有蜘蛛、扑食蝽、隐翅甲、瓢虫、草铃等,对二化螟、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打好总体化防战
3.1狠抓秧田防治
秧田防治二化螟、白叶枯病、稻瘟病是治小田保大田措施之一,秧田面积小而集中,治1h m2秧田等于治大田15~20 h m2,省工省药防效高。

防治秧田白叶枯病和二化螟1代方法是:在秧苗3~4片真叶时,或在移栽前5~7d,5月下旬作为“送嫁药”,秧田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 g/h m2,加25%三环唑粉剂1.5k g/h m2加18%杀虫双3k g/h m2,兑水600k 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病虫害。

3.2化学除草与追施返青肥二相结合
水稻移栽后返青时,应早施轻施返青肥,以促进有效分蘖。

重点开展化学除草,可选用50%丁草胺乳油2 250m L/h m2,或50%杀草丹乳油3000m L/h m2,或5.3%丁西颗粒剂7.5~9.0k g/h m2,任选1种除草剂与尿素225~300k g/h m2,混合均匀,成为药肥,撒施秧田,田间保持浅水层5~6d。

3.3孕穗圆秆期施药
水稻进入拔节圆秆期,田间病虫已累积到一定数量,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用药防治。

进入7月中下旬,水稻抗性机制减弱,病虫混合发生,采用药剂混配,如杀虫双、叶枯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和稻纵卷叶螟。

施药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 m2+井冈霉素2.385k g/h m2+25%叶枯宁2.25 k g/h m2+20%大功臣300g/h m2,兑水750k g,进行常规喷雾。

施药期田间保持浅水层即可。

3.4破口抽穗扬花期施药
这是水稻病虫危害最为敏感的时期,对产量影响最大,用药剂防治格外重要。

施药时间在8月上中旬,主防纹枯病、稻飞虱,兼治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3代等。

用有机磷“1605”1500m L/h m2+20%粉锈宁1.5k g/h m2+5%井冈霉素2.25k g/h m2+25%扑虱灵750g/h m2,以泼雾防治为主,亦可采用粗喷雾防治。

3.5乳熟期之前防治
乳熟期之前(8月底至9月
5日)是单一季杂交稻田褐稻飞虱出现高峰期,即4代若虫第1孵化高峰以后常在9月5日前后,9月中旬以后虫量逐渐下降。

因此,要在高虫量出现时低龄若虫盛期,用好这1次药,能控制褐稻飞虱危害。

选用药剂以速效粉剂喷粉为好,也可用有机磷混灭威乳油泼浇。

还可用敌敌畏毒土熏蒸。

不论用哪种办法,一定要把药剂喷到稻株基部,以提高防效。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肇东市种子管理站)
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
张永东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